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40年代,一个沈阳普通的锅炉工人,在前往皇姑区的金城电影院听评书的时候,偶遇了一个年华虽逝但风韵犹存的女子。
两人因喜欢听戏而有了往来,渐渐情投意合,终于在1949年结为秦晋之好。而这名女子对外改名叫张洗非,似乎不想让世人知道她的真实身份。
图源网络
张洗非并没有自己的亲生女儿,似乎一直过着独居生活。她平时不爱干家务,每天喜欢听书唱戏,和其他的家庭妇女不同。每天打扮得非常齐整,虽然游手好闲但是生活非常有规律。
尽管如此大家也没有把她和什么知名人物联系到一起。继子女们虽然不知道她的过往,但是从慵懒的神态以及举手投足的风韵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有故事且很不一般的女人。
梅兰芳
直到44年后,众人循着蛛丝马迹,从张洗非和梅兰芳的来往信件中,得知了这个女人的真实身份。她就是曾经震惊中外,名声大噪,因与蔡锷将军的旷世奇恋而出名的清末名妓“小凤仙”。
自古美人多经坎坷
在众人对小凤仙的深入探究以及她的自我陈述之前,关于小凤仙的身世众说纷纭。
有的文人急急忙忙扣上了她是苏州人、或是钱塘人,或是扬州人的头衔。这些当然是一些无端揣测,但是无一例外地确认了小凤仙年少失怙的惨痛经历。
在小凤仙的回忆里,她的身世十分坎坷。她家是满族人,祖籍是浙江钱塘。父亲是一个没落的八旗武官,后来因为犯了错被解职。全家没了生活来源,只能依靠祖产勉强度日。
图源网络
到了光绪年间,全家就流寓湖南湘潭,后来又因为战乱辗转来到杭州。小凤仙也是在这个时间降生的。
1900年4月,朱筱凤在杭州出生。但不幸的是父亲因病去世,连最后照拂他们母女的人也走了。朱筱凤的母亲是偏房,自然不受正房待见。
父亲去世后,朱筱凤和他的母亲备受大母的虐待。不仅需要洗衣做饭,有时一有不顺就会被责打出气。不得已她们只能逃出朱家在外面租赁个房子自己单过。
图源网络
可是世事难料,朱筱凤的母亲不久后也因为积劳成疾去世了,只留下一位姓张的奶妈收留抚养她。所以之后她改名叫张凤云。
1911年,南昌起义的炮火轰穿了浙江巡抚衙门,此时张奶妈正带着年仅十一岁的张凤云在巡抚家当帮佣,不得已她俩只能逃亡上海。
图源网络
在没有亲人帮扶、衣食无着的困境下,张奶妈也顾不得照顾她小姐身份,让她跟着一位姓胡的艺人学戏靠卖唱为生,并取了艺名“小凤仙”。后来又久经战乱,颠沛流离,辗转来到了北京八大胡同。
小凤仙在家上过几年学,自幼聪颖,相比其他女孩能够识文断字,还会拉二胡、弹琵琶,会唱京剧、写歌词,很快便以“色艺俱佳”脱颖而出。也正是在此,她邂逅了一位影响她一生的灵魂伴侣,谱写了一曲旷世恋歌。
初次惊艳,日久生情
蔡锷
俗话说,当一个人对异性有了好奇,那么他们就有感情进展的可能。初来京城的蔡锷,原本到八大胡同只是为了麻痹袁世凯的耳目,不得不表现出一副纵情声色的模样。
在一次朋友的宴会中,一个与周围莺莺燕燕格格不入的身影映入眼帘。这个女子在以美貌著称的青楼女子中,虽然清秀可人,长相也只能算中等,但是身上自带一种孤高的傲气,眼睛中透出少见的书卷气息。
图源网络
即便身处污糟不堪的青楼之地,她的神情也没有被酒色所沾染。
蔡锷和小凤仙短暂寒暄时,并没有表明自己的身份。但是小凤仙一双慧眼早就看出这个客人不是一般商人,直接挑明了自己的出身:“我自落入风尘,生张熟魏阅人多矣,从来没有见过像你这样风采的商人,休得相欺。”
蔡锷
蔡锷大为惊讶:“京城繁盛之地,王公大臣、名士才子如过江之卿。我贵不及人,美不及人,才不及人,你怎么就说我有丰采呢?”连忙摆手表示她是认错人了。
小凤仙说:“现在举国萎靡,无可救药,天下滔滔,国将不国,贵在哪里?美在哪里?才在哪里?奴独重君,因君面目中有英雄气,不似那寻常人士,醉生梦死呢。”
图源网络
