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野正文
提起泰坦尼克号你会想到什么?是穷苦小子杰克和贵族小姐露丝不顾世俗阶级的炽热爱恋,是他们“You jump ,I jump”的感动誓言?
还是面对残酷冰冷的死亡,男人们慷慨赴死的“让妇女和孩子先走”的英勇绅士的口号?
或许大多数人想起的都是电影《泰坦尼克号》里面的温情场景,而不是真正的泰坦尼克号沉没在大西洋深处的悲惨事件。
电影《泰坦尼克号》自1997年上映以来就被誉为经典之作,红遍全世界,让无数人为之感动落泪。
可真实的泰坦尼克号呢?1912年4月,“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1517人葬身海底,707人幸存于世,仅333具罹难者遗体被寻回。
事实远比电影残酷。
细野正文与妻子
劫难逃生的幸存者们抵达纽约之后,受到了英雄般的礼待。可是万事都有意外。
细野正文,作为泰坦尼克号上唯一幸存的日本人,非但没有享受到劫后余生的庆幸,反而二十七年里被认定为“女扮男装抢占别人生存机会”的伪君子。
余生的每一天都活在屈辱和唾骂当中。
他不仅被解除了政府职务,还被当作“国耻”写进了教科书。
即使细野正文在1939年去世,可还有记者不放过他,依然公开登报怒骂他,
“在泰坦尼克号巨轮上将求生机会留给妇女和儿童的那些男人,将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而细野正文,则在人们的心目中早已死掉了。他耻辱地多活了些年,还不如当时勇敢地死去。”
可是随后其儿女整理细野正文的遗物时,却在他的日记里面发现了当初惊人的真相。
唯一幸存的日本人
1912年4月10日,“移动的海上皇宫”泰坦尼克号载着2229名乘客和船员,迎来了它的处女航,从英国南安普敦出发驶向美国纽约。
这座号称“工业社会奇迹的”巨轮,奢华至极,不仅有金碧辉煌的舞池、一流的乐队,甚至还有游泳池、图书馆。
海上风平浪静,泰坦尼克加速航行在天平洋上,船上一片歌舞升平的热闹景象。
泰坦尼克
当时,42岁的细野正文是日本铁道部运输大臣,被政府派遣前往欧洲各国进行铁路网络建设考察。
顺利完成了对英国的考察之后,因为需要继续前往美国进行考察,心情愉悦的细野正文便购买了一张二等舱的船票,登上了泰坦尼克号。
没想到,4月14日晚,泰坦尼克号撞上了冰川,随即在次日凌晨2点多沉没在了冰冷的大西洋深处。
细野正文乘坐一个救生船死里逃生,经过2个月的辗转反侧,细野正文终于回到了心心念念的家乡—日本。
还未来得及享受与家人再度相聚的喜悦,细野正文便被英国媒体描述成了一个“为了活命,不惜男扮女装,抢夺了别人生存机会的伪君子。”
泰坦尼克号沉没
随后有其他幸存者作证说,细野正文不仅乔装打扮成女人的样子,还为了活命,野蛮粗鲁地推倒了妇女和孩子,抢先跳上了救生船。
如此言论在国际上引起了一片哗然,在日本也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极其重视名誉的日本人痛斥细野正文的行为是懦夫的表现,质问他为什么不去死?!反而要苟且偷生地损毁整个日本国男人的尊严。
随着事件发酵升级,欧美国家将细野正文当作反面人物写进了教科书,禁止细野正文进入他们的国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日本与欧美各国的外交关系。
由此细野正文成为了日本的众矢之的,愤怒的民众纷纷写信怒骂细野正文的无耻行为,强烈要求他自杀谢罪。
细野正文一家人
迫于舆论的压力,为了平息民怨,细野正文被日本政府解除了运输大臣的高级官员职务,直至退休他都在办公室坐着半班的工作。
紧接着细野正文的武士身份被取消,这可是最羞辱的惩罚手段,于是他在日本成为了一个没有男人身份地位象征的人。
然而面对来自全世界各地如雪花般铺天盖地的谩骂和指责,细野正文却一直沉默不语。
1939年,细野正文在耻辱中去世。
日记里的真相
