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平津战役是一场特殊的战斗,是攻心与攻城相结合的典范。
战役开始以后,刘仁领导的地下党组织千方百计地搜集各种敌情,源源不断地送到平津战役指挥部。傅作义的女儿傅冬菊也随时把她父亲的动态向党组织汇报。
自此,北平和平解放的模式逐渐从战争硝烟中慢慢地展现岀来。
毛泽东
毛泽东为北平的和平解放全局运筹
北平能否和平解放,关键在傅作义。在宣布傅作义为战犯的这个问题上,毛泽东想得十分周密。当时,我党一面公开宣布傅作义是战犯,一面又为傅作义打开了为人民立功之门,争取傅作义的策略是很高明的。
1949年1月1日,毛泽东打电报给林彪,要他们通过北平的地下党组织,告诉傅作义:
傅氏反共甚久,我方不能不将他和刘峙、白崇禧、阎锡山、胡宗南等一同列为战犯。我们这样一宣布,傅在蒋介石及蒋系军队面前的地位立即加强了,傅可借此做文章,表示只有坚决打下去,除此以外再无出路。但在实际上则和我们谈好,里应外合,和平地解放北平,或经过不很激烈的战斗解放北平。傅氏立此一大功劳,我们就有理由赦免其成犯罪,并保存其部属。北平城内全部傅系直属部队,均可不缴械,并可允许编为一个军。
毛泽东
1月9日,天津解放在即。毛泽东又明确表示:为避免平津遭受破坏起见,人民解放军方面可照傅方代表提议,傅作义军队调出平津两城,遵照人民解放军命令,开赴指定地点,用整编方式,根据人民解放军的制度,改编为人民解放军。
而聂荣臻同样也为北平的和平解放用了不少心血。
聂荣臻认为,傅作义是一支特殊的部队,北平是一个特殊的城市,毛泽东历来主张对敌作战要政治攻势和军事攻势并举,平津战役更应该采取这种方式。
一天,聂荣臻对罗荣桓说:“对于傅作义的部队,在注重军事打击的同时,要加强政治攻势,我们应该努力争取和平解放北平,使这座历史悠久的古都不受到战火的摧残。”
罗荣桓点点头,觉得聂荣臻的话很有道理。
聂荣臻
聂荣臻继续说:“仗打起来,上万门大炮,把北平城打成稀烂,一旦党中央决定定都北平,连个现成的住处都没有。”
罗荣桓说:“是呀!可是和平解放的难度很大。傅作义不比曾泽生,他有五十多万部队呢!”
聂荣臻听后表示,不要害怕困难,保存古都,保护民族文化艺术,这可是千秋之功。
聊了半天,聂荣臻和罗荣桓都觉得,用不流血的方式解放北平是件好事,但是,傅作义肯不肯接受共产党提出的条件,他们俩都感到没有把握。
聂荣臻
其实,我党与傅作义的和平谈判早在1948年12月中旬就悄悄地开始了,只是进展不大。1949年1月6日,傅作义派出的谈判代表又从西直门秘密出城了。这一次,傅作义派岀了一军一民两名代表,一名是少将土地处处长周北峰,一名是燕京大学的教授张东荪。
周北峰在傅作义集团中的地位虽然不高,但傅作义觉得他有两个有利条件。一是周北峰认识中共方面的一些高级官员,还到延安见过毛泽东。抗日战争时期,傅作义与中共的接触都是由周北峰出面联系的。
二是周北峰也是“和谈”的积极分子,是教授,能应付各种局面。这两个条件是傅作义身边的其他军官不具备的。因此,傅作义在周北峰临行前一天深夜,专门把周北峰叫到自己的宿舍,要他和张东荪一起去摸摸中共方面的底牌,至于傅作义自己的态度,直到天亮也没有说出来。
傅作义
国民党20多万北平守军接受改编
1949年1月16日,解放军平津前线司令部向傅作义发出最后通牒,敦促傅作义认清形势,当机立断,和平缴械,站到人民这边来,接受和平改编。
蒋介石为了拉拢傅作义,急忙派国防部次长郑介民到北平,劝说傅作义。
郑介民还发给师以上军官每人一封蒋介石亲笔签名的信,表面上要大家听从傅作义的指挥,暗中又与蒋介石的嫡系部队的上层军官秘密会晤,企图挖傅作义的墙脚。但是,这时候的郑介民顶多只能给北平的中央军打打气,对傅作义的决心影响不大。
郑介民
有一天,傅作义同郑介民谈了三个小时,俩人磕磕碰碰,说话断断续续,很不愉快。
