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湾改编后,毛泽东立即率领部队向宁冈进发,10月3日抵达宁冈县的古城。余贲民问毛泽东:“古城是井冈山吗?”毛回答说:“这只能算是井冈山的山下,只有进了茅坪、茨坪、大小五井,那才叫真正上了井冈山。”毛泽东在古城会见了当地共产党组织的负责人龙超清和贺敏学,他俩非常欢迎工农革命军的到来,同时答应做好袁文才和王佐的工作。毛泽东立即修书一封,并派钟大龙把信送给袁文才。袁文才打开信:“文才同志:今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自萍乡抵达永新三湾,拟不日转驻贵邑,此后在湘赣边界边陲诸县展开武装割据,建立工农政权。实施土地革命。此计划当否?希能共同议之。革命军不日来于此加以整饬翘望大驾抵临。专此奉达,不尽欲言。此颂大安!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袁文才看了毛泽东的信后,觉得毛泽东是来跟自己争地盘的,与手下人商量后给毛泽东回了一封信:“毛委员:敝地民贫山瘠,犹汪池难容巨鲸,片林不栖大鹏,贵军驰骋革命,应另择坦途,敬礼!袁文才叩首!”毛泽东看罢信后,思谋良策。袁文才如此傲慢,有人建议毛泽东用武力解决他。毛泽东坚决反对。他说:“他们群众基础好,那样做会失去民心。”毛泽东决定收复他,使之成为革命队伍之劲旅,于是派何长工上山联络。过了几天,袁文才派军师陈慕平等三人与毛泽东见面。原来这陈慕平是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学生,与毛泽东有师生之谊。师生相见,非常激动,毛泽东问:“小陈,你们怎么不带枪?”陈说:“毛委员,不瞒你说,我们那虽然有一百多人,但才只有六十多支枪。”毛说:“那怎么能行?”说着叫人提来三支枪,每人发一支。陈回去后向袁汇报,袁见陈等三人各配一支枪,非常惊异,确得毛泽东这个人确实不是一般人,就动了与毛泽东见面的心思,他给毛泽东写了一封见面的邀约信。毛泽东收到袁文才的邀约信后,立即召开前委会议。他说:“袁文才给我写来了邀约信,他约我三天后在大仓见面。”余洒度说:“毛泽东同志,我们都是共产党员,我只想给你提个醒,你不能再一意孤行了,不能在错误的路上越滑越远了。”毛说:“我走这条路还没有滑呢,你凭什么说这条路是错误的?”余说:“这还用得着争辩吗?这个是非连三岁小孩也能辨别得出来。且不说你违反中央的命令率队逃跑,现在你又要拉走队伍与土匪为伍,上山落草为寇,毛泽东同志,你自己闻一闻,你身上还有不有一点共产党员的味道?”毛反驳说:“余洒度同志,我希望你不要老是抱着自己的那本经不放,要用自己的脑子想想事,用自己的眼晴看看路。就拿上井冈山这条路来说吧,不说别的,眼下这些伤员就有了一个养息之地。任何一条路在没有走之前,谁也不能断言,这样走是一条坦途,那样走是一条险境。”余贲民说:“毛委员,你是中央委员、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前委书记,你去登门拜访,不但有失身份,而且也会使袁文才产生有求于他的感觉。”毛说:“我这个人哪最不在乎身份,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在皇帝老爷面前哪,我决不会鞠躬脱帽,可是在士兵们面前,我可以给士兵扛枪,替农民穿鞋。”何挺颖说:“我看安全是个问题,且不说袁文才的态度如何,他的队伍里肯定会有不少亡命之徒,万一要是碰上一个挺而走险的莽汉,那后果不堪设想哪。”毛说:“以诚待诚,以心换心,我看还不致于有什么意外吧。”就这样,众人的劝阻也没动摇毛泽东与袁文才见面的决心。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