蔡锷询问这是从哪里见得,而小凤仙笑而不答。蔡锷看小凤仙如此聪慧又清新脱俗,便赠联一首以答谢其侠义之心。
蔡愕一挥而就:“自是佳人多颖悟,从来侠女出风尘”,上款题着 “凤仙女士架正”。
小凤仙见此,认为此联侠气十足,如果其隐瞒真实身份来彼此相处反而不美。并且十分善解人意地发誓绝不会泄露其来历,这才知道面前的就是云南总督蔡锷。之后小凤仙以不愿贪图富贵之名下了逐客令,蔡锷便欣然离场。
图源网络
蔡锷和小凤仙的初次相遇没有什么郎情妾意,志趣相投也是佳话。蔡锷也不禁感叹,在烟花队伍中,竟有这样善解人意的奇女子 ,小声窃语:“我此次入京,总算不虚此行了。”
险象环生,冒死援助
随着袁世凯企图登基的部署紧锣密鼓地进行,蔡锷早在前往北平之前,就和恩师梁启超等人商量抵制袁世凯称帝事宜。
图源网络
他们的计划是一旦袁世凯公开称帝,云南立刻宣布独立,然后依靠云贵以及广西的力量攻下四川、广东,争取三四个月后在湖北会师,最后“抵定中原,直取京师”。
而梁启超对蔡锷的嘱咐是让他伺机而动,先麻痹袁世凯,假装赞成帝制,等到打进他们的圈子,再设法送走家眷之后伺机脱身。
袁世凯
蔡锷回到北平的这段时间里,就假装与梁启超分道扬镳的样子,并且主动一同上述袁世凯“请行帝制”,公开发起赞成帝制的签名轰动。
蔡锷和小凤仙的交往逐渐亲密,虽然一部分是为了掩人耳目,但是蔡锷也逐渐被这个内心有无限豪情的女子吸引。
图源网络
在民国4年,蔡锷在北平东华门外萃华楼举办了他和小凤仙的定情宴会。并且还托好友买了前清某侍郎废宅一座,大兴土木装修,到处扬言为小凤仙“建造华屋”。
这样的举动也是为了后续将夫人送回老家做铺垫,但他的行为还是泄露了一丝踪迹。袁世凯并没有完全相信他的作态。对蔡锷步步紧逼,不但派人密切监视,还查抄他的居所,颇极骚扰。
图源网络
这些行为都给蔡锷敲响了警钟,他知道北洋政府不会轻易放过他,京师不是久留之地,必须尽快离开这里。
这天蔡锷又来到了八大胡同,把自己出逃举义的计划告知了小凤仙。一直以来小凤仙都十分支持他,认为大丈夫应当精忠报国。此时北京侦探如林,恶网密布,蔡锷请求小凤仙给予援助。
图源网络
小凤仙听言,豪气满怀,愿意与他生死同行。
但是蔡锷却拒绝了她的请求,表示此行颇险,两人一起不好脱身。她虽然依依不舍,但为了救国大业和她千载难逢的心上人,只有孤注一掷。
蔡锷和小凤仙
她趁着掌班过生日,人数众多且场面杂乱的时机,先是特意在和蔡锷相处时,将房间窗帘挑起,以便让外面的人可以看见屋里的情况。过了一会儿蔡愕装作去厕所,衣服、怀表都没拿,这使监视的人以为其不会走远。
在蔡锷离开房间后不久,小风仙又把窗帘放下,让外面无法判断屋里情况。这样蔡锷得以从后门从容逃走。蔡顺利登上了开往天津的三等列车,在梁启超的接应下,第二天换上和服,搭乘日本邮船“山东丸”直驰东瀛。
在电影里往往会戏称他们在火车站的缠绵不舍,可是历史上这段情节充满了紧迫以及血腥的意味,稍有不慎则满盘皆输。
图源网络
蔡锷在小凤仙的帮助下顺利逃到日本,之后在袁世凯的怒气下,逃过了数次追杀,成功返回国内。
在袁世凯下令成立登基大典筹备处之后,也就是1915年12月25日,蔡锷通电全国宣布云南独立,成立军政府。并组织护国军讨伐袁世凯,配合孙中山开始了震惊全国的护国运动。
图源网络
尽管袁世凯对于蔡锷的出逃行为十分愤怒,下令追查了当时在现场的小凤仙等人,但是小凤仙依然保持临危不惧,并表示自己只是无关小女子。而袁世凯此时正焦头烂额,所以最终没有向她追究。
之后护国战争取得了胜利,蔡锷在其中战功赫赫,最终被黎元洪任命为四川督军兼省长。这其中掩护他成功出走的小凤仙更是功不可没。
有情人难成眷属
图源网络
小凤仙因为蔡锷的垂青而名声大噪,但是她以此获益,始终坚守着那一份刻骨铭心的思念。在蔡将军征战的那些日子里,她每日都会关注他行军打仗的消息,如果有伤亡战报传来也会日夜寝食难安。
