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陈赓带一少年来到中南海,碰见周恩来,陈赓:你看他像谁?

发布啦 0 0

1956年5月份,正忙着筹建哈军工的陈赓收到党中央的指示,让他以最快的速度赶往北京参加会议。

陈赓收拾好行李后乘车出发,警卫员却发现车上除了陈赓外还有一位少年。警卫员十分好奇这位少年的身份,陈赓笑骂道:“没事别瞎打听,他可是周总理牵挂多年的故人!”

很快陈赓和这位少年来到北京中南海找周恩来,没想到却扑了个空,原来周恩来和邓颖超早就前往会场准备开会。陈赓无奈只好带着少年前往会场,他们刚踏进紫光阁就碰到了周恩来。

1956年陈赓带一少年来到中南海,碰见周恩来,陈赓:你看他像谁?

周恩来

周恩来上前打招呼,而陈赓一旁的少年也引起周恩来的注意,他问道:“陈赓啊,这个小伙子是谁啊?”

陈赓没有回答,而是故作神秘地说:“总理,你看他像谁?”

周恩来仔细端详了这位少年的脸,他感觉对方很眼熟,但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于是说:“好啊你陈赓,又故弄玄虚,你快说吧!”

陈赓朝少年示意,少年连忙自我介绍:“周总理您好,我叫彭伟光,是彭干臣的儿子!”

一听到“彭干臣”这个名字,周恩来的眼眶瞬间红了起来,晶莹的泪花也在眼中打转,他哽咽地说:“你是彭干臣的儿子?好啊,太好了!我终于见到你了!”

一旁的邓颖超一把将少年搂紧怀中,激动地说:“孩子,我们终于找到你了,终于找到你了……”

那么这位少年的父亲究竟是谁呢?为何能令周恩来和邓颖超如此激动呢?

1956年陈赓带一少年来到中南海,碰见周恩来,陈赓:你看他像谁?

彭干臣

黄埔一期生,周恩来的得力助手

让周恩来听到名字就流泪的彭干臣将军于1935年牺牲,是周恩来的得力助手、毛主席的亲密战友、陈赓的同期同学以及朱德的知己好友。彭干臣是我军早期重要的领导人之一,他和周恩来搭档多年,更是周恩来最信任的下属之一。

彭干臣1899年出生在安徽省英山县一个中农家庭中,由于从小勤奋好学,因此在1919年7月考入位于安庆被称为“穷秀才养成所”的安徽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彭干臣经常阅读《新安徽》等进步书刊,还自觉地学习《共产党宣言》等马列著作,他的思想也得到了提升。

1921年4月上旬,彭干臣和王步文等40名热血青年,在安庆菱湖公园茶社秘密创建了安庆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10月,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创办黄埔军校,周恩来担任第一期政治部主任。

为了培养优秀的军事人才,共产党从各地抽调优秀党、团员去黄埔军校学习。安庆党组织知道这件事后,便选送彭干臣、许继慎等6人报告首期黄埔军校,最后录取了彭干臣在内的4名学生。

1956年陈赓带一少年来到中南海,碰见周恩来,陈赓:你看他像谁?

彭干臣和周恩来的战斗情谊,就是从黄埔军校开始的。

如果有了解的小伙伴就会知道,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的招收是非常严格的,刚开始只录取了470人,后来又录取了远道而来报考的四川籍学生20多人。将近500人被编为4个队,彭干臣和许继慎被分在第二队。

6月16日,黄埔军校举行开学典礼,孙中山先生亲自致辞:“开办这所军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建革命军,以此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周恩来来到黄埔军校后,便开始着手发展共产党的组织,设立中共黄埔支部(后被称为特别支队)。当时周恩来接触了一位25岁左右、中等身材、精明机灵的学生,他就是来自安徽的彭干臣。

两人一见如故,十分投机,周恩来知道彭干臣早年曾受到《新青年》杂志的影响,并参与领导了驱逐军阀的运动。加入黄埔军校后,彭干臣由于成绩优异,在平定广东商团暴乱中作战勇敢,因此成为特别支队的重要成员。

1956年陈赓带一少年来到中南海,碰见周恩来,陈赓:你看他像谁?

