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英雄儿女》中,相信看过的人都对这一幕印象深刻:在敌机的轰炸下,危急关头,王芳用自己的身躯护住了战友老李同志,而自己却遍体鳞伤。而她所演唱的《英雄赞歌》,不仅激励影片中的战士,更激励观看影片的所有中华儿女。
图|影视剧中的人物
可能会有人说,这只是一部电影而已,为何不去了解历史上真实的英雄呢?很多人不知道吧,王芳其实有原型人物,只不过鲜少有人知道。关于王芳的原型,大家虽然了解不多,但也可以猜到,能以她为原型创作电影人物,那肯定对组织有杰出的贡献。
抗美援朝中,荣获奖项的战士十分多,大家脱口而出就是黄继光等众多英烈,他们的故事被编入课本,影响了无数孩童,但一场战役,牺牲的战士远远多于大家所知道的。王芳的原型——解秀梅,可能很多人都很陌生,但她可是抗美援朝中唯一一个荣获一等功的女战士。今天,就带大家走进这位女战士的过往……
1932年,解秀梅出生在河北高阳一个农户家庭,家中十分贫苦,也遭到过不少地主的残害。但在共产党发起农民运动后,解秀梅父母跟着村上的其他农民,追随红军一起打土豪、分田地,这日子才逐渐好转,解秀梅的降临也给家庭带来了欢乐。
共产党一心只为百姓,而百姓也力所能及给予他们帮助。解秀梅的父母从小就教导她,一定要帮助共产党,只有全力支持他们,才能将敌人赶出中国。解秀梅谨遵父母的教诲,9岁那年就开始替游击队办事,成为一名小通讯员。
解秀梅加入当地儿童团,带领孩子们站岗、放哨、送信,每次任务都完成得很出色。小小年纪的解秀梅,最喜欢听共产党员和父母在她完成任务后的夸奖。
她多次与敌人周旋,早就练就了一番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领。不过9岁的解秀梅,却有能与大人比拟的心态和意志。曾有一次,解秀梅找到汉奸交谈,言语之下骗对方来到游击队设好的陷阱,让埋伏的战士将其顺利抓住,解秀梅这番心态也让不少人对她刮目相看。
解秀梅明明年纪不大,却早已成为当地有名的小战士。当村民打趣她是小红军时,解秀梅总是说:“我年纪太小了,他们不肯收我,等我再长大一点,一定要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解秀梅就在家乡一直帮游击队的忙,农作物在父母的准许下,也都先运送给战士们。中国人民上下一心,战士们为保护国家和百姓,在战场上一次次冲锋,为战争胜利而奋斗。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正式宣告胜利。
图|日本无条件投降现场
解秀梅也在抗战胜利后,继续积极为组织办事,她组织妇女支前拥军,为共产党解放事业添砖加瓦。解放战争时期,解秀梅的家乡遭到国民党的残害,国共两党打得不可开交,解秀梅只能暗地里联络共产党队伍,并且送去帮助。
胜利最终属于民之所向的共产党队伍。家乡解放后,解秀梅积极参与村上组织的各种活动,响应国家的号召。解秀梅也在演出中,了解到一个个英雄人物,最让她敬佩的就是女英雄刘胡兰,刘胡兰的故事总能让她泪流满面。解秀梅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和刘胡兰一样,有着坚定的信念,好好报效祖国。
1948年,年仅16岁的解秀梅,为革命事业的奉献被组织看在眼里,被批准加入解放军,成为68军政治部文工队的一名队员,实现了多年以来的梦想。
这时正值新中国成立初期,蒋介石战败后带亲信部队潜逃台湾,并安排了不少特务在大陆各地躲藏。他们的存在对此时的中国有十足的危害,国家为了清除他们勾结的反动派势力,派出不少兵力进行围剿。前有狼后有虎,美国也不顾我国多次警告,几次踏过鸭绿江边境。
图|蒋介石
美军对朝鲜发起攻击,同时对邻国的中国,多次进行试探。保家卫国的道路艰辛且漫长,无数敌人都在背后虎视眈眈。国家领导人也在商议后做出最终决定:抗美援朝。无数爱国青年纷纷响应号召,怀揣着满腔热血,加入志愿军队伍,踏上前往朝鲜战场的路程。
解秀梅对国家的决策,永远听从并执行。曾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她都年纪过小,从未踏上过战场。如今轮到国家需要她了,她义不容辞加入了志愿军,成为其中一名女战士。
