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节特供:保险忽悠合集

发布一下 0 0
愚人节特供:保险忽悠合集


“保险业务员的嘴,骗人的鬼!”


正好愚人节,咱们来聊聊保险里面的那些骗人的话吧~


1、“理财险每年利率高达6%,日计息,月复利...”


愚人节特供:保险忽悠合集


这里的利率,一般是指万能账户的结算利率。


万能账户,属于“下有保底,上不封顶”的理财产品,保底利率一般有1.75%,2.5%,3.0%等。


这里说的6%,是不保证的,也许当下是,未来就说不好了。


根据公众号“13个精算师”所统计的数据:


时间一长,万能账户结算利率就降下来了。


愚人节特供:保险忽悠合集


刚买时利率能有4.63%,15年后就剩3.71%了...


很明显,这是保险公司在以高额结算利率吸引客户投保,确实不厚道。


2、“分红险每年会分70%的利润。”


愚人节特供:保险忽悠合集


70%的规定确有其事,根据《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强化人身保险精算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保险公司的红利分配比例统一为70%。


愚人节特供:保险忽悠合集


“上市保险公司一年利润几百亿呢,随便分点也不少了”,你可能会这样想。


可这和分红险的分红,完全是两回事。


保险公司的利润,那是是分给股东的,不是分给投保人的,只有这类分红险保单本身的利润(死差、利差、费差)才能分给你手里。


此外,各家保险公司的真实分红水平一直被藏着掖着,真实收益率是多少,外界无从得知。


正是如此,银保监会下方《人身保险产品信息披露方法(征求意见稿)》,提出各保险公司应披露分红实现率,实现产品的透明化运营。


就目前而言,分红险保费高,分红少,建议不要碰。


3、“医疗险保证续保到99岁(终身)。”

愚人节特供:保险忽悠合集


目前而言,大陆保险市场上,还没有保证续保99(或终身)的百万医疗险。


最长的也就20年,比如好医保长期医疗(20年版),医享无忧(20年),平安e生保(20年)。


至于条款里面写的“最高可续保到99岁”,那指的是产品没有停售的情况下。


如果停售了,也是不支持续保的。


这种情况下,保险公司一般会安排转保到其他产品。


转保的风险就是你不知道新产品保障怎么样,价格怎么样。


2021年5月17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做好短期健康保险业务客户服务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到:


短期健康险中,不得出现“可续保到xx周岁”的表述。


这类误导将成为过去式。


但买了此类产品的人,心理应该有底。


4、“重疾险确诊即赔”。

愚人节特供:保险忽悠合集


确诊即赔,一般仅针对重疾险的第一项疾病:恶性肿瘤,提供诊断报告即可获赔,无需等待治疗结束。


但其他重疾险,就很难确诊即赔了。


咱们以同为6大高发重疾的脑中风后遗症为例,该疾病要求发生脑中风后180天丧失生活能力,语言能力等方可获赔;


再比如严重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要求实际实施了90天以上的肾透析方可获赔。


5、“返还型保险,有病给钱,没病返本”。

愚人节特供:保险忽悠合集


说实话,现在很少有人来问返还型保险了。


看来大家的认知和觉悟都提高了。


这里就简单说一下返还型保险的问题:


1)返还型保险,比消费型保险要贵1-2倍以上;

2)返还型的真实收益率很低,一般在1-3%之间;

3)一些返还型保险,是不保证的:即发生了理赔,就不再返还。


综合下来就是:


如果你买一份消费型保险,再买一份理财险(比如3.5%复利的增额终身寿险),那么满期之后,你会拿到比返还型保险更多的钱,还不受到理赔过就失去返还的影响。


6、交满10年后,就能领回本金?

愚人节特供:保险忽悠合集


很多保险是不具备返还功能的,业务员这里的意思,是让你通过退保的方式获取现金价值。


且不说退保后,我们就没了保障,想10年后现金价值就能等于已交保费,也并不容易。


我们以某款终身重疾险测试一下。


愚人节特供:保险忽悠合集


30岁成人,如果5年交费,第20年退保才能拿回你的全部本金;


如果是30年交费,大概要32年,也就是保费刚交完满2年可以拿回本金。


当然,这时候的本金已经贬值很多了。


7、没有住院就能买?

愚人节特供:保险忽悠合集


现在的健康告知是越来越严格了,不但会问到住院,还会问到体检异常,问到身体症状(如果有门诊记录)。


无论是体检机构,还是医院,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只要保险公司想查,都是能查到的。


如果查到了,那可能就拒赔了。


所以,买保险之前请看清健康告知。


8、超过2年就能赔?

愚人节特供:保险忽悠合集


2年的说法,确有其事。


根据《保险法》第十六条第四款规定:


自合同成立之日起超过二年的,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发生保险事故的,保险人应当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首先,这里的“给付保险金”,仅针对未如实告知,如果有其他拒赔理由,比如不符合保障责任,涉及免责条款等,保险公司还是可以拒赔的。


其次,即便是未如实告知,就我了解的案例来说,保险公司绝不会痛痛快快的理赔,反而会认为你是存心骗保。


结果只能打官司,虽然说这类官司胜诉还挺高,但打官司费时费力费钱,纯属找罪受。


所以呢,请如实告知。


希望大家能避开一些坑,减少一些损失。


好了,就这些了,如果你还有别的疑问,请留言。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81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