1941年,子女在家中整理细野正文的遗物时,却意外发现了一本他的手札。根据细野正文手札里的描述,原来当时的事情是这样的。
细野正文的儿子
1912年4月14日晚上11点40分,泰坦尼克号在北大西洋不幸撞上巨大冰川。
船身受到剧烈重创,海水不断流入船舱,在惊天动地的冲撞喊叫声中,熟睡中的细野正文被吵醒。
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的细野正文急忙穿上睡衣出去查看情况,一个服务员看到细野正文并没有往日的热情殷勤地服务,反而扔给他一件救生衣便急匆匆跑开了。
完全没有搞清楚状况的细野正文就被拥挤的人群裹挟着来到了三等船舱的甲板上。
看到周围都是漫天的火光、飞舞的冰屑、惊慌失措的人群,细野正文一下子懵了。
他看到船员将救生艇一个个放到海面上,水手们拿着枪威胁着人们不准靠近。
泰塔尼克
原来救生艇逃生是分等级的,需要优先让一等舱和二等舱的乘客逃生。持枪的水手就是在维持秩序的。
看到众多绝望的等待救助的人们,细野正文已经抱着必死的心态了,下定决心用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和这艘豪华游轮共存亡。于是细野正文回到船舱开始给妻子写遗书。
想着远在日本的妻子儿女,细野正文又抱着一丝侥幸的希望,希望可以寻找到逃生的机会。于是细野正文再次来到甲板寻求获救的机会。
在排队等候救援中,细野正文听到有人喊道,“还有两个位置,还有两个位置”。
在一位一等舱的客人跳上了救生船之后,二等舱的细野正文也紧跟着上了救生船。
德国一位写实派画家用画作重现泰坦尼克号沉没的悲剧
对于媒体恶意宣传报道的细野正文穿的是女装,细野正文在日记中是这样解释的:
“或许因为我是亚洲人,在高大的欧美人面前,身材显得过于娇小,再加上穿的是日本传统睡衣,在夜色中可能会被看成是裙子,所以才被当做是女人吧。”
但是关于抢座,其实是造谣。细野正文买的是二等舱的票,享有优先获救的权利。
对于有幸存者证明细野正文是野蛮地推到了妇女和儿童,抢先跳进救生船。经过调查发现,确有其人,但不是细野正文。
而且证明者是在13号救生船,而细野正文是在10号救生船,他真的看到了吗?
泰坦尼克
在细野正文的手札中,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三等舱的舱门被锁死,舱门口还有水手拿着枪禁止人偷跑出来。
三等舱基本都是苦力和贫穷百姓,他们乘坐泰坦尼克,绝大部分都是船上的苦力工作人员或者想要到美国打工、寻求掘金梦想的人员。
为何不让他们出来,其意图不言而喻,就是怕抢占为数不多的救生船。
知道事情真相的细野正文家族后人一直在为细野正文恢复名誉,可是却并不怎么顺利。
有顽固派抵抗说细野正文的手札记录只是一面之词,无法考证。
救生船
但是细野正文的手札经查证是在获救的“喀尔巴阡”号上用“泰坦尼克”的信笺写的,字迹很潦草,可见是在第一时间记录下来的,写的及时,真实度极高。
而且事后统计的生存率也证明了细野正文手札里面的描述,逃生是分等级的,即使是“妇女和儿童先走,也是一等舱、二等舱的先走”。
数据显示头等舱获救率62%,三等舱仅约25%,而且三等舱里的79名小孩只有27名幸存。
泰坦尼克
1997年,细野正文的手札被美国的泰坦尼克研究财团验证,被判断为记录正确。
既然明明知道是被媒体误解的,为什么细野正文回到日本之后,面对不实言论和不公正的待遇却没有进行任何的申辩呢?
细野正文的子女曾说:“父亲从未提过关于泰坦尼克号的一个字。”
泰坦尼克
或许是因为面对泰坦尼克号的惨烈事故,千人丧生,而自己侥幸逃生已经是最大的幸运,所以细野正文一直有负罪感,就一直没有解释。
面对谣言丛生,宁愿受众人误解,只愿逝者可以安息。
可是细野正文又有什么错呢?毕竟他并没有通过非法的手段去获取生还的机会。
细野正文从未为逃生做不光彩的事,可是余生却活在谩骂与唾弃当中。这着实不公平。况且受伤害的不止是细野正文一人,他的整个家族都抬不起头来。
其实百余年来,在泰坦尼克号上被诬陷的又何止细野正文一人呢?
