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土木堡之变和夺门之变中的人物命运

发布啦 0 0


学史随感一

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0周年前的土木堡之变,大概是明朝英宗皇帝朱祁镇终身挥之不去的噩梦了。

时年23岁的英宗帝,在权臣宦官王振的怂恿挟持下,意图用御驾亲征,吓退犯北的蒙古瓦剌也先大军,不顾群臣劝阻,命弟弟郕王朱祁钰监国,自己率50万大军仓促上路。至大同,守将郭敬汇报敌情后,王振感觉不妙,遂又撺掇英宗退兵。本来想经紫荆关(保定易县)回朝,又想让皇帝绕道临幸其蔚州(河北蔚县)老家,以光宗耀祖。行至半路,又恐大军踩坏乡邻庄稼,招致埋怨,复改道宣府(张家口宣化)回京。在土木堡扎营时,被也先大军追上,明朝军队被瓦剌军打得溃不成军。英宗被俘,王振也被英宗的护卫将军樊忠锤杀。

明土木堡之变和夺门之变中的人物命运

宫中获知皇帝被俘,顿时乱作一团。多数人主张南逃,只有兵部侍郎于谦等人力主坚守。《明史•于谦传》记载“谦厉声曰: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南宋渡事乎!”于是,调兵屯粮,据守京城。又忧国无君,太子方幼,寇且至,请皇太后立郕王朱祁钰。朱祁钰谦让再三后即位,是为景泰帝,并遥尊在草原当俘虏的哥哥为太上皇。

同年十月,也先率大军挟英宗破紫荆关,直逼京城。在于谦、石亨等人的积极防御下,瓦剌人败走漠北,当然,又带走了英宗。好在也先是个有大智慧的聪明人,当初见到被俘的英宗,还行了君臣之礼。回到草原后,也没有难为英宗,而是好好款待。据史书记载,对英宗“二日进一羊,七日进一牛,逢五逢七逢十作筵席,逐日进牛奶马奶”。原想拿英宗要挟明朝,换取些政治、经济利益,但明朝又立了新皇帝,拒绝了他的所有要求,一张好牌就要烂在手里。这时,明臣杨善出使瓦剌,本来是去刺探军情,结果却是不解风情,未请示领导,擅自提出要迎回英宗。于是,也先顺水推舟,同意放英宗回去。回京之日,也先率一干大将,送了英宗半日路程,分别时,双方竟依依不舍,挥泪惜别。看来,一年时间,双方都处出感情来了。

话说北京城,获悉太上皇回归,君臣出城列队相迎。兄弟相见,不知道是分外亲切还是分外尴尬。谦让过后,英宗被送入南宫的崇智殿,开始了长达七年的幽禁生活。刚摆脱蒙古人的囚禁,又变成了弟弟的囚徒,但却没有了昔日牛羊大餐的待遇。景泰帝派人严加看管,饭食从墙孔中递入。靠出卖昔日的皇后手工刺绣,才能改善一下伙食。朱祁钰非但没有善待哥哥的打算,还变本加厉,废掉太子(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另立自己唯一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只可惜,朱见济不争气,当太子的第二年就死掉了。

想当初,朱祁钰在众人劝进时百般推辞,可仅仅当了一年皇帝,就再也不想放手了,可见,在权力的巨大诱惑面前,人人都不能免俗。古往今来,在帝王家里,发生过多少在平常人看来不近人情的荒唐事,杀兄弑父,夺子侄权,逼外甥让位等等,古诗总结的好:红颜未老恩先断,最是无情帝王家!但这位景泰帝还不是最无情的,他如果像我们隔壁老三那样,派人用VX神经毒剂捂死哥哥,就不会有后来的夺门之变了。

各种机遇比起来,活着是最大的机遇。

苟且活着的朱祁镇,终于在被囚禁六年多时等来了自己的机遇。景泰八年正月十七凌晨,徐有贞、石亨、曹吉祥等人,夺南宫之门,把朱祁镇接到皇宫,复辟成功,反而把朱祁钰囚禁了起来,但朱祁钰没能像哥哥那样,卧薪尝胆,等待机会,在被囚半个月就去世了,终年三十岁。

经历了这两场变故,不光是朱家兄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深陷其中的每个人的命运也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巨变,令人扼腕叹息。

于谦,这位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即倒的民族英雄,因力荐景泰帝上位,被斩于市,家人流放戍边,只留下“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家”的不朽诗句。有人分析,于谦其实是知道夺门之变发生的,因为此时他是手握重兵的兵部尚书。退一步讲,就算当时不知道,后来他也可以轻易地粉碎复辟。但他知道,朱祁钰无子嗣,又疾病缠身,将来还要立藩王为新皇,又会发生像靖难之变那样的皇位之争,百姓生灵又会再一次惨遭涂炭;他也知道,复辟成功,对他这个拥立景泰帝的人意味着什么。在个人得失和国家安宁之间,他选择了按兵不动,任由复辟发生。可就是这样一个“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的人,最后落得个家破人亡。

明土木堡之变和夺门之变中的人物命运

复辟有功的三个人,实现了自己豪赌的目标,都获得上位,但却没有改掉赌徒的习性。一朝被宠,飞扬跋扈,甚至掣肘皇帝。朱祁镇当然不是吃素的,先找理由把石亨投入大狱,再让他莫名其妙病死狱中。曹吉祥也被以谋反之罪凌迟。早年被石、曹排挤出宫的徐有贞算是保住了一条性命。

被锤杀疆场的王振,本来是这两场变故的始作俑者,应遭千夫指,但英宗却偏偏没怪罪于他,复辟后还在其家庙中立旌忠祠,塑像祭祀。

这两场变故中的主角英宗,被蒙古人吓破了胆,彻底失去了太祖皇帝“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的英雄豪气,大修边墙,转攻为守,施政也越来越保守。

明土木堡之变和夺门之变中的人物命运


明土木堡之变和夺门之变中的人物命运

土木堡大战遗址

因皇帝和王振的轻率决策而送命的一百多位大臣和二十多万士兵,除了在怀来显忠祠里,还有刻着他们名字的冷冷石碑,

明土木堡之变和夺门之变中的人物命运

怀来显忠祠

其它一切早已湮没在了历史的尘埃中。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81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