1924年11月30日,彭干臣在黄埔军校一期学生毕业考试中成绩优良,再加上军政素质比较好而被留校。不久后彭干臣和陈赓一起被分配到教导一团同个连队,陈赓担任连长,彭干臣担任党代表。

1925年2月1日,周恩来在黄埔军校指导成立了“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这也是中共领导的团结广大革命军人的先进群众性组织,彭干臣是该组织的骨干成员。

众所周知,身为校长的蒋介石表面上不偏不倚,对军校的共产党员也是很好的,但他骨子里一直存有戒心。当蒋介石收到一份报告后,连忙将周恩来叫来,说:“请你起草一份命令,第一团联党代表彭干臣、副连长杜心树等人临阵退却,撤职查办!”

周恩来隐隐感觉这件事有蹊跷,蒋介石提及的这几个人他都是很熟悉的,尤其是像彭干臣这样的共产党人是绝不会在关键时刻临阵退缩的。经过一番查证后,果然事情有误,周恩来向蒋介石报告:“在和顺等战役中,文志文、彭干臣等人屡立奇功,只是因为退后收容而被误以为临阵潜逃,不仅不能撤职查办,更应该记功才对。”

1956年陈赓带一少年来到中南海,碰见周恩来,陈赓:你看他像谁?

蒋介石

蒋介石接受了周恩来的建议,说:“好,我马上传令,免除他们的处分,你的提议很不错。”

蒋介石本想借机打压共产党人,没想到周恩来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都搞清楚了,这也令蒋介石无计可施。

周恩来评价彭干臣:革命的先锋

1925年2月,黄埔军校师生以及教导一、二团共3000余人组成了校军,参加广东革命政府举行的讨伐陈炯明的东征。周恩来以中共广东区常委兼军事部长的身份,指导两广地区的军事斗争,配合校军的作战行动。

除此之外周恩来还以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身份,指导黄埔军校的政治工作,以革命精神武装校军官兵。黄埔校军抵达淡水附近的时候,得到了一个消息:陈炯明一个旅的兵力驻扎在城内。

知道这件事后,彭干臣、张际春等8名共产党军官以及两名国民党员军官和100多名士兵成为奋勇队成员,分成若干攻击组。12日,黄埔校军开始攻城,彭干臣率领奋勇队浴血奋战,终于登城进入城内。

1956年陈赓带一少年来到中南海,碰见周恩来,陈赓:你看他像谁?

奋勇队乘胜和敌军展开巷战,很快俘虏敌军2000人,缴获枪支弹药1000余支。当驻守在城内的洪兆麟后续部队赶到的时候,彭干臣端着刺刀的步枪,随着革命军再次发起反击,迫使敌军狼狈逃窜。

淡水之战奠定了东征胜利的基础,毛主席后来也曾称赞说:“那时候军队有一种新气象,官兵和军民之间大体上都是团结的,奋勇向前的革命精神也充满了军队……”

在彭干臣的心中,周恩来思想敏锐,政治坚定,知识渊博,一言一行都是师表和楷模。因此彭干臣从内心深处敬佩周恩来,立志要做一个像周恩来那样的革命家。

彭干臣对周恩来的讲话总是认真听取和理解;对周恩来组织的政治讨论和问答,总是勇于发言的;对周恩来主办的《士兵之友》刊物,总是认真学习,爱不释手;对周恩来发出的战斗号召,他总是热烈响应,身体力行。

1925年3月18日,彭干臣和陈赓率领全体官兵在周恩来的指挥下,趁着夜色秘密来到五华县城,悄悄地缴获敌军哨兵的枪械。他们还利用俘虏佯称回城运弹,让敌军打开城门,我军趁机入城。

1956年陈赓带一少年来到中南海,碰见周恩来,陈赓:你看他像谁?