解秀梅所在的68军奉命前往朝鲜作战,一路上长途跋涉,经历了十几天的漫长行军。解秀梅和男同志们一样,负重前行,不仅没有掉队,还能帮助搀扶身体不适的战友、替体力不支的战友减重,自己则背上他们的行李。一路上,解秀梅的付出远比一些男战士要多得多。
解秀梅在枯燥艰苦的路途中,没有感到绝望,也从没产生过放弃的念头。她用自己的热情活泼感染行军疲惫的战士们,将自己在文工团学到的东西,全都拿来在队伍中鼓舞士气,让队伍沉闷的气氛一哄而散。
解秀梅也不过是一个刚成年的战士,却拥有超强的意志。艰苦行军中,她不喊苦不喊累,发扬乐于助人的品质,永远走在帮助他人的路上。这样的行为,正展现出了一个战士最优秀的品格和最顽强的毅力。
图|行军部队
到达朝鲜战场后,先一步到达的志愿军部队,已经经历了数次战斗,每名战士眼中都有疲惫,但他们谁都不肯下战场。68军立刻接替这些抗战许久的战士们上了战场,作为文工团的成员,解秀梅最重要的就是鼓舞军中士气,在后方处理好后勤问题。
长久的战斗中,哪怕是乐观的解秀梅都没有笑容。敌方兵力、武器远超我军,甚至直接封锁了我军后方的补给线。眼看粮食就要吃光了,解秀梅心中无比焦急,怎么能让战士们一直饿肚子呢?
解秀梅为了解决粮食问题,独自上山采摘野菜。身形瘦小的她靠树木的遮挡,使用妙计摆脱侦察的敌机,短短4天时间,就挖到了近300斤野菜。这些野菜迅速解决了队伍的吃饭问题,战士们再也不用饿肚子打仗,解秀梅也因此荣获三等功。
解秀梅当时也不过18岁,但每件事情都完成得十分出色。她跟随其他文工团队友,利用一切有利时机做好宣传工作,鼓舞战士们振作士气。不仅如此,她们还得跟首长到前沿阵地进行慰问演出,危险时有发生。
一次正准备演出时,敌军突然发起进攻,子弹和炮弹接踵而来。战士们身经百战,反应十分迅速,立刻让众人趴下躲好。顷刻间,乐器直接被炸飞,留下的只有一些碎片,所幸战士们反应极快,没有人受伤。
乐器没,这场演出貌似要失败了,但在战场上待久了的众人,早已经习惯苦中作乐。她们拿起碗筷、脸盆,边敲边唱歌,将打胜仗的经历和英雄的事迹唱出来,激励众多战士。
图|女战士在表演
解秀梅最拿手的就是快板演奏,每次看见战友鼓掌,她心中总是十分满足。几名文工团的队员,将战士们英勇作战、不畏强敌、忠于祖国的事迹,编成一个个故事、快板和歌词。每次都第一时间赶到前线,让战士们了解在他们的身后有无数人为他们骄傲。
文工团的演出,像久旱逢甘雨一样,她们歌曲中传递的士气、散发乐观向上的精神,总能感染每位疲劳的战士。在他们精神状态最差时,给他们带来安慰,鼓舞了他们的斗志。
解秀梅的工作远不止这些,她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每次演出完,回到营地后,她就马不停蹄开始新一轮的忙碌。烧水做饭、缝补衣物、砍柴等活,她全都包揽。烧的热水她甚至不舍得给自己用,全都留给从战场上归来的战士们清洗身体和泡脚。
不久,解秀梅被调往战地手术所。这些器械和药物,她从没接触过,但她知道在战场上,多一个人会用药,战士就多个保障。解秀梅开始连夜学习医药知识,帮助其他护士展开救治与护理工作。危机四伏的前线手术所里,解秀梅的身影永远在忙碌,为伤员倾注全部精力。
解秀梅无法实现上战场杀敌的心愿,心中对能上战场的战士们艳羡不已。但她如今的工作十分重要,在手术所的伤员都需要救治。使得她不敢睡熟,每个深夜都会从梦中惊醒,然后迅速爬起来,看看伤员的病情有没有加重。伤员数量过多时,解秀梅接连几天都不敢合眼,刚眯一会儿就爬起来继续工作。
图|女战士形象(非解秀梅)
尤其是到了冬天,战士们为了用枪,双手永远在外承受风雪。不仅如此,炮弹和子弹总是将本就不多的棉服炸烂,受到风寒的战士们不在少数。一次战士为了追击敌人,在寒冷的天气中换上胶鞋,导致脚与鞋袜冻在一起,而解秀梅也无法将鞋袜脱下。
为了尽快救治,解秀梅顾不上男女有别,将自己的棉服一脱,把伤员的脚放进自己怀中,以此来温暖他的脚。这番举动使在场的伤员们感动又惊讶,坚决又迅速的态度,将她只想救人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战士们纷纷感动道:“有您这样大爱无私的人支持,我们在前方一定会拼尽全力杀敌,绝对不辜负您的付出!”