此时的小凤仙日日都盼着良人归来,两人团聚,从此再不分离。可是意外发生了。1916年蔡锷在征战过程中感染喉疾,之后治疗无效去世。
在治病期间蔡锷曾寄信宽慰她,还答应带小凤仙去日本游览,可是最终小凤仙只等到了蔡锷去世的噩耗。
她捧着蔡锷去世的讣告,不禁泪如雨下。每每想起他们之间的承诺,只能拿着蔡锷之前寄给她的信件,不停抚摸上面的字迹,可是笔迹依旧,不见郎君身影。
蔡锷葬礼
小凤仙最后一次在众人面前现身是蔡锷的葬礼上。公祭上,她身着简陋的蓝布大褂,亲往致哀。
当她随着众人的脚步走进灵堂,向蔡锷遗像鞠躬致敬时,看到遗像上栩栩如生的面孔,又想到他们那短暂相处两年的点点滴滴,哭得声嘶力竭,昏倒在了一旁。之后留下一篇泣血别书便不见踪影。
图源网络
众人在找不到倩影的情况下议论纷纷,皆以为名震京华的小凤仙已经随情人而去。
坎坷起伏的后半生
小凤仙在离开北平之后,历经了一番波折,最后在沈阳定居。
此时正值解放战争时期,东北尚且平静。她在蔡锷之后也找过几任归宿,可惜最后因各种原因分离。此时的她靠着以前的积蓄勉强度日,但是也没有改变以前的兴趣爱好。
图源网络
有一天,到沈阳听评书的时候,遇到了以前在张大帅府上相识的工人李振海。原本碍于面子情打声招呼罢了,而且此时她已经是半老徐娘了,对男人也没有什么兴趣。但是不想竟然相处颇为融洽,有了情投意合的味道。
李振海原配给他生了三子一女,而小凤仙也就成了新任的继母。对比原来声色犬马的生活,此时小凤仙已经洗去过往的经历,愿意以平常心态来面对平静的生活。
图源网络
于是她将自己的名字改名为张洗非,意为洗去当年的是是非非。
归平淡,芳魂永逝
据小凤仙的继女李桂兰女士回忆道,自己的继母爱美,整洁,不愿意干活。在她刚进门的时候,就很与众不同。每次出门前都把头发梳得油光发亮、长发全都梳到脑后,结成一个规矩的发髻。
图源网络
她还爱穿蓝色碎花旗袍,即使是最困难的时刻,她也不忘打扮捯饬自己,永远会尽自己所能把自己最光鲜的一面展示给众人。
而且小凤仙作为旧社会被压迫的一份子,面对人民的解放,她是说不出来的拥护。那时候,无论街道组织什么活动,都积极参加,有时候还拉着二胡唱上一段,宣传党的政策,歌唱社会主义。
图源网络
谁又能想到,这样一个在街上和一群不识字的老头老太太载歌载舞的年长女子,会是以前风靡一时的小凤仙呢?
除了吃穿以及生活习惯外,她都默默无闻,偶尔流露出来的那么几份神采总会让人想要追寻她的过去。
图源网络
有时,子女们看到她拿出一张发黄的照片静静地看,那是她和一个年轻将军的合影。照片里的将军很英武,意气风发,他的肩膀上还戴着很大的肩章,衣服上也佩戴着金黄色的穗子。他们好奇地询问:“这是谁呀?”
她只是淡淡一笑:“这是一个朋友……”
图源网络
到了1954年,小凤仙患病了,是类似脑血栓和老年痴呆的病,严重到不能自理。即使有子女的照顾,也很快就说不出话来,到了去世时她仿佛看到了故人,拼命想要表达什么,最后在病床上断了气。
她没有自己的亲生儿女,亲戚也没有了踪影。丈夫默默把她生前最喜欢的照片和衣服放进棺材,将她埋葬在皇姑区塔湾的山林里的一块坟地里,她谜一样的身世和经历也被埋入厚厚的黄土中。
追忆那段历史
历史时常会给小凤仙刻画上巾帼英雄的形象,她与蔡锷将军相识相知仿佛就是天定的良缘。也许他们两在这段感情中夹杂着算计与提防,但是其中真挚的思念是瞒不了人的。蔡锷在革命的过程中不忘了给小凤仙一个宽慰,并且尽力保障她的安全。
图源网络
而小凤仙对于蔡锷将军的情谊也是令人艳羡。在当时那个浮华的年代,身边有无数被名声吸引而来的趋之若鹜的裙下之臣,但是小凤仙坚守的选择值得钦佩。
旧社会的黑暗随着人民的解放而终结,最终他们的夙愿得以完成。小凤仙在年老时终于看到,当年蔡锷将军尚未完成的心愿以及对外来的憧憬得到了实现。这段历史也值得我们一代代追忆。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