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起,日本将最晚开始领养老金的年龄推后至75岁。
图源:央视网快看抖音
这条消息一发布即上了热搜。
日本这一举措,一方面是为了减轻政府的负担,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推动老年人继续就业。
不过日本本次上调养老金领取年龄到75岁,也给了一些弹性选择,只是鼓励,并不强制。
到了75岁领,每月养老金就能多领一些,提前领就少领一些。
说句大白话就是,老年人太多,政府没钱养了。
日本的老龄化到底有多严重呢?
日本在2014年的时候,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就达到26%,2021年9月,日本总务省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日本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高达29.1%,这笔排名第二的意大利多了7%。
日本总人口1.26亿,而65岁以上的人口已经有3600多万。
国际上通用衡量老龄化的标准是当一个国家或者地区65岁以上老人超过总人口的7%时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而当这一数据超过20%时就进入超老龄化。
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比例是13.5%,其实只能算是中等老龄化。
而日本是在上世纪90年代进入的中等老龄化,但彼时,日本的人均GDP已经达到4万美元。
我们国家GDP刚刚突破1万美元,已经是未富先老了。
未富先老可能会导致我们的养老形势比日本更严峻。
2020年,我们国家职工养老保险的人均养老金是2900元左右,领取待遇人员是1.28亿人,缴费的人是3.29亿,抚养比是2.57:1。
但是我国也是农业大国,有很多的农村人口,他们都是领取居民养老保险,2020年,居民养老的人均养老金是174元,领取待遇人员是1.61亿人,缴费人数是3.82亿人,抚养比2.38:1。
但是现在关键的问题在于我们国家的新出生人口正在急剧下降。
中国人口出生最多的时候1987年,也就是今年35岁的这批人,一共有2500多万,而2021年新出生的人口只有1062万,已经不到高峰期的一半了。
直接影响的结果就是老年人越来越多,年轻人越来越少,30年后,当90后退休,社会上可能会出现老年人比年轻人多一倍的情况。
改革开放时期,中国是37个年轻人养一个老年人,近些年慢慢过渡到2个多年轻人交的税去赡养一个老人,在将来也许会出现一个年轻人需要交税养两个老人的情况。
国家现在正在想各种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从个人角度讲,如果你现在三四十岁,可能真的需要认真考虑一下退休之后的生活。
我们太多人寄希望于国家的社保来养老。
实际上我们的养老金替代率一直在下降。
养老金替代率就是指退休金与退休前工资的比率,比如退休前工资是1万,退休后工资是5千,那么这个替代率就是50%,可事实上我们国家最新的退休金替代率只有44%。
国家统计局2021年5月最新消息,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79854元,对应月平均工资为6654元。
人社部公布的企业职工月人均养老金为2900元,平均水平来看,企业养老金替代率粗略估算为:(2900/6654)*100%=44%。
所以从这个发展态势来看我们的养老金替代率还会一直下降。
前不久一位深圳退休的网友分享了她的退休金核算单。
缴费满15年,一个月的退休金只有不到1500。这样的水平在深圳生活是远远不够的。
国家虽然出台了很多政策应对老龄化危机,比如放开三孩政策,各种减负,降税,但关键还是在于出生人口。
这些政策,在很多发达国家也都试过,但目前来看效果都不理想。
从历史经验来看,经济越是发达越不愿意生孩子,经济越差,越爱生孩子,看看非洲、再看看欧美,基本都是如此。
所以最终政策能达到什么效果我们尚不得而知。
但作为个人我们能做的,就是不要把养老的所有希望寄托于国家社保,国家社保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要不然也就不会说要延迟退休了。
中央一直在研究大力推广养老金第三支柱,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继续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引起公众关注,事实上,这已经是政府工作报告第二次提到这一概念。
关于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我在之前的内容《养老金大变化,个人账户制降临》中有详细解释,各位可以点击阅读。
中央做这么多政策研究,也就是在告诉各位,除了基本的养老保险之外,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当地配置一些养老储蓄产品。
养老问题真的已经迫在眉睫。
如果我们国家也步了这个后尘,延迟退休到75岁,你还会交养老金吗?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