我马上就奔五十了,人生已经过了一大半,从一个懵懂少年转眼就成为油腻大叔。可能最近看别人的回忆多了,不由自主地回想了一下自己曾经走过的路。家庭和睦、儿女孝顺、父母健康是每个奔五十人的祈望,子女上个好学校找个好工作是为人父母理想。这些事情我就不啰嗦了。我就说一下我们步入中年都要经历的事情,作为是一个过来人善意的建议,让那些正在走向我这种年龄的年轻人有那么一点点的帮助。
1.不断的学习找到自己的爱好
学习在我看来是一个动词,学习养花、学习打球、学习摄影还有学习自己想学的事情给自己找一两个爱好。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会有惰性(这里是指一般的老百姓)谁都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特别是儿女都不用操心的时候,家里只剩两人整天两眼对两眼你看电视我玩手机,不找点自己喜欢的事来做会更加觉得空虚无聊。所以要找一两样自己喜欢的事情来做生活才会感到充实有成就感。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如果自己喜欢的事情没有去做,到了回忆的时候就后悔啦!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能激发自己的激情和活力,才能给自己以后的回忆一个完美的句号。
2.多结交几个真正的朋友
人生在世来来往往要交往的人很多,不能去讨好所有人,讨好得来的关系是最不稳定的。只有自己的为人处世做好了,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只有认同你为人的人,才能深交为朋友。每天要接触那么多人,不可能每个人都要成为朋友的。就是因为大部分人的交往是蜻蜓点水,都是因为你来我往各种的原因而交往。所以有时候因为点点小问题,原本客客气气的关系,开始变得阴阳怪气,彼此都不舒服。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只有价值观、爱好相同的,能经常在一起聊天的,才是交友的标准。所以人到中年只要有几个真正合得来的朋友在大家得空时坐在一起喝喝茶聊聊天就足以。
3.学会耐得住寂寞
一个人老是去参加各种兴高采烈的饭局或者去那种不必要的交际,是因为他无法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因为他害怕孤独,害怕独自相处。因为只要自己一个人就会无聊,就会感到孤独、被遗忘、被抛弃。所以他需要一个热闹的环境,去证明自己的存在感,因为他怕寂寞。
季羡林在《悲喜自渡》中写道:“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旅客。人间万千光景,苦乐喜忧,跌宕起伏,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人到中年避免不了孤单寂寞,因为这时自己的小孩和周围的朋友不是因为这个就是哪个原因不在身边或聚不到一起。这时你的喜好就发挥作用了,你沉浸在自己的喜好中会忘记一切烦恼,孤单寂寞就会不翼而飞。
4.接受一切顺其自然的事情
梁实秋在《人生不过如此而已》写道:“享受人生而不沉湎,看透人生而不消极。不管世风如何浮躁,都尽量保持一份高雅、恬静和淡然。”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要有心理准备接受一些现实,像父母会衰老离去,同学朋友也可能会先你而去。在人一辈子的路上,不断会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离开。当然,也会有新朋友不断地靠近你的身边,被你的人格魅力所吸引。人在不同的时间阶段会有不同的朋友相伴,珍惜这段同行的时光,能不能一起走到最后,顺其自然吧!
村上春树说过:“不必纠结当下,也不必担忧未来,人生没有无用的经历,所以我们一直走下去,天一定会亮。”愿余生,我们都能在喜忧参半的生活中,拥有一个好心态,不较真,不逞强,知足圆满,乐得自在。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