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5万块订金,你收好。事成之后,另外的10万马上给你,决不食言。”
说这话的,是一位老年女子。
她虽然年近六旬,但是因为皮肤保养得好,看起来只有四五十岁,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在交谈的同时,她将一个鼓鼓囊囊的手提包递给了一名青年男子。
这时候,2015年的日历刚刚撕下最后一页,寒风呼啸的公园里,行人稀少。男子接过提包,低声说道:“放心吧,这事我一定做得干净利落,不留任何痕迹。”
说完,两人分头走出公园。
老女人名叫张兰芝,她要求青年男子做的事,是除掉自己的儿媳。
张兰芝为什么要谋杀自己的儿媳?儿媳最后能不能逃过这一劫?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还要从张兰芝的经历说起。
张兰芝,浙江宁波人,出生于1957年,她是家里的第五个孩子,一出生,奶奶就嫌弃她是个多余的娃,那时候的普通人家,根本养不起这么多孩子,父母一狠心,就将她扔在了菜市场。
一个工人下班的时候,看到了襁褓中啼哭的女婴,将她抱到家里收养了她。养父母没有孩子,将她看做掌上明珠,百般疼爱,从给她起的名字就不难看出,他们对女儿的看重。
张兰芝的童年是幸运的,误打误撞地享受到了“独生子女”的待遇,没有像同龄人那样饿肚子,也没有穿过带有补丁的旧衣服,还上学上到初中毕业。
长此以往,养父母的溺爱,慢慢养成了她唯我独尊、舍我其谁的自私霸道的独生子性格。
可是她心里有个阴影,那就是自己并非养父母的亲生女儿。同学们在背后议论:张兰芝不是父母亲生的,是被遗弃的,生母一定是个未婚先孕的“风流人物”,道德方面“很成问题”。
无形中,她感受到了一种歧视。
一方面,在家里她随心所欲,一方面,在同学们眼里却卑微无比。充满矛盾的环境造就了张兰芝的双重性格,在家里高高在上,在外面却没有安全感,内心自卑猜疑。
因此,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她渴望遇到一个体贴入微的,能包容她,温暖她,保护她,给她安全感的男人。
按理说,张兰芝是有充分的选择余地的,她初中毕业,那年头有这样的“学历”已经算是很不错了。不仅如此,她还在十分吃香的供销社找到了众人羡慕的工作。
还有,张兰芝长得非常标致,身材也不错,亭亭玉立。
果然,正值妙龄的她,遇到了一个白马王子——吴家立。
吴家立长得高大帅气,性格温存、感情细腻,心细如发,对张兰芝体贴入微,宠爱有加。
用亲戚的话说,张兰芝是“打灯笼找了一个好女婿”,把张兰芝美得像喝蜂蜜一样。
再好的感情也熬不住时间的打磨,很多婚姻里都有七年之痒,性格有一定缺陷的张兰芝,也在劫难逃。
孩子出生后,张兰芝没有婆婆,不得不辞去工作,在家一心一意照顾孩子。如此一来,她就没有时间来打扮自己,由一个妙龄姑娘变成了一个家庭主妇,她的体型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不再楚楚动人。
再加上家务的拖累,多疑的性格,张兰芝身上的女性魅力在丈夫面前一天天减少。
都说,女人三十豆腐渣,男人三十一朵花。男人结婚后,生理上不但没有变老,反而更加容光焕发。特别是吴家立事业有成,荣升为厂领导之后,对张兰芝变得冷淡多了。
不仅如此,也开始变得越来越挑剔,说她讲话粗俗,做饭没有味道,地扫得不干净,总之是横挑鼻子竖挑眼。
慢慢地,丈夫在家的时间越来越少,到家的时间也不断地推迟,似乎是在有意地躲着她。
张兰芝曾经安慰自己,也许是丈夫工作忙,应酬多,自己应该定位好自己,在家中任劳任怨,支持他的工作。
直到有一天,一件事的发生,才让她如梦初醒,因为丈夫出轨了。
这天是丈夫的生日,张兰芝做了一桌菜、准备了一瓶好酒,等丈夫晚上回来庆祝生日。
走的时候说得好好的,可是直到晚上十一点,丈夫才踉踉跄跄地回家,到了床上,倒头便睡。
除了一身酒气,张兰芝还隐隐约约闻到了丈夫身上的香水味。女人的敏感,让她觉得这里面一定有文章,于是她开始搜查丈夫的衣服,在上衣口袋里发现了一个安全套。
这还用问嘛,丈夫自然是出轨了,因为她生了儿子后,戴有节育环,从来用不上那玩意。还有,丈夫这几个月来,不是借口工作忙,就是说自己头晕肚疼,要不就是喝得醉醺醺,人家根本不和自己同房。
揭开这残酷的真相后,她心如死灰,不断哀叹,结婚之后,自己当起全职太太,就是想让丈夫后顾无忧,努力工作,事业有成。如今,丈夫确实在外面混得风生水起,可是到头来却背叛了自己。而自己还在傻乎乎地试图维持这个家,真是可怜又可悲。
这样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刚烈的她,想到了死。
她在声声叹息中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漫漫长夜,在做着求死的计划。
又是一个不眠之夜,都十二点了,丈夫还没有回家。张兰芝拉上窗帘,拿起准备好的绳子,甩到横梁上,打了个结,搬来了凳子。
就在这时,儿子吴东(化名)哭了起来,大概是他做了什么噩梦吧。孩子这一哭,让张兰芝惊醒:我不能走,我走了,孩子怎么办?
