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装备城最新动态

admin 3384 8
宜宾市装备城最新动态

百度网盘课程

通用入口链接!10000G.课程都有!一起学习吧!

立即点击↓ 获取课程!

宜宾市装备城最新动态与宜宾市

长江第一城应该是第一生态城市。但宜宾市作为传统工业城市,过去烟囱多,酸雨严重。近年来,宜宾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特别是自国家园林城市创建以来,宜宾以“长江第一城、生态宜宾”为主题创建公园,以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为重点,以提高城市宜居幸福指数为目标,通过创建公园工作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

改进顶层设计

城市管理体现长效机制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理顺宜宾城市管理执法体制,解决城市管理领域突出矛盾和问题,宜宾率先在全省改革城市执法体制,宜宾市委、市政府下发《宜宾市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积极推进城市管理领域大规模体制改革,整合市政公用、市容环卫、园林绿化等相关职能。并划清管理和执法的职责。同时,按照属地管理、权责一致的原则,将城管执法工作移交给各县(区),由市城管部门主要负责对城管执法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考核。

在创新城市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宜宾同时打造了高效的数字化城市管理团队,汇集和存储城市绿地、古树名木等信息。依托信息技术,建立了“宜宾绿化信息查询平台”,将各类城市绿地纳入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管理范畴,提高了全市城市园林绿化的管理水平。此外,宜宾数字城管指挥中心还积极组织绿化管理专业培训,通过视频监控和网格化检查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实施动态监管。通过数字化城市管理,可以及时发现、处理和解决城市运行中的各种问题,逐步建立分工明确、职责充分、沟通快捷、反应迅速、处置及时、运行高效、市、县(区)和部门联动的综合性城市。2017年,通过数字城市管理平台,宜宾市共处理园林绿化问题3292件,及时结案3038件,完成率为%。2013年至2017年,宜宾市城市管理工作连续五年获省一等奖;2016年,“宜宾市数字城管工程”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人居环境模范奖”;2018年,宜宾数字城管指挥中心不仅获得住房和宜宾市装备城最新动态城乡建设部“2017年先进集体奖”,还被邀请参与数字城管国家标准的制定。

宜宾市装备城最新动态与宜宾市

在加强生态保护立法方面,为有效加强城市山体保护,保护城市生态环境,2017年10月,宜宾市通过《宜宾市翠屏山保护条例》,2018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宜宾历史上第一部实质性的地方性法规。本《条例》从规划、建设、保护、管理、法律责任等几个方面对翠屏山进行了立法保护,表明宜宾保护

突出“城市双修”

优化城市居住环境

为在长江上游构筑生态屏障,全面开展城市生态修复工作,宜宾开展了以城市水生态修复和城市山地生态修复为重点的“城市双修复”工程。

据介绍,宜宾水系较多,市区内长江、岷江、金沙江交汇,规划区内溪流较多。在城市水体生态修复过程中,宜宾以保护长江为重点,实施了长江综合生态治理工程。该项目跨越六个县(区),包括

截至2018年底,项目已完成投资312亿元,搬迁沿线化工厂、电厂等企事业单位近100家;完成棚户区拆迁改造3.5万户;18 .禁止采砂和堆砂场;完成了对19个非法码头的禁令;完成长江沿岸保护区170户企业排污整治和3014户居民生活排污整治;建成了一条长约68公里的绿道,贯穿翠屏、徐州、临港、楠溪江五县。

在长江生态综合治理过程中,宜宾大力推进金沙江、岷江生态综合治理,以及白沙堰、凤凰河、黄沙河的水体修复,形成了全流域治理的良好格局。经过努力,全市城市控制断面类及以上地表水比例达到100%,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

在城市山地生态恢复方面,宜宾市委决策层认为,作为典型的山地城市,山地是宜宾市的自然骨架,是宜宾宝贵的自然财富。“保护城市山体是创造良好城市生态环境,建设长江上游国际生态园林城市的关键。”2016年起,宜宾市城乡规划局委托城乡规划院对城市规划区内1887平方公里的山体进行现状调查和生态评估。在此基础上,由宜宾市政府办公室编制发行《宜宾市中心城区山体修复专项规划》,投资3亿元。通过植被恢复和边坡治理,城市规划区内的龙头山、翠屏山、真武山等城市及其周边地区为36

在修复过程中,宜宾坚持“尊重自然规律,保护优先”的原则,因地制宜,保留了现有的山、沟、坡、水等景观,形成了不同高度差异、错落有致、自然协调的特色景观。通过自然恢复和人工恢复相结合,有计划、有步骤地恢复了山体和植被,先后建成了大地坡公园、宋家坡公园和沂南公园。

态的独特风貌,充分发挥了城市山体的生态价值和社会功能。

“城市双修”工程如火如荼开展之余,宜宾还全面开展城市功能修补工作,以全面改善城市生活环境。

一是大力改善城市交通。2018年,宜宾市在中心城区新建汽车充电设施697座,2019年计划继续新建充电设施1000座以上,配套设施逐步完善,为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减少尾气排放提供了条件。

二是大力实施城市风貌治理工程。2017-2018年,宜宾投资亿元,实施风貌整治项目24个,整治楼宇外立面463栋,通过对中心城区主要街道沿街建筑外立面、人行道铺设等进行改造,促使街道立面、天际线和环境的整洁协调。

三是大力实施管线下地工程。2017-2018年,宜宾市累计完成管线下地19.7公里。通过对架空管线实施科学下地、合理归并,有效解决了“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等现象,消除安全隐患,美化市容市貌。

