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庄主
1
2022年3月28日,华为发布现场,一贯以硬派形象示人的华为集团,在经历了美国多轮制裁打击之后,丝毫看不见任何一点想“怂”的迹象,高调的以九国语言进行全球直播,并且毫不切唱的接受媒体提问。
而长公主孟晚舟,也公开出席了公司发布会现场,这是她在回国之后首次公开场合露面,也是时隔四年之后第一次出席华为公开会议。
从会场情况来看,孟晚舟一身黑色长裙精神饱满、雍容自信,简直就是教科书似的女神气场。
广大网友也不禁感慨:气质这一块拿捏的死死的!
正如古语所云: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又如尼采所说:杀不死我的,必将使我更加强大!
很显然,这两句话应用在“中国的华为”,以及“华为的长公主”身上,再恰当不过了。
在发布会上,我看到历经了三年困苦,并没有将孟晚舟打垮,反而如历雪寒梅一般,让其更显自信雍容。
而孟晚舟在华为发布会上的演讲,也让我看到,美国佬的不仅没有打垮孟晚舟,更没能绊住华为前进的脚步。
16年任正非在中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曾说过:“华为处在无人领航无人跟随的创新困境”。
而孟晚舟在这次演讲当中,则直言不讳的指出:过去时间是华为比较艰难的时刻,但现在华为已经穿过了“黑障区”。
并且在演讲的开篇便点明主题:稳健经营,投入未来!
这句话,代表了华为的态度:我们依然在“无人区”中间定的前进,我们依然有勇气去开创未来。
也不知道在那时坐在大洋彼岸,“琢磨”了孟晚舟三年的那些人,此时会作何感想?
2
孟晚舟在进入主题之前的开场词中,说道:“过去四年,世界的变化非常大,祖国的变化也很大。回国之后的这几个月里,我都在不断地努力学习,希望能够跟上这个社会的脚步。”
实话讲,当时听到这段发言的时候,老庄我差点起立鼓掌!
感觉孟晚舟女士的这句开场白,除了一个“绝”字,再找不出别的形容词了,句句自省,字字谦恭,但我总忍不住怀疑她就是在骂人,可愣是找不出半点证据来!
字里行间真是一个脏字都没有,一句攻击性言论我都找不出来,可听在耳中却感觉字字带钩!
什么叫“世界的变化非常大,祖国的变化也很大”?
什么叫“我在不断努力学习,希望能够跟上社会的脚步”?
就总是感觉,她在说自己在某发达国家呆了三年,不仅没有半点进步,反而愣是把自己呆的跟不上时代了。
我就不禁在想,那三年里,她到底是在哪个土鳖窝里苦熬啊?
吐槽归吐槽,孟晚舟的演讲也绝对不是专门为了@某些人来的。
“亮成果、说未来”才是这次发布会的真正重点。
图:华为年报
从这次发布的华为年报来看,2021年全年营收6268亿元。
虽然从纯板面数据来看,同比下滑了将近28%。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总利润呈下滑的态势,但是净利润从原先的7.25%一路抬升至了17.86%,同比增长了75.9%。
有一种观点认为,净利润大幅抬升与华为出售荣耀系列有直接关系。
但是我们需要注意到,很真国资委购买荣耀系列资产,虽然价格高达570亿元,但是支付方式主要是以分期进行,首期付款额度大致应该在40亿。
后期付款也会长期出在未来的财务报表当中,但总的来说即便是全额付款,570亿与6268亿元营收相比,也不足10%。
所以,华为净利润上升是因为出售资产的说法,站不住脚。
而毛利润率从原先的36.7%一路抬升到了48.3%,也非常说明这一点。
孟晚舟发言当中说华为的规模便小了,但是营收能力提高了。
这并不是空穴来风,美国的围堵虽然在麒麟系列芯片领域给华为制造了巨大困难,但是很明显,华为的业务框架调整与取得了巨大成功。
短促精悍具有针对性的转型动作,使华为虽然在围剿过程中体量有所下降,但盈利能力却并没有受损,反而逆势上扬了。
只要盈利能力没有受到破坏,核心战斗能力就没有丧失。
从这一点看,围杀华为的动作基本已经算是破产生了,华为找到了突围的出路,并且已经取得令人眼亮的成果。
这种量成绩单,用行动打脸的玩法,老庄甚是喜欢,也很符合任正非的风格:少说话,多做事,能动手就尽量别哔哔。
3
华为挣钱的能力没有受损,战斗力依然强劲,但是后劲是否依然充足,这是包括老庄在内的绝大多数人都最关心的问题。
那么,华为竞争力的发动机来自哪里?
答案不言而喻,就是技术研发,作为全世界技术研发费用投入第二大的公司,华为基本法说的明明白白:坚持每年将10%以上的销售收入投入研究与开发。
与要注意的是,基本法当中说的是“销售收入的10%以上”,而不是“销售利润的10%以上”
这也代表着,不论是不是赔钱了,华为的研发费会只做加法。
孟晚舟在当天的发言当中,也一再重申了华为的研发立场。
2021年,华为研发费用投入1427亿元,占全年收入22.4%。
即便去年华为的整体营收下滑了28%,但研发费用依然没有下降!
图:华为年报
在苹果都已经转型向“以销售为核心”的思维逻辑以后,华为依然保持着10万人以上的研发规模,占全公司过54.8%!!
注意,这是十万研发人员,而不是销售,也就是说他们的科学家比绝大多数集团的销售员还多你敢信??
这种到底是什么样的动力,催生了这死磕到底的研发精神?
老庄是想象不到,因为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公司,放在任何同业之中,华为对技术的追求和投入,都只能用“丧心病狂”四个字来形容。
可能也正是这种“丧心病狂”的研发精神,才深深地刺激到了大洋彼岸的某些竞争对手。
4
虽然口头上说华为的这种精神是“丧心病狂”,但我特别喜欢华为的这种狠劲,正是这种狂热的科研野心和死磕到底的倔强脾气,才能铸就了华为打不垮托不死的“强悍体魄”。
也正是这种精神,才能在全球数字竞争的关键时刻,率先引领中国步入5G时代,遍布全国的5G基站铸造了数字时代中国弯道超车的技术基础。
同时我们仔细观察华为的市场分布就会发现,华为90%以上都是实体资产。
这其中不仅包括信息通信领域的各种基建系统、手机通讯技术系统,云计算服务终端等数字基建项目。
还包括大量新能源系列的研发投入与建设,其中华为逆变电器根是已经站在了全球第一的位置。
而华为独立自主研发的“鸿蒙”构架系统,更是跳出苹果、安卓以外另辟蹊径,用分布式计算方法,为万物互联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工业上,鸿蒙系统为更多智能节点运作提供了可能,在生活上未来的一体化智能家居也一定离不开鸿蒙,在信息办公室领域,一体化信息处理能力也将大量提高各行业的生产力水平。
而去年的巨额研发投入,我相信有相当大一批会流向芯片等被卡了脖子国产替代项目。
当我们仔细去看这些项目的时候,就会发现除了最本行的手机制造以外,华为最大规模的投入基本都在基础建设型领域,都是各个产业系统的“地基型项目”。
为什么大家喜欢华为,愿意称其为“中国的华为”,从此处便可窥得一斑!
实话说,人有起错的名字,但是从没有叫错的外号,“中国最有良心的企业”这已成为能落在华为头上,也是有道理的!
相较于华为营收规模的上下起伏,亦或者盈利能力和区块的浮动转移而言,绝不动摇的科创决心,才是华为“中国企业课代表”的真正价值。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