这一刻她明白了,婚姻死了,失去了丈夫的爱,但自己并不是一无所有,还有放不下的孩子,还有母子之爱。
想到此,她也释然了,放弃了寻死的计划,把爱转到了儿子身上,开始全心全意抚养、教育孩子,以后不能让儿子长成跟父亲那样绝情的人。
为了不让孩子”变坏“,她有意无意地经常在儿子耳边说着丈夫的坏话,放大他的缺点,她还刻意控制儿子,不让儿子玩父亲买的玩具,不让儿子看父亲买的书,穿父亲买的衣服。最后慢慢发展到儿子跟父亲多说一句话,也会受到母亲的一顿斥责。
有一次张兰芝到娘家去,父亲带儿子看了一场电影。回家之后,张兰芝大发雷霆,让孩子面壁思过。
她还将菜刀拿在手里,对儿子说:“你要我还是要他,你做个选择,如果你不爱妈妈了,我现在就自杀,死在你面前。”
吴东一看,吓得哇哇大哭,他跪在地上对母亲发誓:“妈妈你不要这样,我保证以后再也不惹你不开心了。”
张兰芝俯身将孩子拉起,紧紧抱在怀里,母子相拥而泣。她觉得自己如果失去儿子,就失去了全世界,将一无所有,所以她更加珍惜,对孩子体贴入微。
随着吴东的一天天长大,也体会到了母亲的艰辛,对她更加依恋,也的确如她所愿,十分孝顺。
从那之后,面对青灯孤枕,她不再以泪洗面,因为身边有儿子,有他的爱包围着自己,便已足够,得之东隅失之桑榆,失去了丈夫的爱,儿子的爱同样让自己幸福满满,孤寂的心得到了安慰,人生就再也没有什么遗憾。
随着儿子的成长,张兰芝开始有了一种隐忧——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儿子长大之后要谈情说爱,娶妻生子。如此一来,自己被儿子”抛弃“是顺理成章、迟早的事。
张兰芝开始有意暗暗阻止儿子恋爱,当媒人介绍对象的时候,她总是挑拣毛病。
儿子到了想谈恋爱的年纪,她总是警告儿子,不能早早恋爱,男人嘛,要先追求理想,先做事业,再谈感情的事。
她这样的劝诫收到了成效,周遭的媒人都知道她异常挑剔,不再给她儿子介绍对象,儿子也战战兢兢,不敢恋爱。
母子虽说是相安无事地过着平淡的生活,但是,张兰芝心里也明白,儿大不由娘,自己总有一天,终将会”失去“他。
2010年,这一天果然来到了。
这天,已经28岁的吴东向母亲汇报,自己和一名护士恋爱了,她叫赵燕(化名)。
听了儿子的话,张兰芝目瞪口呆,像遭了晴天霹雳一般。她暗暗发誓,一定要阻止儿子,拆散他们。
有时候她也难免陷入自责情绪,儿子已经长大了,找一个优秀的女孩子,只要像儿子一样地孝顺自己,似乎也能接受。她一直觉得自己的儿子是天底下最好的,最优秀的,他的女朋友也应该和他一样。
当儿子女朋友真正登门后,她却看到了对方有成千上万个无法原谅的“毛病”,她后来也跟儿子一一指出了,说那姑娘不懂规矩,没有礼貌,一点也不勤快,还有坐姿也不对,喜欢叉腿,像个狐狸精,简直是一无是处。
见儿子不为所动,她开始使出杀手锏,一哭二闹三上吊。吴东一看乱了方寸,急忙答应母亲,跟赵燕一刀两断。
如此一来,张兰芝便安静下来,反倒安慰儿子:以后肯定能找个更加优秀的女朋友。
可是她没有想到,儿子用的是缓兵之计,他“阳奉阴违”,并没有断绝跟女友的来往,只是将这段感情转到了地下。
直到赵燕怀孕三个月之后,他才跟母亲摊牌:“如果我不答应结婚,她就会投井,你未来的孙子也就没命了。”
张兰芝听了之后,冷静下来,无奈地答应下儿子的婚事。
结婚之后,吴东也知道母亲的脾气肯定不会改,她的存在属实难办,担心婆媳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就带着妻子在单位宿舍住下了。那段时间,两个人如胶似漆、相濡以沫,感情非常甜蜜。作为一个护士,赵燕也算是知书达礼,柔情似水,家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儿子结婚后,张兰芝的“苦日子”开始了,她独守空房,每天以泪洗面,她觉得自己失去了整个人生,对儿媳产生了刻骨怨恨。