面对这些没比自己大上多少的战士,解秀梅心中多希望手术所收不到一个伤员,每次看见他们受伤,心中便充满难受和焦急。解秀梅害怕有人等不到救治离开人世,更心疼那些没办法救治的战士,她只能付出所有心血照料这些伤员,并给他们表演节目,让他们忘却疼痛。
解秀梅的表现也得到了政治部的肯定,她被评为“行军模范”。
1951年11月30日,解秀梅刚从山上打柴回来,四处都是炮火声,她还没意识到危险离她越来越近。9架敌机来势凶猛,映入眼帘的就是无数炮弹,轰炸声接连不断。解秀梅只能四处躲避,周边的屋子瞬间被炸毁,瞬间成为平地,仿佛没有存在过。
图|战场
敌机疯狂俯冲,向下疯狂扫射,炮弹也像用不尽一般,接二连三发出。炸开的火星飞到房屋上,在敌军扔的汽油弹下,很快点燃了周围的建筑,火势越来越大,手术所周围顿时被大火包围。敌机在前方攻击,后方被大火堵住了退路,队伍没有和敌军对战的还手之力。伤员无法快速行动,紧急之下部队只能先安排伤员转移。
解秀梅也迅速来到手术所,伤员们正被战士一个个搀扶,以最快速度转移。大部队离开了大火的包围圈,但清点伤员时才发现,少了一个人!排查后发现605团排长李永华同志,他身负重伤,根本没有独自起身的能力。情况危急,队伍一时竟没人注意到还在病床上的他。
确定是李永华没转移,没给任何人反应的机会,解秀梅毫不犹豫冲进熊熊大火的屋子里。她没做任何准备,脑子还没想清楚,人就来到了大火中。屋内温度极高,浓烟纷纷窜进解秀梅的鼻喉,她边咳嗽,边按照记忆来到李永华病床前,咬牙将李永华背起来。李永华比她重太多了,但她还是用最快的速度往前冲。刚走出门,身后传来一声巨响,敌机又来到了他们上方,很明显已经发现二人的踪迹。那声巨响,正是他们往下扔的炮弹,将手术所炸毁发出的。
图|解秀梅
解秀梅只能背着李永华逃命,敌机的扫射也随之而来,解秀梅哪敢张望,一个劲向前奔跑。耳边传来的全是轰隆声,光是解秀梅二人附近,就布满了弹坑。李永华害怕因为自己导致解秀梅丧命,连忙说:“女娃子,快把我放下,你赶紧到附近躲好,不然我们都得死在这!”
解秀梅对李永华的指令充耳不闻,她手下的伤员决不能死在她面前,不顾自己会受多重的伤,始终咬紧牙关向前,一字一句,坚决地说:“我的任务,就是保护好你,将你带回去!”