蒋介石不得已,又派他的小儿子蒋纬国到北平,再一次劝说傅作义南撤。蒋介石还让蒋纬国给傅作义带去一封亲笔信,反复强调“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显得对傅作义十分信赖、倚重,再次提出要傅作义率领部队突围。
但是,这一切已经无济于事了。傅作义早在中南海怀仁堂召集师以上军官秘密研商和平问题,傅作义明确表示:北平唯一的解决办法是和平,用军事已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了。
毛泽东在16日傍晚打电报给林彪、罗荣桓、聂荣臻,要他们“积极准备攻城”。
毛泽东
这边蒋介石还不死心。1月17日晚上,蒋介石又给傅作义拍来了一份电报,叙说多年来彼此相知很深,危难之际,傅作义自有主张,他也“无可奈何”,但要求傅作义办一件事,他于18日派飞机到北平,运走第十三军少校以上军官和必要的武器,乞望傅作义能念多年之好,予以协助。
傅作义通过内线马上把这个情况转告给了解放军平津联合司令部,粉碎了蒋介石企图空运嫡系“精锐”的梦想。
当蒋介石再也收不到傅作义的复电时,他才真正对北平、对傅作义感到完全绝望了。
蒋介石
如果说傅作义开始还有些犹豫,当人民解放军彻底打下天津以后,傅作义终于下定了决心。
经过北平地下党耐心细致地做工作和北平开明人士的敦促,傅作义表示愿意接受我党我军提出的和平条件。不久,双方达成了《关于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的协议》。
1月21日,傅作义在中南海召集所属高级军政人员开会,当众宣读了与解放军达成的《关于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的协议》。由于事先周密安排,会议进展顺利。当蒋介石的嫡系第九兵团司令石觉和第四兵团司令李文要求回南京时,傅作义没有阻拦。
傅作义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1949年1月22日,国民党20多万北平守军开始按协议撤离市区,接受改编。
1月31日,北平的国民党守军全部撤离市区,进至我军指定的地点接受改编。人民解放军先头部队随即进入北平,对国民党军政机关进行接管和维护社会秩序。
北平,这座世界驰名的文化古城终于实现和平解放。仅仅64天,解放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歼灭和改编了国民党军13个军部、50个师共52万多人,自己只伤亡3.9万人。除西北的胡宗南集团以外,蒋介石在长江以北的军队被歼灭得干干净净,只剩下江南的半壁河山了。
蒋介石
军队是蒋介石的“命根”,在解放战争的紧要关头,蒋介石的25万军队竟然完完整整地交给了人民解放军。平津战役,从战略全局看,抑留傅作义集团于华北地区,既有利于东北野战军入关作战,也使蒋军无力组织江南防线。为此,我军在尚未切断敌军海上逃路时,对张家口、新保安之敌“围而不打”,对北平、天津、塘沽之敌“隔而不围”;当我军完成了对张家口、新保安、北平、天津、塘沽五个地区的分割后,坚决打下新保安、张家口和天津,彻底粉碎了傅作义集团西窜或南逃的企图,取得了就地歼敌52万人的伟大胜利。
这就是党中央、毛泽东指导战争的高超艺术。
毛泽东
北平解放后,傅作义的心态变化
和平解放,北平的气氛异常活跃,人民群众欢欣鼓舞。
北平的国民党守军全部撤离市区,进至我军指定的地点接受改编时,人民解放军部分指战员迈着雄赳赳的步伐,从西直门、德胜门、复兴门三路进入北平。