四是拆建还绿。结合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和既有建筑拆除工作,按照拆除建筑后,不再新增建筑的原则,从建设广场、绿地、停车场三个方面进行规划统筹,主动还空间于市民,大力拓展旧城公共空间,新增城市广场5个,面积约2.8公顷,新增公园绿地12个,面积约21公顷,新增停车场6个,面积约1.2公顷。

紧扣绿色发展

工业城市“变身”长江生态第一城

宜宾是川南传统工业城市,化工、化纤、造纸曾在宜宾经济结构中占很大的比重,曾造成环境污染。

近年来,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宜宾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城市,坚决不要带污染的GDP,为此,宜宾坚持实施“退城入园”战略。过去几年,对包括天原厂、长江造纸厂、电厂等五大片区的沿江老工业园区实施“退城入园”,搬迁了西南地区最大的氯碱化工上市企业——天原集团,以及丝丽雅、四川天竹和宜宾纸业等企业,坚决关停华电宜宾电厂、华电黄桷庄电厂,累计对火电、建材、造纸等10个行业43户企业的高耗能、高污染落后产能进行了淘汰。通过这些强有力的措施,宜宾市成功退出了全国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摘掉了全国重酸雨区帽子,城市水体质量持续改善,纳入考核的5个国控、省控断面全面达到考核要求,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标准的考核达标率达100%;中心城区饮用水水源地考核达标率达100%。

另一方面,宜宾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培育发展轨道交通、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八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加快建设大学城和科创城,培育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等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确保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每年有新的提升。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能源装备产业,全力打造临港新区、翠屏区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基地。2018年,宜宾八大高端成长型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1.2%,带动宜宾经济增速跃居全省第二,经济总量首次突破两千亿元大关。宜宾,这个川南传统工业城市开始华丽转身。

与此同时,当地还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打造“水弹性城市”。2016年,宜宾印发了《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工作意见》,随后正式启动相关编制工作,目前已编制完成《宜宾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2016年—2030年)》。规划坚持我省制定的保护优先、生态为本、自然循环、因地制宜、统筹推进原则,针对宜宾现状,因地制宜确定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路径,同时突破中心城区限制,在区域、流域尺度上实现管控。

目前,宜宾市建成区内三江沿岸、南部新区、金沙江大道、大地坡公园等5.49平方公里的城市建成区基本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有独立汇水区),遵循“渗、滞、蓄、净、用、排”六字方针,局部范围内实现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三大功能。

此外,为进一步加强对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和破坏,宜宾市在2017年7月建成运行了海诺尔(宜宾)垃圾焚烧发电厂,至此,该市建成区生活垃圾全部实现了无害化焚烧处理。

“创园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宜宾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认为,近年来宜宾市城市绿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进步,但生态文明建设永无止境,“从这个层面讲,创园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们将继续巩固创园开创的良好工作局面,进一步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向更高层次提档升级,筑牢长江生态第一城,巩固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屏障。”

国际海洋装备科技城 正在高新区加速崛起

依托不断优化的产业载体,青岛国际海洋装备科技城在青岛高新区加速崛起。据统计,截至目前,高新区已引进CSIC青岛海洋装备研究所、迪玛尔史华特国际深海装备产业园、CSIC轨道交通、光纤传感器产业化等40多个高端海洋装备产业项目和R&D机构,总投资超过100亿元。

据了解,高新区主要是通过构建“五个一”格局,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载体。也就是一个园区,一个龙头,一个孵化器,一个行业联盟,一个服务平台。一个园区,即海洋装备产业园,已投入运营,并被批准为青岛海洋装备产业特色园区。一个龙头,就是充分发挥CSIC的龙头作用,依托800亩的CSIC海洋装备研究院和青岛国际海洋装备科技城项目,600亩的CSIC海洋装备产业园,带动710、714、719、716、725、北海船厂、388厂在高新区设立分公司和产业化基地,辐射其他海洋装备项目落户。一个孵化器,即兰湾创业园孵化器,规划建设26万平方米,专门引进海洋装备行业创业项目,提供从研发、孵化、加速到产业化的一站式服务。一个行业联盟,就是整合40多家海上企业,成立“海上工程装备行业商会”。公共服务平台,搭建海洋装备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科技项目服务、创业服务、法律事务支持、政策引导等服务。

“五个一”格局加快了高端海洋装备产业项目的集聚,高端R&D、技术贸易、金融等产业链相关资源也集聚起来。目前,高新区与中国海洋大学、澳大利亚柯廷大学共同建立了“海洋工程与技术联合研究孵化中心”;建立全国海洋技术交易市场,形成海洋技术成果转让和转化的数据平台和交易平台;发起设立总规模2.5亿元的青岛海洋基石基金和总规模1亿元的海化蓝导创投基金。工业发展的生态日益优化

相关负责人表示,高新区下一步将围绕海洋观测探测仪器、船舶配套、海洋油气开采、北斗导航四大产业方向,在海洋观测仪器设备、海洋探测仪器设备、船舶设备、深海仪器设备、海水综合利用设备、海洋新能源设备、海洋新材料设备等七大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力争到2020年形成青岛国际海洋装备科技城。工业总产值达到20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150亿元,海洋装备科技城和工业园占地1500亩,海洋装备企业100家。海洋装备基础共性技术研究取得重大成果,尖端海洋装备关键技术取得新突破,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装备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自主研发能力强、技术领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海洋装备科技创新城。

相关阅读

  • “四上”企业复工率100 重点项目复工率100
  • 高校教研室总结 高校教研室活动内容
  • 国际海洋装备科技城 正在高新区加速崛起
  • 宜宾临港双城街道最新规划 宜宾宜宾市装备城最新动态菜坝2020年规划
  • 东营港仙河镇召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情况通报会
  • 湖南省娄底市新型肺炎最新动态
  • 宜宾市装备城最新动态
  •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8261.html

    标签: #宜宾市装备城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