原来自己跟儿子好好的,就是因为赵燕的出现,“小乌鸦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母子开始分离,产生了深深的隔阂。
不行,自己绝对不能输给赵燕。
精心策划之后,张兰芝找了一个儿子和儿媳回家的机会,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期待:“妈在家太孤单,我们住在一起吧,这样也可以帮你们照顾孩子。”
吴东以为母亲放弃了对妻子的成见,高兴之下,想也没想就答应了。可是他不知道,姜还是老的辣,自己中计了。
生活在一起之后,儿媳赵燕的噩梦来到了。
张兰芝开始没事找事,不是嫌弃菜里面盐放多了,就是米饭做硬了,或者说洗衣服放多了,要么是开灯浪费电了。
更有甚者,每当看到儿子跟媳妇想说悄悄话的时候,她不敲门就闯入他俩的卧室,弄得小夫妻尴尬无比,不欢而散。
为了不让儿子和媳妇有足够的时间“交流感情”,她还逼着儿媳换成夜班。
她还告诉儿子:“那天我到医院去,看见你媳妇在笑眯眯地跟一个陌生男子在外面说话,手还放在人家胳膊上。”
吴东何等聪明,知道母亲是在挑拨离间。
赵燕到最后也是忍无可忍,向丈夫下了最后通牒:“你是要你妈,还是要我?”
吴东知道母亲是无理取闹,他不能不要妻子和孩子,想来想去,决定还是走为上策,买房搬出去。2015年,他拿出自己的40万积蓄,又借贷一部分钱,打算在外面买了一套房子,逃脱了母亲的控制。
张兰芝彻底绝望了,觉得是时候跟赵燕彻底摊牌,算一下总账了。
刚开始她打算投毒,但是自己与儿子儿媳不在一块生活,再加上生怕万一儿子误食,很难有下手的机会。
后来她还是找到了一个犯事的亡命徒,直截了当地对他说:“我出15万,能不能给我杀一个人。”
对方当即表示没问题,商定付订金5万,事成之后全部付清余款。
2016年2月16日凌晨5点左右,一名清洁工在小区垃圾站边发现一个大垃圾袋,当她去拿的时候,发现里面一个软乎乎的东西,而且摸了一手血。
她惊叫着跑开了。
小区保安闻讯后,立即报警。接到报警,警察赶到现场,发现是一具女尸,随即定为恶性刑事案件,开始调查。
他们首先确认了死者身份:赵燕,女,32岁,职业是医院的护士。之后在调查的时候发现,她为人和善,没有与人结怨;作风正派,和别人不存在有暧昧关系;遇害后,赵燕脖子上的金项链完好无损,包里一千元现金还在。
这就依次排除了仇杀、情杀、财杀的可能。
警方调取来事发现场附近的监控,发现有个女子曾经走近垃圾袋,弯腰察看过。比对后,确认此人正是张兰芝。
原来在案发之后,凶手向张兰芝要剩下的10万元钱。张兰芝害怕对方说谎,竟然来到现场“验明正身”。
一个善良的姑娘,就这样被恶婆婆害死了。
警方在对张兰芝进行审问的时候,还有“意外收获”,这次案件并非她的首次杀人,多年前她还背上过另外一起人命官司,受害人不是别人,正是张兰芝的养母段氏。
因为养母已经年迈,无依无靠,只能让养女养活,如此一来,张兰芝就觉得受了拖累。再加上段氏得病后瘫痪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张兰芝愈发厌烦。于是,她产生了让母亲“安乐死”的想法。
她在养母的饭里加了大量安定,养母睡着之后,再也没有醒来。
街坊得知真相后都震惊了,因为在他们眼里,张兰芝一直是个与世无争的和善之人,跟人说话总是面带微笑,跟邻居很少发生争吵。
张兰芝的性格是分裂性的,对外压抑自己,不喜形于色,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家极端自私,一点小事都会发脾气,压得家人喘不过气。
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人,人前戴着面具,人后才露出自己的真面目。
张兰芝的极端自私,把对儿子的爱变成了一种畸形的霸占欲,最终酿成这一幕人间悲剧。
(文章配图来自于网络,并非案件当事人)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