在城中和敌军交战的时候,彭干臣的一个小手指被敌军击断。尽管如此他还是全然不顾,继续率领官兵们猛冲猛打,直到战斗胜利结束后,彭干臣才顾得上包扎伤口,这也导致彭干臣的手指残废。

周恩来知道这件事惋惜道:“彭干臣这样英俊的革命军官,失去一根手指真是太可惜了,将来谈恋爱恐怕会变成麻烦。”彭干臣不以为然地赋诗一首:“革命诚非易,断指何足惜。留得头颅在,可为党效力。”

周恩来点点头,称赞道:“真不愧是革命的先锋啊!”

当初黄埔校军刚刚出师的时候,蒋介石等人都认为校军成不了什么气候,不相信这些学生兵真的能打败敌人。然而一仗下来,大家齐声称赞校军英勇奋斗的精神。

黄埔军校中共特别支部书记蒋先云也曾引用周恩来的话,说:“这算是我们革命军的第一次对敌作战,第一次实行为主义而奋斗!”

校军东征回师广州后,周恩来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和聂荣臻、叶剑英等人商量后,决定派遣彭干臣等优秀的黄埔军校毕业生去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从这以后,彭干臣告别了黄埔军校和导师周恩来,踏上了前往莫斯科的征程。

1956年陈赓带一少年来到中南海,碰见周恩来,陈赓:你看他像谁?

周恩来身边出色的将才经理

1926年秋天,彭干臣奉命提前结束学习回国参加北伐战争,随后被分到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工作。此时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势下,全国工农革命空前高涨,全国人民都迫切要求广州革命政府出师北伐,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叶挺独立团所在的西路军,以湖南和湖北为主战场,连续发动涟水等战役,直指吴佩孚老巢武汉。彭干臣跟随独立团的部队先在醴陵南郊突破敌军的防线,随后打进醴陵城。后来又在平江和12师36团从侧翼方前进,并于8月19日攻破平江城。

1927年3月,上海工人阶级为了配合北伐战争,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举行了第三次起义。

不久后中央成立了由陈独秀、周恩来等8人组成的特别委员会以及由周恩来等6人组成的特别军委。彭干臣奉命从武汉前往上海,并在周恩来的领导下参与起义的指挥工作。

当周恩来将彭干臣介绍给中央秘书长王若飞的时候,曾说:“彭干臣同志是黄埔军校一期的优秀生,他还去莫斯科学习过,南征北战,经验十分丰富。如今我将他派给你们,希望你们起义能够成功!”

1956年陈赓带一少年来到中南海,碰见周恩来,陈赓:你看他像谁?

3月21日,上海工人举行了震惊世界的第三次武装起义,并获得最终胜利。

1927年7月15日,随着汪精卫集团的叛变,党中央指示彭干臣率领一批中共党员和革命同志出城隐蔽。彭干臣回到自己的故乡英山,并与和在英山的共产党员姜镜堂等人举行秘密会议,商量如何组织农民运动,和反动派展开斗争。

彭干臣回英山不久,中央又让他前往南昌协助周恩来筹划起义活动。南昌起义那年,彭干臣担任南昌公安局长,并立即集合原公安局的警官和消防队成员,进行整编。

南昌起义失败后,彭干臣几经周折来到上海,并藏身在当时上海律师界的领袖李次山的家中。1928年中央派彭干臣协助周恩来进行工作,也是在这一年,他和李次山的义女江鲜云结婚了。

1929年夏天,党中央决定在上海秘密举办军委系统的军政干部训练班,并选择彭干臣主持该训练班的具体事务。训练班由周恩来直接领导,除此之外他还担任教员一职,讲授党建设和军事斗争等课程。

1956年陈赓带一少年来到中南海,碰见周恩来,陈赓:你看他像谁?