1949年2月1日,林彪、罗荣桓、聂荣臻乘车进入北平市区。林彪穿一身军装,跨进了干干净净的北京饭店。傅作义的部队出城以后,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的部队本来可以早日进入北平。由于当时临近春节,聂荣臻等人为了让北平市民过好年,决定部队推迟进城,并要求各部队做好入城纪律教育和政策教育。
林彪
进入北平市区,我军大多数指战员都感到异常兴奋。解放战争进入第四年,我军相继夺取了许多大中城市,但是,北平终究是我国的古都,进北平有着特别的意义。
新保安战斗结束的当天晚上,杨得志、罗瑞卿、耿飚按照中央军委的命令,率领第二兵团立刻西进大同,围歼大同之敌。
罗瑞卿在率领部队向大同前进的路上,想到大同的敌人并不多,还想回头去参加平津战役,不去大同。他把自己的意图同杨得志、耿飚商量后,即向中央军委发电报,陈述了想继续参加平津战役的想法。
部队缓缓西进,罗瑞卿在想:中央军委、毛泽东会不会批准他们的请求呢?
罗瑞卿
第二兵团到达张家口的时候,杨罗耿接到了中央军委的电报,军委同意他们不去大同,并且要求华北的第二、第三兵团同东北野战军的四纵队一起,立即开往北平郊区,配合东北野战军参加平津战役,直接受林彪指挥。
第二兵团的几位首长,罗瑞卿是对北平比较熟悉的人之一。三年前,也是在这样一个严冬的日子里,中央派罗瑞卿到北平,担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我方委员的参谋长。北平协和医院的那间谈判会议室里,罗瑞卿曾经与美、蒋两方的代表唇枪舌战。
这一次到北平,是要同国民党军队进行一场真枪实弹的搏斗,杨得志、罗瑞卿、耿飚和全体指战员一样,兴致都很高。
第二兵团在北平西北郊黑山扈一带开设指挥所以后,罗瑞卿经常到城外去观察地形和敌情,每天都详细听取侦察分队关于敌情侦察的情况汇报。
罗瑞卿
北平和平解放,杨得志、罗瑞卿、耿飚同第二兵团的指战员一起,浩浩荡荡地开进北平。
那些天,北平城到处洋溢着动人的歌声: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2月3日,人民解放军举行了庄严的入城仪式。
那是一个欢乐的海洋。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彭真、叶剑英等人一起登上了前门的箭楼,兵团以上的首长也登上了前门箭楼,检阅部队。北平人历来把南面当做进入北平的正门。
解放军
上午10时,装甲部队、炮兵、骑兵、步兵依次从前门大街浩浩荡荡地向前门、向天安门广场前进。带队的一辆装甲车上,飘着一面红色指挥旗,随后是高悬毛泽东、朱德肖像的四辆大卡车,车上载着乐队,金光闪闪的铜管乐器演奏着雄壮的歌曲。
广场上,大街两旁,到处是欢乐的人群,红红绿绿的旗帜猎猎翻动,就像翻腾的海洋。人们向英雄的子弟兵欢呼、招手,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在解放战争胜利的号角中,北平成了人民的北平,古城焕发出了青春。隆重的入城仪式整整进行了7个小时。
部队进入北平以后,指战员们比打仗还忙,各种工作纷至沓来,包括入城教育,军容、军纪整顿,参观访问,联欢、座谈、慰问……忙得不可开交。
国民党军出城接受改编
北平和平解放的协议签字以后,傅作义就搬出了中南海。2月8日,叶剑英叫上林彪、聂荣臻一起,请傅作义到北京饭店吃饭。这天,林彪兴致很好,他在席间称赞傅作义对和平解放北平有很大的功劳,希望以后也能继续和我们合作。
当时,傅作义的心里非常矛盾。毕竟自己也算是个将领头头,从军多年一直对底下的人要求严格,当地老乡还曾称赞傅作义的军队是“七路半”,意思是像八路军那样懂得遵守纪律。但是,这支经他多年训练出来的军队竟然是这么一个结局,他难以接受。
在这天的饭桌上,傅作义多喝了几杯酒,他仗着酒劲儿,直言不讳地对林彪讲出了自己的真心话:“林彪将军,你岁数比我小,经历也不如我,为什么不是我胜利而是解放军胜利呢?”