《泰坦尼克》剧照
六名中国幸存者
当一等舱和二等舱的妇女和儿童都已经上了救生船之后,三等舱的舱门终于被打开了。
人群蜂拥而出,面对即将沉没的泰坦尼克号,此时已经没有可以利用的逃生工具了。
在大家都在拼命地寻找逃生工具的时候,5名中国人发现在甲板的角落有一个破了的小船。
这5位中国人齐心协力将小船抛入大海,然后他们跳入大海爬上了这个小船。他们靠着这条小破船,在冰冷的海水里浮浮沉沉,终于遇到了救生艇,被人救起。
还有一名中国人,落入海中的时候正好旁边有一个门板,他牢牢抱着门板,在冰冷的海上漂泊着,希冀着能有一丝生机。
泰坦尼克
4月15日02:20,永远不会沉没的泰坦尼克号,沉没了。
泰坦尼克号沉没处,一阵阵撕心裂肺的呼救声从那里传来。有位心存善念的搜救船长说道:回去看看吧,能救几个就救几个。
于是这辆唯一一艘折返的救生艇开始在海面上搜救,可是海面上到处漂浮的都是冻僵的尸体。
在他们即将要放弃的时候,突然发现了一个趴在门板上的中国人还活着,看着冻得瑟瑟发抖的他,他们用救生船将其救了起来。
于是,这六位被救的人成为了泰坦尼克号上六名幸存的中国人。
中国幸存者
按照救助安排,获救的人先被送到一个叫达埃利斯的岛上,然后乘坐卡帕西亚号被送往纽约。
1912年4月18日,卡帕西亚号抵达纽约之后,所有人都受到了英雄般的礼遇,可是这六名中国幸存者却没有这么幸运了。
因为美国当时的《排华法案》,他们被禁止进入美国。所以他们没有像别的幸存者一样受到特别照顾,也没有接受医疗救护,而是被命令必须24小时离开美国。
于是他们不得不搭乘安妮塔号前往古巴,但是离开前还被通宵羁押。
写有六名中国幸存者名字的船票
面对如此不公正的遭遇,他们无力反抗,因为他们仅仅是泰坦尼克号上的劳工。
但是,谁曾想到无良的西方媒体竟然大作文章,将这六名中国幸存者诬陷成了卑劣小人。
1912年4月19日,《布鲁克林每日鹰报》发表了一篇题为《白人水手在灾难中表现出的英雄主义》的文章。
在文章中,这位笔者将他们描述成了是一群贪生怕死,一发生危险就仓皇逃进救生艇躲起来的小人。
他们本来是八个人,可是被后来上船的妇女和儿童踩死了二个,所以只剩下六个人。
就这样,他们的自助逃生被描述成了是抢夺了妇女和儿童救生机会的卑劣行为。
面对如此不时的报道,这六位幸存者无力反驳,因为他们不懂英文,也因为他们24小时之内已经被运往了古巴继续从事苦力劳动,所以他们并不知道后续发生了什么事情。
《六人》纪录片
在古巴从事苦力劳动不见天日的他们并不知道无良的西方媒体已经将他们抹黑成偷窃逃生的小人,将黄种人当成了劣等民族。
直到2020年,《泰坦尼克号》电影上映后的23年,美国研究员施万克和英国编剧罗飞的《六人》纪录片上线,才将这六个中国幸存者的故事曝光在世人面前。
研究员施万克说希望这部纪录片能够“证明他们不是懦夫,他们能够生还并非以逝去者的生存机会作为代价”。
最后一批被放下的的救生艇
比海难更可怕的是谎言。
为何西方媒体在当时要炮制出如此谎言?他们不顾事实,将西方贵族描述成甘愿牺牲自己生命的救世主,反而将亚洲人丑化成无耻小人。
或许是因为当时泰坦尼克号上众多的英美乘客离世,其中不乏政治经济身份地位颇高的社会名流。
面对群情激愤的国内环境,当局者企图用种族主义转移国内视线。
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在国际上地位极低,国内正好爆发辛亥革命,根本无暇顾及国际上的事情。
在海难后的调查中,其他的幸存者都做了详细的登记和妥善的安置,而这六位幸存的中国人却被火速驱逐出境,不做任何记录,没有任何安置与慰问。
当六位幸存者的事情被刻意抹杀掉的时候,国内甚至无人知晓泰坦尼克号上竟然还有中国人。
《六人》纪录片的制作团队寻找六位幸存者的后人也发现,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祖辈曾经乘坐过泰坦尼克号。
他们就像被抹去了痕迹一样,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六人》纪录片
这并不是海难调查工作人员的工作疏忽,而是赤裸裸的种族歧视。
如果你的祖国不够强大,你的踪迹都会被肆无忌惮地抹杀掉。如果你的祖国不够强大,你的行为就会被恶意曲解。
而将六位幸存者驱逐出境的《排华法案》直到1943年12月17日才废除。
即使已经过去百年,但是泰坦尼克号上发生的事情不能遗忘。为逝者默哀,为幸存者祝福。
无论是忍辱一生的细野正文,还是被抹掉痕迹的六位中国幸存者,历史欠他们一个道歉。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