训练班一共办了3期,地点在爱文义路和麦特赫斯脱路交叉口不远处的一幢三层楼房,门口悬挂了一块“蜜蜂经理处”的牌子。彭干臣对外宣称自己是蜜蜂公司的经理,总公司在武汉,这里则是公司在上海的办事处。

彭干臣接学生的时间都在晚上,每期训练结束后,他都会在晚上让保卫人员用黄包车将学员们送到事先安排好的旅馆,再交给我党,让他们送出市区,而这些学员大多都会被派往苏区担任领导工作。

彭干臣在主持中央军委军政干部训练班一年期间,在“白色笼罩”的上海没有出现任何事故,因此周恩来称赞他说:“彭干臣同志是一位出色的将才经理。”

1930年5月,第三期训练结束后,党中央指派彭干臣担任满洲军委书记,去东北组织武装斗争。6月份的时候,彭干臣带着妻子和女儿抵达沈阳,为了让彭干臣能快速开展工作,党中央还派去一位原上海工会的负责人协助他。

彭干臣等人抵达沈阳后,妻子江鲜云负责党的联络站工作,彭干臣则忙着组织武装斗争,很少在家里住。

1956年陈赓带一少年来到中南海,碰见周恩来,陈赓:你看他像谁?

同年9月,东北党组织内部出现了叛徒,敌军特务开始追捕彭干臣。10月上旬的某天,彭干臣和助手乘坐火车前往哈尔滨,而他们身后则紧紧跟着两个侦探。

彭干臣反侦察能力很强,他发现其中一人前往敌特机关汇报情况,剩下一人则监视他们。彭干臣向助手使了个眼色,对方从容地走出房间,和敌特打招呼,并热情地邀请他进房间坐,趁机将其掐死,然后潜回上海。

鉴于彭干臣和助手的行踪已经暴露了,于是中央决定让他们两个暂时留在上海。彭干臣回上海大约一个月后,中央军委又派他担任中共顺直军委书记。

1930年12月,彭干臣来到天津工作,后来因为叛徒出卖,中共顺直省委遭到很大的破坏。中央军委命令彭干臣赶紧撤退,于5月返回上海。

令人意外的是就在彭干臣返回上海工作的第二个月,党中央总书记向忠发被敌军抓到后叛变,上海的党组织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中央军委无法在上海立足,只好前往苏区。

党中央命令彭干臣前往苏区参加领导武装斗争,离开上海前,彭干臣帮助李次山等人组织了安徽沪中学爱国师生义勇军,并协助19路军抗击日寇。非常可惜的是,该营的战士们大多都为国捐躯。

1956年陈赓带一少年来到中南海,碰见周恩来,陈赓:你看他像谁?

彭杨军校

陈赓:总理,你看他像谁

1932年2月彭干臣来到东北苏区,他抵达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后,先后担任红10军参谋处长、彭杨军校教育长等职务。彭杨军校的学员由红军部队和地方党组织选派,共有180人左右,毕业后则到部队担任连长和连指导员。

文武双全的彭干臣为赣东北红军培养了几百名优秀的军事干部,在横峰县曾有“小小葛原镇,大大军干校”的民谣。彭干臣在军校任职期间,还曾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彭干成”,意思是做什么都要成功。

正当彭干臣为培养红军干部大展拳脚的时候,没想到一股寒流却向他袭来。赣东北苏区的中央代表曾洪易十分赞同王明的错误思想,因此对曾在白区工作过的知识分子出身的干部都产生怀疑,这其中也包括彭干臣。

1933年9月,曾洪易以召集彭杨军校校长彭干臣和政委舒冀开会为名,将他们两个关押起来。舒冀不幸去世,彭干臣则被长期关押。

1956年陈赓带一少年来到中南海,碰见周恩来,陈赓:你看他像谁?

