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代所有的内阁首辅中,申时行是最能混的一位、没有之一,不过这位仁兄的“混”法有点特别,一些朋友喜欢窝在家里混吃等死,整天精神贫乏、不学不动,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刷剧打游戏,这种人,咱们统称“饭桶”;还有部分朋友呢,经常跑到街上叫喊叫骂,连那些菜市场的大娘大婶都吵不过他们,要是和他们做场生意,保准把你气得七窍生烟,这种蛮横无赖的人呢,咱们统称“流氓”。
一种混混度日,一种混账无理,混人就大概属于这两种类型了,然而申时行却向我们完美演绎了第三种范例——和稀泥的。
和稀泥,就是你骂一句、我劝一句,他骂一句、我劝一句,这种人在职场上被称为“老好人”,虽然他们能力不出众,但却是公司必不可少的一环,亦是改善同事关系的最好调和剂(比如《西游记》中沙僧就是和稀泥的角色)。我突然想起了一个综艺节目——《凡人有事》,皇帝和百官就像节目上的夫妻,天天吵架,吵着吵着,就打算离婚分家(参考万历不上朝),这时候调解员申时行站出来,说大家别生气了,破事都交给我来处理,你们自己玩好自己的就行。
来来回回,他倒成了最累的人。
在我看来,申时行不仅会和稀泥,他还把这件事干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历史评价道:“正是有了申时行的存在,皇帝和文官集团的矛盾才得以平息,大明帝国的经济才得以休养。“
后来的事实证明,申阁老这么干是对的,如果不这么做,也许大明早就倒了。张居正虽然能力出众,但对于内部笼络这一块,他是一点都不在行,所以落下了一屁股烂债(主要是没让皇帝和官臣的关系处好),正所谓“家和万事兴”,如果内部不团结、天天嚷来嚷去,那还谈什么国政兴旺?
现在疑问出现了,既然申时行一直都热衷于当和事佬,那他岂不是啥政绩都没干出来?其实这么说不对,申时行是有些作为的,而且这个作为还不是一般的大。
简单来说——他废除了张居正最为骄傲的“考成法”。
作为张居正一手提拔的亲信,申时行却要废掉恩人的政策,再加上他以前不管潘季驯的死活,结合前后种种举动,都让我对这位首辅厌恶到了极点,可等真正了解到他的想法过后,不得不说,我确实有所改观。
考成法,此举乃是大明有史以来管理奸官最有效的执法手段,这个制度说白了,就是官员必须落实工作指标。比如山东今年规定要收五十万银两,任务分配下去,官员便开始挨家挨户的收,钱收不齐,就要把你开除,如此下来,国家就变得越来越有钱,日本想和大明开战,咱们也就有了资本反击。
考成法的关键之处在于——官员根本没机会贪污,只要私拿一点回扣,钱就不够补(张居正设置的税额很多),罪行便会暴露,最后直接死翘翘。以前嘛,朝廷的公款随便挪用,反正他们也查不到,可如今世道变了,哪怕是一丁点银子,官员们都不敢产生念想。
除此之外,考成法还会查核官员们的业绩,比如今天某个官员干了什么,花了多少钱,都必须写在账册上,随后由六部和都察院每月共同审核,一旦发现哪一步少了,那不好意思,回家养猪吧您嘞!
下面我着重为大家介绍一下此制度的两个重点,即好处和坏处。
好处:规定严格,各地绩效达标。
坏处:规定严格,各地开始大乱。
考成法是十分黑暗的,即使它让国家富有,但受苦受难的不止官吏们,还有老百姓。举个鲜活的例子吧,万历九年,朝廷分配任务,要求浙江今年必须收齐一百万两税银,官吏们是不贪了,尽心尽力的上门收税、工作效率达到了前所未有,结果有天浙江突然大旱,接连数月不下雨,庄稼自然就没了收成,到最后交总税的时候,这群人发现还差个二十万两税钱,这下大家慌了,以张太师的脾气,咱们绝对吃不了兜着走,于是各臣各部开始使劲想法子,想破了脑袋——还是拿民众开刀吧!
情急之下,这些官员再次敲响了百姓家的大门,富一点的商人还好,他们响应政府号召,多拿点钱便是,可农民伯伯们就苦了,他们裤兜掏空了都只有那点碎银,要交上去,不出两天就得饿死,所以不是不想交,而是交不得,但官员们的态度很坚决(实则恶劣)——你们交不上来,那我们就打到你能交为止。
数来数去,被活活打死的农民越来越多,后来他们被打怕了,就只能到处逃,跑掉的农民,就变成了流民。
流民的另一层隐喻含义,说难听点,是“反叛军”,说好听点,就是“起义军”,朱元璋就是从这批流亡之徒里面出来的精英。
老实人也是有脾气的,你天天揍俺们、欺负俺们,你说俺们反不反?由于这群流民无家可归、还备受官兵侵扰,所以只得奔命于全国各地,直到后来有一个人看准机会、发布号令,收留了他们。他的名字,叫杨应龙,他的身份,人称“播州土皇帝”。(详情请回顾明朝往事174的“”播州之役”)。
虽然杨应龙被朝廷降服了,流民也都死光了,但不可否认,他们的确是大明帝国潜伏的最大危机之一。
这一个本质很多人都没看明白,但申时行却研究透了,因此他要撤销“考成法”,而且越快撤掉越好。
万历十二年,经由内阁商议、申时行裁决、外加皇帝恩准,考成法被成功移除,从此无声无迹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之中。
实际上,申时行思考的方向远不止这么简单,就在考成法被废掉的那一刻,全朝文武满堂欢呼,仿佛每个人的老婆都生了个儿子似的,大家都快高兴疯了!因为考成法实在太折磨人了,当然,仅仅是对于那些奸官来说,确实备受煎熬。
当所有人都在欣喜若狂的时候,申时行也忍不住笑了,与之不同的是,他不是暗喜自己的这一举动有多明智,而是...我还是给大家念一段史料上的记载吧:“汝默(字汝默)罢居正时所行考成法,实则为欲收人心。”
收服人心,永远是一个智人一生中必须学习的一条重要法则。
另外,考成法被取消后,仅在一年之间,全国流民的数量便急剧减少、社会矛盾得到大大缓解,只是叹息,官员们又开始贪起来了。
没办法,申时行总归要取舍一方的,我就认为砍考成法这一刀,申阁老算是砍到点子上了。
话说到这,想必有朋友会好奇了:“那申兄是不是就干了这一项措施?”
其实不然,虽然他干出的政绩不多,但远不止这一项。
万历十八年,京城副总兵李联芳在巡视边界时,不幸惨遭埋伏,死于怀来城下,后兵部经人一打探,好家伙,又是蒙古鞑靼部落的土匪来捣乱(抢劫)了!
反了,这个鞑靼真是反了!本性难移、贼心难改,几百年来,天天想着打明朝的主意,可每次教训完了还是这么不听话,简直要把人逼成精神病!
此事一传开,朝廷的各部官员纷纷上疏,请求出兵鞑靼、安抚民心,讲道理,鞑靼也确实该被打,这不明摆着在挑衅咱们吗?要我说,立刻、马上,现在就出兵征讨!是为民族尊严,更是为了国家荣辱。
然而就在大家坚定想法、认为必须要打的时候,申时行站出来了,他只回答了四个字:
“不许开战。”
全文:申时行废除了张居正的考成法,减少了社会矛盾、赢得了官民之心。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