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玫发表的《与汪海燕绝交声明》这两天持续在网络上发酵,我仔细拜读了一下。
应该说,这份绝交声明,层次比较清晰,语言组织比较严谨,文字功底确实让人佩服,但是其内容却叫人唏嘘不已。
这个声明说了她和这个汪海燕是忘年交,是师生。在汪海燕成长进步当中,她利用自己的影响和私权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帮助。可以说,她把学生当作了自己的孩子一样。但是后来在竞聘副会长职位时这个汪海燕却不给老师面子,把老师心属的职位占据了。
有的人说学生没有,知恩图报,有恩必报,有的人说这是典型的农夫与蛇,其实我觉得老师的行为或者思想真的会让人毁三观呐。
在我们吃瓜群众眼里,大学教授、知识分子可能都比较神圣的,他们传道授业解惑,他们知识渊博,侃侃而谈,旁征博引,她们知书达理,诲人不倦。
然而我看了这位教授的帖子,却感觉颠覆了我对知识分子的传统印象。
客观的说,他确实对这个学生不错,可以说,这个学生的成长进步都离不开这个老师的鼎力相助,这里面有没有主观因素?我们不敢妄议,但是最起码有这种公权私用的怀疑。特别是在这种主观性比较强的考核或者进步中,个人的好恶,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反过来说,学生抢了他的副会长位置,我们姑且用抢这个字,他应该对这种青出于蓝胜于蓝的学生感到高兴和自豪,而他却心生怨恨一个小我淋漓尽致的展现在了大家眼前,难道学生和老师就不能竞争吗?
可见我们的师德师风教育还是应该要加强。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