方志敏

1934年11月,中央派方志敏率领由红7军团和红10军合编而成的红军第10军团辗转于浙赣、皖赣附近,开展抗日民主运动,发展游击战争,吸引敌军,以此来减少中央苏区的压力。

此时的曾洪易见中央红军开始长征,他认为中国革命失败是在所难免的,因此频频在部队和干部中散布消极情绪,动摇军心。方志敏等人见状十分生气,随即将曾洪易的错误汇报给中央,并在大部队出征前对曾洪易进行了批判。

为了能够更好地对抗敌军,方志敏重新启用了彭干臣等被诬陷的干部。彭干臣接到命令后,立即奔赴前线,协助方志敏等人抗击敌军。半个月内,部队沿着皖赣边出击一路胜利挺进,威震一时。

1935年1月,红军第10军团在上饶、德兴间的怀玉山地区不幸被敌军包围。红10军团的指战员不怕牺牲,顽强作战,给敌军沉重的打击。但非常可惜的是最终由于寡不敌众、弹尽粮绝,只有少数人突出包围,大多数人还被围困在崇山峻岭中,继续坚持战斗。

1956年陈赓带一少年来到中南海,碰见周恩来,陈赓:你看他像谁?

当时正值严寒,风雪交加,很多指战员几天都没有吃饭,大多以草根充饥。也正是在如此困难的环境下,队伍中出现了叛徒,方志敏因为叛徒出卖而被俘,于8月英勇就义,而彭干臣也在战斗中牺牲,年仅36岁。

当彭干臣等同志牺牲的消息被传到中央,周恩来不敢相信,眼泪瞬间流出,他下令一定要夺回彭干臣等人的遗体。除此之外周恩来还多次打听彭干臣子女的消息,但始终没有结果。

1950年,周恩来给英山县一位烈士的父亲郭若夫先生写信:“德昭弟为国捐躯,还有彭干臣先后同学,亦为国牺牲……”

彭干臣牺牲后,周恩来一直没有忘记他,没有忘记他的妻子和孩子。但天下如此之大,想要找一个人哪是那么容易的?直到1956年陈赓在经过湖北的时候,才查到彭干臣妻儿的消息。

陈赓知道周恩来多年一直在记挂着彭干臣,因此当他找到彭干臣妻儿的第一件事,就是带他去见周恩来。刚好这年5月,陈赓接到中央让他去北京开会的命令,于是他决定带着彭干臣的儿子彭伟光去见周恩来。

1956年陈赓带一少年来到中南海,碰见周恩来,陈赓:你看他像谁?

陈赓

随后便发生了文章开头那一幕,陈赓带着彭伟光来到中南海周恩来的住处,没想到却扑了个空,周恩来和邓颖超早就去开会的地点了。陈赓无奈,只好带着彭伟光直接前往会场。

陈赓和彭伟光刚抵达中南海紫光阁,周恩来就走了过来。周恩来笑着和陈赓打招呼,而陈赓一旁的彭伟光也引起了他的注意:“陈赓,怎么回事啊?你身旁的小伙子是谁啊?”

陈赓说:“伟光,快过来见你周叔叔!”彭伟光连忙上前打招呼:“周总理,您好!”周恩来笑着回应:“你好,你好。”

紧接着陈赓故作神秘地说:“总理,你看这个小伙子像谁啊?”周恩来仔仔细细地打量了一下这位小伙子,只觉得眼熟,但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于是说:“陈赓,别绕弯子了,快说吧!”

就在这个时候彭伟光自我介绍说:“周总理,我叫彭伟光,我的父亲是彭干臣!”

1956年陈赓带一少年来到中南海,碰见周恩来,陈赓:你看他像谁?

彭伟光和邓颖超

周恩来听到“彭干臣”的名字后瞬间愣在那里,反应过来后眼眶立马红了起来,泪水也在眼眶中打转。周恩来激动地说:“好孩子,好孩子,我当年一直在打听你和你母亲的下落,但都没有结果,如今终于见到你了!”

邓颖超哽咽地说:“我们终于见到了自己的孩子!”周恩来紧紧地握着彭伟光的双手,用他那炯炯有神的眼睛上下扫视了他一下,转头对邓颖超说:“是他,是彭干臣的儿子,你快看,他的模样和举止言词都像他的爸爸!”

如今,上海龙华烈士陵园为彭干臣烈士建造了一座墓碑……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78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