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莫言在《檀香刑》中,有这么一句话:
“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马上就要亏厌;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马上就要坠落。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
人生的有缺憾的,臻于完美有的时候只是自欺欺人。
人忙碌到最后,总觉得只要自己付出精力,就会得到别人的认可,只要自己真心待人,就会得到他人的坦诚布公。
有的时候并非如此,不要为了迁就而丢失了自己的底线,也不要因为心存愧疚,就刻意的讨好。

人生之所以称之为人生,那就是一个人的一生。
把责任范围扩得越大,就越难收场,毕竟曾子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在是太过于宏远。
有个词叫做“人微言轻”,就是说有的时候一个人的力量太过渺小,就不要想着蜉蝣撼树,一个人的触手再长,也不要“长臂管辖”。
人就是如此,你可以帮助他,却不能教育他,你能成就他,却不能轻易的批评他。
人情世故,本身就是冷暖自知,倘若铺开来讲,“人情本就薄如纸”。
倒不如和家人在一起,毕竟人生路上,只要回家时灯火阑珊,疲惫时儿女嬉闹承欢,人生柴米油盐,世间百态,无不是我们最幸福,也最愿意经营的事情。
02
世事古难全,有瑕疵也是一种美
生活本来就是有遗憾的,太过于完美的东西,始终是有距离感的。
事事都追求完美,只不过是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毕竟人生不过就是查漏补缺,释怀的过程。
就像苏轼在诗中思念家人而不得的遗憾:“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古代,有些人一旦错过,就意味着很难再重逢。毕竟车马慢书信远,有些事情从离别那一刻,就是遗憾。
就像电影《花样男女》中,当饰演者张曼玉追问影片中的周先生,她说“如果再多一张船票,你愿不愿意跟我走?”
一向沉默而又郁闷的周先生,在众人的冷眼面前,还是没有勇气选择答应。这一别,就变成了他们永远的遗憾。
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在。往事随风而逝,这是一种遗憾,能够从往事中,寻求一丝安慰,其实也是一种解脱。
03
人有所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也
一个人,最怕的就是高估自己,总觉得自己能够有一番作为,就对别人的教导不屑一顾。
人就是如此,说自大谈不上,说自卑也不是,而是说人最缺的就是一种分寸,懂自己几斤几两的分寸。
什么事,你抢在前头,聪明的人那是抛砖引玉,而情商低的人,自以为出尽了风头,实则败坏了好感。
就像曹操手下的军师杨修一样,自以为是,总觉得所有的事情只有自己想得到。
却不知是曹操的心平气和,才换来他的大展抱负。
到最后杨修却开始顶撞曹操,最后落了一个惨死的下场。
有人说杨修之死就像曹操说的那句话一样,“味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什么事都要懂分寸,不该做的事就不要上前。
04
要懂得鞭长莫及,切莫好为人师
人生当中,总有人会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你一些道理,或是给你一些建议。
可是,好话说多了,也就成了桎梏,管得太多了,反而就会让对方心生叛逆。
人最怕的就是好为人师,明明自己过得也不怎样,总想着用自己的人生反例,来告诫别人如何如何。
就像电视剧《鸡毛飞上天》里的金水叔,总觉得自己是对的。
就横加干预陈江河的一生,不仅让他和爱的人分隔十年,更是让他的事业经受损害。
不要好为人师,管好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才是明智的选择。
05
人情薄如蝉翼,亲情最是离不得
人情冷暖,其实永远是一个人走进社会的必修课。
只有经历过冷眼和假惺惺的对你好的时候,你才会觉得家人是最离开不得的。
试想一下,当你回到家中,灯未开,炉未暖,家中无一人作伴,该是多么的凄凉。
就像电影《教父二》中,麦克虽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也失去了家人和朋友。
他的晚年,没有一个人来看他,他才发现,没有把重要的人留在自己身边,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
生活就是这样,当你发现人生不过是一个人的修行的时候,不妨停下脚步,认真思考人与人的关系。
知世故而不世故,懂陪伴而又尊重家庭,这才是一个人最成功的地方。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