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四寒食节,老话说:“寒食一百五,喜见蛇盘兔”,啥意思?

发布一下 0 0

今年农历的三月初四是“寒食节”,所谓“寒食”,也就是“冷食”,意思就是到了这一天不生火,要吃“冷食”而得名。老话说:“寒食一百五,喜见蛇盘兔”,是啥意思?“蛇盘兔”有什么寓意?

三月初四寒食节,老话说:“寒食一百五,喜见蛇盘兔”,啥意思?


“寒食节”是怎么来的?

寒食节源自古老的禁火习俗,火的使用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开始,人们从此吃上了熟食。但是火给人们提供无数便利的同时,也会带来火灾。而春季正是火灾高发期,此时天气干燥,开始打雷,打雷也容易引发火灾,所以就有了禁火的习俗。

每到春季,人们就会将火种全部熄灭,等到禁火之后,重新钻木取新火。最初的禁火习俗只有春秋两季,后来就变成了四季都要禁火。而禁火的时间也是不固定的,有三天,五天或者七天不等,最长能达到一个月。

三月初四寒食节,老话说:“寒食一百五,喜见蛇盘兔”,啥意思?

每一次禁火之后,人们就会用不同的木柴重新取火。《周书》中说:“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这种四季换火的习俗就为“改火”,也叫“取新火”。

后来到了春秋时期,晋文公为了纪念被烧死的大臣介子推,就下令那一天不能生火。其日子为冬至后一百零五天,也就是如今的寒食节。而冬至后一百零五天,也就是清明前一到两天,也可能与清明是同一天。

到了三国时期,曹操就觉得这种禁火的习俗会影响人们的生活,于是就下令取消了这种习俗。但后来三国归晋,晋朝与春秋时的晋国是同一个字,因此晋朝又恢复了寒食禁火的习俗,并且推行全国。不过此时的禁火时间已经缩短为三天。

三月初四寒食节,老话说:“寒食一百五,喜见蛇盘兔”,啥意思?


“蛇盘兔”是什么意思?

寒食节能够成为一个全国性的节日,与晋朝的推崇有一定的关系,当然也是希望自己的大臣都像介子推一样忠诚孝道。当年公子重耳在逃亡期间,介子推曾割下自己的肉给公子熬汤,后来重耳成为“晋文公”,在封赏群臣之时,却把介子推忘记了。

于是介子推就带着母亲隐居到了绵山,后来在别人的提醒之下,晋文公才想起了介子推,但此时介子推早已心灰意冷,不愿出山。之后晋文公就放火烧山,并且留下一条小路让介子推出来,结果介子推母子抱在一棵大柳树下被烧死了。

三月初四寒食节,老话说:“寒食一百五,喜见蛇盘兔”,啥意思?


后来绵山脚下的县城就改成了介休,意思就是介子推休息的地方。那时候天子都自称为龙,天子手下的大臣就为“蛇”,介子推就是晋文公手下的“五蛇”之一。《史记·晋世家》中说:“龙欲上天,五蛇为辅”。龙指的就是重耳,而“五蛇”分别为:狐偃、赵衰、魏武子、司空季子和介子推。

于是每到寒食节这一天,当地人就会用面食捏成兔子和蛇的形状,谓之“蛇盘兔”,用来纪念介子推,也是表达孝道的一种方式。后来这种造型就被广泛使用,比如在结婚时,人们就喜欢用“蛇盘兔”的剪纸贴在窗户上,是一种美好的寓意。

三月初四寒食节,老话说:“寒食一百五,喜见蛇盘兔”,啥意思?


“蛇盘兔”到底好不好?

其实“蛇盘兔”的造型最初就是纪念介子推的,后来就被人们赋予了各种美好的寓意。甚至 连结婚找对象时,也有了“蛇盘兔”的说法。比如老话说:“喜珠石榴蛇盘兔,荣华富贵必定富”,“蛇盘兔家家富”等,都是用来比喻男女之间的婚事。

古人常以十二生肖的关系来决定婚姻的好坏,比如“卯戌合火”,于是就有了“青兔黄狗古来有,万贯家财足北斗”的说法。“巳申合水”,也就有了“红蛇白猴满堂红,富贵双全多康定”的说法。而蛇与兔之间,为啥会有“蛇盘兔”一说呢?

三月初四寒食节,老话说:“寒食一百五,喜见蛇盘兔”,啥意思?


其实蛇和兔之间,也就是巳和卯之间的关系,卯兔属木,巳属火,卯木可以生巳火。卯中藏着乙木,而巳中藏着丙火、戊土和庚金,乙庚是相合的关系。由此可见,男蛇女兔比较好。当然也有人认为,是远古时期,两种图腾融合之后,从而产生了“蛇盘兔”的说法。

在绵山脚下的介休,当地的方言很独特,在方言中“蛇盘兔”的发音与“一定福”很像,于是就有了“蛇盘兔,一定富”的说法。其实这句话原本说的是坟地的地形走势,明代的《水东日记》中就说:“居庸以北,俗择葬地以验蛇盘兔为上”。

三月初四寒食节,老话说:“寒食一百五,喜见蛇盘兔”,啥意思?


每到寒食节前后,人们就会用面食做出“蛇盘兔”的造型,是一种美好的愿望。由于以前的男人可以娶几个老婆,而巳中藏着丙戊庚,丙辛合,戊癸合,乙庚合,也就是说蛇可以娶辛、癸和乙为妻子,比如酉鸡和丑牛,但卯兔中只要一个乙木,所以“蛇盘兔”以男蛇女兔为好。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78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