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
公元2022年3月28日,上海,多云,摄氏8度~13度。
作为一个历史的爱好者和研究者,一直都是在故纸堆里找寻历史的雪泥鸿爪,没想到突然有一天,自己也会成了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于是突发奇想,应该把这段经历记录下来,将来可以让后人也有了解这段历史的资料,因此决定从今天开始,以日记形式记录自己在这个非常时期里的见闻,也算是记录下历史的一点碎片。
进入3月,新一轮yi情汹涌而来,曾经以精准防控而享誉全国的魔都,或许是之前太过顺利,明显有些猝不及防,在3月12日宣布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停课,改为线上教学。这是2020年yi情以来的第二次。但是依然难以遏制情况的继续恶化,每天公布的新增人数日日刷新记录。3月22日,魔都的朋友圈微信群里都在流传即将封城的消息,当天晚上的朋友圈微信群宛如跨年之夜,几乎是彻夜不停,不过却没有喜乐祥和,有的只是一片不安与恐慌。3月23日,警方发布通报,对两名在网上编造散布虚假消息的人员予以立案侦查。
3月24日新增无症状1580例,不但首次单日破千,而且比前一天的979例激增61%!
老周所在的杨浦区,算是这轮yi情中市区各区中比较好的,阳性人数基本上在最少的几个区之列。不过所在的小区也有病例,因此进行了48小时封闭管理,紧接着又是48小时,总共封了四天做了三次核酸。
应该说小区的管理也还是可以的,每次核酸都会在楼群里提前一天通知,检测核酸时组织也很周密,按门牌号一幢楼一幢楼进行,轮到哪幢楼就在楼组微信群里通知,并且按三个楼层一批通知下楼,在楼门口就有志愿者逐个登记,然后十人一批带到检测点,在检测点再进行一次信息登记,扫健康云二维码,十人一组混采。整个过程井然有序,从下楼到做完核酸,总共大约二十分钟左右。
感谢这些志愿者,他们大部分都是小区的居民,自愿报名。我是因为做自媒体,本来就是在家办公,写文章录视频,确实没时间,,而且高度近视,穿上大白防护服,戴上眼罩就什么也看不见,也就没有报名。对于他们,确实要说感谢,在4天的封闭期间,所有的快递,都是他们从小区门口的堆放点送到每幢楼的门厅,再通知大家自己下楼去取。而临时叫的外卖,则是在小区门口,设置了一条约20米的过渡区,由他们从外卖小哥手里接过来,再叫号——几号几零几,交到你手上。如果没有来拿,就放在旁边的架子上,自己去取。
看着他们这么辛苦,老周四天里就没叫过一次外卖,也算是少麻烦他们一点吧。
3月23日结束4天封闭,开始转入了12天的,期间还要分别在第四、七和十一天做三次核酸。其实,对我莱说,影响并不太大。本来就是居家办公。近的,小区附近的店家,关了十之七八,即便有开的,也是门可罗雀。远的,也不敢去。
到了3月27日晚上20时:23分,“上海发布”出了一则《关于做好全市新一轮核酸筛查的通告》,宣布开展新一轮切块式网格化核酸筛查,浦东从3月28日5时到4月1日实施封控,浦西从4月1日3时到4月5日3时封控。
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21:30分的《新闻夜线》也公布了这个通告。
魔都瞬间炸锅,浦东还没有封控的小区很多人冲出家门,涌向超市大卖场,疯狂抢购,很多超市卖场的生鲜菜蔬在短短几分钟里被一扫而空。浦西情况稍微好点,毕竟还有4天的缓冲。而朋友圈微信群顿时也热闹了起来,各种段子满天飞,各种消息到处传,岁很多人来说,这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看着朋友圈里空空荡荡的浦江大桥,灯火依旧璀璨,却是令人窒息的寂静。魔都,曾让我自豪的魔都,怎么就成了这样。
这些就算是背景介绍吧。
因为采取浦东浦西划江而分,被戏称为“鸳鸯锅”,所以老周的这个日记,就起名魔都鸳鸯锅日记。
对于熟悉抗战史的老周来说,这样的划江而分第一反应就是八一三淞沪抗战就是这么将上海分为两大战场,如今又是一场大上海保卫战。
28日一大早,5点55分,开始网购抢单模式,叮咚已经是白屏,白茫茫一片真干净,赶紧转战美团,还好能进入,购物车里抢了十几种蔬菜,最后买单,就只剩一种了。有总比没有强,就这么样吧。
8点,上海市卫健委通报27日0点到24点,新增本土确诊50例和无症状3450例,这也是从24日单日无症状破千以来连续弟四天破千,而且是第一次超过3000例,又是一个新记录。
上午发完公号文章,中午下楼,晒晒太阳,活动活动筋骨。走出小区,没有任何阻拦,马路上一个人也没有,静得让人有些不适应。多云的天气,阳光显得有气无力,晒在身上也没有多少暖意,明明是初春,却有些深秋的萧瑟。
心里有些沉重,也有些隐痛,魔都,怎么就到了今天这个地步呢?
今天是浦东全区域封控的第一天,浦东的朋友们,挺住啊,祝一切安好!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