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547年(明朝嘉靖二十六年),北元第十七任大汗卜赤汗卒后,其子达赉孙库登汗继位,为了躲避蒙古右翼势力的要挟,达赉孙库登汗率部东迁。此时,驻牧在呼伦贝尔草原的哈萨尔第十四孙奎蒙克塔斯哈喇,为了辅佐达赉孙库登汗,便从呼伦贝尔草原徙牧于大兴安岭以东地区,开始称自己的部落为嫩(诺恩)科尔沁部。分为四部十旗,左右两翼。四部为科尔沁部、扎赉特部、郭尔罗斯部、杜尔伯特部。十旗为科尔沁右翼前旗、科尔沁右翼中旗、科尔沁右翼后旗、右翼札赉特旗、右翼杜尔伯特旗;科尔沁左翼前旗、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尔沁左翼后旗、左翼郭尔罗斯前旗、左翼郭尔罗斯后旗。前五旗为右翼,后五旗为左翼。当时杜尔伯特部分牧于嫩江中游左畔之地,与扎赉特旗隔江相望。
公元1624年(后金天命九年,明朝天启四年)农历二月,科尔沁部首领奥巴修书于努尔哈赤,奏请会盟。努尔哈赤立即"遣巴克什库尔缠、希福往,与科尔沁台吉奥巴、阿都齐达尔罕……等会明,刑白马黑牛,置酒一器,肉一器,骨血及土各一器,焚香誓曰:满州科尔沁二国,愤察哈尔侮慢,是用缔结盟好,诏告天地。"①参加这次会盟的阿都齐就是爱那嘎之子,杜尔伯特部部长,赐达尔罕称号。从此,嫩科尔沁部归附于后金国,称臣纳贡,尽忠报国。
公元1629年(后金天聪三年,明朝崇祯二年)农历十月,阿都齐与其子色楞参加二十三位贝勒会兵,出征伐明,皇太极设宴送行。
公元1634年(后金天聪八年,明朝崇祯七年)农历六月,色楞率部征叛贼班第、色本、额古三人部落,为表彰色楞征叛之功,将叛贼三部人口的五分之一拨给杜尔伯特部。当年七月,从征明,攻大同,克十堡。
公元1635年(后金天聪九年)农历十二月,色楞属下额林臣台吉于嫩江得一石,石中隐有水色,赤如琥珀,内空青石,病目者以此石拭之即愈。额林臣将此石献给太宗皇帝,受上赏赐。
公元1636年(后金天聪十年)农历二月,蒙古四十九贝勒会 杜尔伯特部 杜尔伯特部 集沈阳,其中就有杜尔伯特部酋长色楞,这次会议以皇上功德隆盛,合议恭上尊号,并从五月改国号为清。崇德元年色楞被封为辅国公。
公元1637年(后金天聪八年,明朝崇祯七年)农历六月,色楞率部征叛贼班第、色本、额古三人部落,为表彰色楞征叛之功,将叛贼三部人口的五分之一拨给杜尔伯特部。当年七月,从征明,攻大同,克十堡。
公元1638年(清崇德三年),色楞率杜尔伯特部骑兵继续从征明朝,先会浑河入明朝边,然后西进收义州(义县),平广宁中左所(锦县),攻左屯卫(锦州市)、宁远卫(兴城),最后南下围广宁中后所(绥中)。同年杜尔伯特部色楞属下卦尔察部归顺清朝,其头领扎玛奈、布赞特去朝迁进贡貂皮。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