硝烟四起,山上什么都看不清,耳边全是轰炸声。解秀梅已经十分疲劳,她背着李永华磕磕绊绊前进,双腿宛如灌铅一般。匆忙前行中,不小心绊倒在地,解秀梅太累了,她这一摔,努力几次都爬不起来。但敌机还在轰炸,再逗留下去,很容易又被发现,解秀梅努力站起来,背起李永华继续走。
在最后一段路程中,一枚炮弹直接冲向解秀梅二人。千钧一发之际,解秀梅立刻将李永华放下,整个人将他压在身下,用自己的身躯保护伤员。炮弹落下的瞬间,气浪冲天,将地下的石子和沙子都震起来了。二人被泥土掩埋,解秀梅也被炸伤多处,衣服也破烂不堪,手上全是鲜血,李永华在她的保护下安然无恙。
顾不上伤势,解秀梅带着李永华一个劲往前跑,终于将他背到了山地的防空洞。等候的战士们纷纷上前,将二人带回安全区。李永华得救后,解秀梅的伤势也逐渐好转,她舍生忘死、冲进大火救出伤员的英雄事迹,在各部队中相传。
解秀梅也成为不少人心中的女英雄。解秀梅对自己的事迹流传,并没有多余的表现,依旧全心全意照顾每一名伤员。对她来讲,大概在异国他乡,与亲人重逢更让她泪目。
解秀梅的父亲,作为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的代表,随队伍一起前往朝鲜。父女二人再次相见,喜悦瞬间让解秀梅忘却疲惫。父亲看出女儿瘦了,并且眼神更加坚定了,他心中感到十分欣慰,女儿有十足的英雄气概。尤其是听说女儿的事迹后,这位老父亲眼眶含泪,充满心疼,可还是给女儿送上了夸奖和赞美。
很快,志愿军总部将解秀梅记一等功,她的英勇表现经过了党的考验,正式加入共产党。这个含金量远比大家认为的还要重,抗美援朝战争中,仅有154名志愿军荣获一等功,而解秀梅是154名战士中唯一的女战士。
图|彭德怀
1952年1月18日,志愿军派出了一支队伍,回国汇报战斗情况。解秀梅也跟随队伍一起回国,回国的日子比战斗时期还要忙碌。她在四处跟领导报告情况时,不少人夸奖她英勇,彭德怀也夸奖她颇有花木兰的风范。受到了鼓励,解秀梅心中也发誓一定要继续努力。
解秀梅跟随队伍来到祖国各地,告诉百姓们抗美援朝中发生了什么,报告了前线战士们迎难而上的精神。全国人民都被这股精神折服,国内掀起了无数运动,他们向前方英雄学习,用自己的方法保家卫国。
5月23日,这是解秀梅一生都难以忘怀的时刻。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国家领导人,在中南海怀仁堂后面的草坪上,接见归国的志愿军代表。解秀梅也接到了一份光荣神圣的任务,负责向毛主席献花。
解秀梅手捧鲜花,心中充满激动,当看见毛主席高大的身影时,她压抑不住自己的心情,激动地说:“我代表志愿军全体战士们向您问好!希望主席身体健康,一切安好!”毛泽东立刻回答:“谢谢,替我向前线的战士们问好,希望他们都能平安归来。”说完接过鲜花,并和解秀梅握手。
解秀梅发现毛主席话语虽带笑意,但他眼中有着抹不去的悲伤。她立刻猜到,主席看见众多志愿军,肯定会想起已经牺牲在朝鲜的毛岸英同志,那可是他的儿子啊!但主席没被悲痛击倒,反而来慰问众多志愿军。解秀梅想到这点,情不自禁扑到毛主席怀里,满脸泪水,身后的记者立刻将这感人的一幕拍下来。
随后,解秀梅重返朝鲜战场,奔赴前线和战友们一起战斗。10月25日,志愿军出国作战两周年,朝鲜主席金日成特地召开纪念会,授予解秀梅最高荣誉勋章。
战争结束后,在他国作战多年的战士们终于踏上回国之路。解秀梅再次回到中国时,人民群众对她的事迹耳熟能详。抗美援朝一战涌现无数英雄,他们的事迹深深影响着广大人民。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来歌颂所有战士们,解秀梅的事迹也被编成了歌剧。
著名作家巴金,根据解秀梅和其他英雄的经历,创作了小说《团圆》。巴金用优秀的文笔,将这些英雄经历的事情,更加清晰细腻表达出来。读者们没经历过战场的艰险,但他们在巴金的书中,仿佛感受到自己和战士们一起作战的感觉。
图|作家巴金
小说的影响力十分大,很快就被改编成优秀影片《英雄儿女》,影片中鲜活的人物,满足了无数人对英雄的想象。这些演员用这种方式,让观众了解战争的残酷,和当下美好生活的不易,影响了数代人。
当年,几乎每个中国人都十分了解解秀梅的事迹,为何如今她的事迹很多人都不清楚呢?那还是因为解秀梅谦虚的态度,她从来不大肆宣扬自己的经历,在部队依旧勤勤恳恳工作。退伍后,解秀梅再也没有提起曾经辉煌的过去,也不让孩子们以她的名义做任何事。
一晃几十年过去,周围的邻居相继离开,周围人都不知道她曾是拿过一等功的女英雄。1994年,解秀梅患病住院,她清贫一生,巨额的医疗费让一家人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直到有杂志社想访问这位老英雄,众人才得知解秀梅。事情曝光后,无数领导来看望解秀梅,全国各地的好心人纷纷捐款寄信。
1996年1月30日,解秀梅还是离开了人世,告别了她深爱的祖国!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