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瞭望君
提起“巴铁”可谓大名鼎鼎,那是说的邻国巴基斯坦。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的网民就把“巴基斯坦”和“老铁”结合起来,习惯性地将巴基斯坦称为“巴铁”。
不久前,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赴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出席伊斯兰合作组织外长理事会第48次会议,同时还访问了巴基斯坦等国。
王毅外长与其总理伊姆兰.汗在首都见了面。
伊姆兰不但高度赞赏中方高度重视同伊斯兰国家的关系,愉快地回忆北京冬奥会期间与中国元首的成功会见,还高度评价巴中日益紧密的沟通联系,表示对双边关系的发展充满着无比的信心,希望未来能在更多领域取得合作成果。
那一次,王毅外长还会见了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巴杰瓦,就中巴双边关系和国际地区问题友好、深入地交换了意见;并且会见了巴基斯坦外长库雷希,双方一致同意加强安全反恐合作……
也就是说,访问是愉快的、圆满的,是没有任何其他的前兆。
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人民视觉 资料图
中国访问团刚走,巴铁国内出了乱子
谁知道,这边王外长前脚刚走,那边巴基斯坦国内就出了乱子,而且是我们最不想看到的乱子。
据媒体报道称,巴基斯坦的反对党领袖夏巴兹.谢里夫,正式在国民议会上向伊姆兰.汗提出不信任的决议,要求立即罢免他的总理职务。
这个消息,太意外了!
然而,更危险的消息是,按巴基斯坦《宪法》第95条和众议院议事规则规定,对总理的不信任决议必须得到至少20%的国会议员的签名,也就是说至少需要68名议员签字后,才可以投票。实际上,当日有161名议员赞成,对巴总理的不信任动议通过。
也就说是,如果一周内举行的最终投票被通过的话,现任总理就会被推翻,巴基斯坦就会变天,伊姆兰·汗也将会成为巴基斯坦历史上第一个被议会罢免的总理。
我们来分析一下,伊姆兰·汗所在的执政联盟在议会有179席,反对党则有162席,虽然按要求需要三分之二的赞成票才可以扳倒伊姆兰.汗。
实际上,伊姆兰·汗那179席内不是所有的人都对他口服心服,两周前,正义运动党内十几名议员表示,将投票支持不信任动议。还有没有被“策反”的也不好说,但据媒体称,目前至少有17个席位的正义运动党的三个友党也已暗示,将不会在投票中支持伊姆兰·汗。
所以对于即将展开的投票,外界普遍认为伊姆兰.汗很难迈过这道槛。
不仅如此,巴基斯坦内政部长拉希德上周曾暗示,如果政治危机久拖不决的话,巴基斯坦可能提前举行大选。
中巴两国关系深厚,属“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我们都知道,在中国对外的关系中,“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专门用来形容中国与巴基斯坦两国关系的。
中巴关系之铁,让人羡慕,这种友好甚至比中苏友谊更长更久。
如果追述到1951年,巴基斯坦与中国建交,那时候巴基斯坦与美国关系较好,但巴政府并没有因亲美而反华。
1965年5月第二次印巴战争爆发后,看到巴基斯坦面临不利形势,中国曾决定“抗印援巴”,并明确表示:“我们一定会出兵,现在需要讨论的是,我们要在哪里出兵!”
战后,巴基斯坦看清了美国的虚伪本性,而从另一角度,也深刻地意识到了与中国政府合作的必要性。
以那时为基础,巴基斯坦在军事上、经济上成为中国的重要合作伙伴。中国已经连续数年成为巴基斯坦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和第三大出口目的地。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两国贸易总量还在逐年增长之中。
还记得去年6月,美国和西方大国向巴基斯坦等国施压,让各国“选边站”。
面对西方要求的“降低与中国的关系等级”,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Imran Khan)强调,这是“非常不公平的”,伊姆兰甚至强调说:“无论发生什么,无论我们面临什么压力,我们两国之间的关系都不会改变。”
可见,中巴两国的关系是“深厚的”!
黑手来自哪里?外国势力参与了意图推翻其联合政府的阴谋
事出反常必有妖!
幕后黑手不言而喻!必须提高警惕要有万全的准备!
那么,黑手来自哪里呢?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伊姆兰·汗被反对呢?
据印度News18新闻网3月28日报道,伊姆兰·汗又在首都伊斯兰堡召集了一场大规模集会,并发表了耗时超过1.5小时的“马拉松式”讲话,同时向执政党议员发出了慷慨激昂的呼吁:外国势力参与了意图推翻其联合政府的阴谋,并敦促反对派不要在即将到来的不信任投票中投票反对他。
有外国势力插手的地方,就没有安宁,瞭望君觉得,俄罗斯的强硬反击证明,只要我们自己足够强大,团结一心,就不怕外界的捣乱,坚持做好自己,坚决维护中华民族利益。
那么,外国势力为什么在巴基斯坦有机可乘?
一是:巴基斯坦政局向来不稳定,再加上新冠疫情对其经济打击非常严重,反对派势力有了机会。
二是:如果伊姆兰下台,届时反对党就有可能取代总理的位置,那么后者正是前总理谢里夫的弟弟,而这个谢里夫是十足的亲美派。
说到这里,大家是不是心里都有些明白了。
瞭望君也不需多说,这段时间闹得特别凶的几个国家,确实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反正什么事都离不开美国。
还有,有分析人士分析,也是我们担心的是,巴基斯坦的政治危机可能影响该国经济从新冠疫情中复苏,而针锋相对的民众集会也可能演变成暴力事件。
当然,结果怎么样,我们还要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