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批城市放开限购!浙江福建也坐不住了,为何购房者还不买账?

发布一下 0 0

又有一批城市,调控全面放开。

4月1日,浙江衢州发布通知:

1,非本市户籍家庭、个体工商户及由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企业,视同本市户籍家庭执行相关购房政策。

2,市区新出让地块新建商品住房、已出让地块中尚未网签的144平方米及以上新建商品住房不限售。

细品一下,这个通知属于:放得不能再放开的那种。

因为,这个城市,是最近几年以来,第一个同时解除“限购和限售”的城市。

信号意义,不一般。

简单看一下:

不是本地户口的个人、个体户,可以买房,没有限制。

又一批城市放开限购!浙江福建也坐不住了,为何购房者还不买账?

企业,也可以随便买房,也没有限制。

我查了一下,衢州去年8月出过政策,非本地户,社保个税交12个月才能买房,这才执行了半年多,就取消了。

另外,以后卖出去的地,建成的房子,都不用满足“网签5年”的限售规定了,有房产证了就能挂出去卖。

衢州,一个浙江的四线地市,听起来名不见经传,GDP在浙江排倒数,房价倒是一点都不虚,柯城区单价1.8万+,江山市逼近两万,开化、龙游也都突破了1.2万的单价。

这个价格,很不可思议。

要知道,中西部二线省会,大把房价1-1.5万的房子,浙江虽然是共富示范区,可一个经济总量、常住人口、建成区面积都非常有限的四线城市,靠啥支撑如此量级的房价体系?

话说回来,正因为当地房价高企,房价下跌、成交缩水、土地成交下行,才是四线城市同时放开限购限售的核心原因。

衢州是个缩影。

4月2号,同一天,秦皇岛发文,废止了以前的限购政策。

2017年的时候,秦皇岛收紧调控,外地户口要交1年社保才买一套,本地户口最多买两套,补缴的社保不算,

现在,都取消了,随意买。

文件中有一句话:“已不适应当前我市房地产市场发展形势”。

这句话,值得细细琢磨。

还有大连,4月1日,大连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关于全面放开落户条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此前需在大连市合法稳定就业并缴纳社会保险6个月以上,申请人积满150分才可在主城区申请办理落户,且有众多附加条件。

这一次,中专学历以上就能落户,只要交得有社保就能落户。

果然是“全面放开”。

落户没门槛了,只要想买当地的房子,户口迁过去就行了。

还有福建,也值得说一说。

3月31日,福建省直单位住房公积金中心宣布,省直公积金缴存职工可按流程材料办理“购买新建商品住房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首付款”。

这可不是降首付那么简单了。

又一批城市放开限购!浙江福建也坐不住了,为何购房者还不买账?

原来,首付需要自筹,公积金额度是用来审批贷款的,以后,公积金直接能提出来当做首付,门槛进一步降低。

前几天,福州刚发通知放开限购,紧跟着省直公积金又出了这个政策,足见当地对房地产市场支持的力度。

深究起来,这一波调控放松潮,应该是从3月初郑州开始的。

郑州先取消“认房又认贷”,重启棚改货币化,二手房可以选择核定1%个税,20%差额税可以避开。

随后,哈尔滨宣布废止2018年出台的限售政策。

福州宣布取消限购。

接着就是今天跟大家聊的,衢州、秦皇岛、大连。。。

这一批城市梳理下来,大家可以发现:

2022年的楼市,连浙江、福建这样的经济强省都坐不住了,从三四线到一二线,从限购到限售,各大城市再也没有遮遮掩掩,就差喊出“欢迎买房”的口号了。

要知道,这可是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有这么多城市,急不可耐地吸引购房者入场,还配合了低首付、低利率。

这种阵势,难免让人回想起2014-2015年。

也是房地产成交惨淡,也是各个城市争相宽松,也是首付利率持续回落,后来发生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不再多说。

但这一次,我们看到:熟悉的配方,似乎不起作用了。

克而瑞统计数据显示,今年3月,TOP100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5115.4亿元,同比降低52.7%。这已是房企单月销售连续8个月出现下降。

降幅高达52.7%!

申万宏源报告显示,TOP50房企中仅仁恒置地3月销售取得正增长,其余均出现下滑。其中融创、华润、中海、招商蛇口、世茂、绿城、金地,3月销售业绩同比分别下滑54%、20%、42%、27%、76%、21%、23%。

这可是“腰斩级别”的成交下降。

即便有超强力度的楼市宽松,为什么成交人气依旧惨淡?为什么购房者这次不买账了?

两个原因。

1,内外局势下,居民预防性储蓄意愿很高,加上房企动辄爆雷,影响大家对期房的信心。

前天跟大家聊过3月的PMI数据,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在下降,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在下降,货运指数、港口吞吐量也都在下降,出口订单指数也在下降。

又一批城市放开限购!浙江福建也坐不住了,为何购房者还不买账?

这种情况下,现金储备,成了人们下意识抵御风险的选择,买房自然要靠边站。

2,房住不炒的理念,深入人心。

尽管2015-2017年的走势,令人印象深刻,但经历了2018年至今,尤其是去年下半年至今的楼市运行,市场已经取得了共识,购房者也取得了共识:买房致富,只是一场幻梦而已。

现在调控是宽松了,如果市场再次过热,又有限购和限售怎么办?

君不见,没了棚改,多少三四线城市的库存在积压,反正房子一直搁那卖,何必慌着去买房?

当“冷眼旁观”这种态度,形成了群体性的预期,楼市成交,就很难因为限购口子放松、首付利率下降而火热。

这是时代的进步,也是房地产市场走向理性的典型表现。

我们应该为之感到庆幸才对。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81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