林彪
林彪听后说道:“傅先生,战争的胜负不取决于哪一个人,重要的是人心向背。华北这场战争,即使不是我林彪指挥,国民党军队也是要失败的。”
聂荣臻接着说:“人民解放军为人民谋利益,得到人民的支持,所以我们才一定胜利。”
尽管聂荣臻做了许多工作,但傅作义的心情依然极坏。每遇到一件不顺心的事,傅作义就会想起那份战犯名单。他傅作义也是一名战犯……
一次,傅作义岀城时,受到了士兵的盘问。对此,傅作义心里极不愉快。
傅作义
东北野战军政治部主任陶铸去拜访傅作义,当时,陶铸坐在沙发上,显得很随便。傅作义觉得,陶铸有意不像一个标准军人,没有坐相,在他面前流露出胜利之师的骄傲。傅作义心里想:你陶铸是胜利者,我是失败者,你就看不起我啦?我傅作义能打仗,从来不打败仗,只是最后一仗落得这么个结局……
林彪与毛泽东
还有一次,傅作义邀请林彪赴宴,林彪答应了。但宴席准备好以后,林彪却没有到。傅作义认为,这是看不起他。
傅作义在家里宴请彭真,彭真也没有去。他不相信那种“工作忙”的解释,总认为是胜利者看不起他这个失败者。
傅作义
傅作义从中南海搬出来以后,住到西单小酱坊。一天,西城区打电话到他家,要他去按战犯登记。这个电话是傅作义自己接到的,他难以接受。
这些平常事情,发生在傅作义这个平津战役中的特殊人物身上,都使傅作义感到极不愉快。于是,傅作义整天闭门不岀,总想着要进监狱。
2月22日早晨,陶铸又来了,一进屋,陶铸就满脸笑容地对傅作义说:“傅先生,毛泽东要在西柏坡见你,请你带一名随员同上海人民和平代表团的邵力子先生一起到西柏坡去。”
听到这个消息,傅作义抬起头,感到吃惊。这一天,傅作义的悲观情绪马上有了变化。北平的和谈条件还没有全部执行时,傅作义就提出要见毛泽东。现在,这个机会终于来了。
在西柏坡,傅作义一见毛泽东就说:“我有罪。”
傅作义
3月25日下午,毛泽东在西苑检阅人民解放军,特地邀请傅作义也参加检阅仪式。当傅作义看到人民解放军用缴获的美械装备武装起来的雄姿时,深感欣慰。数天后,傅作义在西城小酱坊胡同宴请中共中央领导人,周恩来副主席和朱德总司令欣然出席。
1949年,在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举行了世界和平大会,傅作义的那份以北平和平为开端,努力促使全国和平迅速实现的通电,作为大会文件发给每一个代表,赢得了代表们长时间的热烈欢呼。
毛泽东
64天的大决战结束了。人民解放军是战无不胜的。在这场大决战中,毛泽东全局运筹,军事打击与政治攻势巧妙结合,造成了强烈的攻心效果。在敌人或撤或窜,举棋不定之际,我军果断决策,先是“围而不打”、“隔而不围”,造成有利于我分割围歼的态势;继而“先打两头,后取中间”,彻底粉碎了傅作义集团西窜或南逃的企图,造就和平解放北平的先机之利。
在敌人逃退无路、抵抗无力的关键时刻,我军加强心理攻势,创造了震惊世界的“北平方式”。一座几十万大军固守的历史名城,终于用和平方式获得解放,避免了文化古城的毁损,减少了我军的伤亡,谱写了战争史上的不朽篇章。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