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赞誉的管仲,为什么却被苏洵批评“你凭什么能安心死”呢?

发布啦 0 0

“彼管仲者,何以死哉?(你管仲,凭什么能安心死?)”是北宋文学家苏洵,在自己的《管仲论》中对管仲的批评,这又是为什么呢?

管仲生活在春秋时期,是五霸之一的齐桓公的相国。在管仲的辅佐下,齐桓公推行改革,实行了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使齐国日渐强盛起来。后来齐国打起“君王攘夷”的旗号,对外抵御戎狄,对内九合诸侯,齐桓公威望达到顶点,成为天下的霸主,成就了齐国的一段高光时刻。这其中,管仲的功劳很大,甚至不夸张地说:管仲的超强能力占了大部分因素。因此,历代史学家都对管仲赞誉有加,连孔子都赞叹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若无管仲,我们都已经被野蛮人同化了)。

可是,在管仲死后,齐桓公开始任用易牙、竖刁、开方这三个小人,齐国很快由盛转衰,最后桓公一个人在深宫中凄惨地死去。此后多年,齐国国无宁日,动乱不断,不再有往日的风光了。

苏洵认为:齐国的衰落,主要责任在于管仲。为什么这么说呢?他拿春秋时期另一个霸主晋文公作为比较:晋文公的个人能力不如齐桓公,可他死后,晋国的霸主地位还能维持上百年。苏洵说,这是因为晋文公留下了很多老成持重的老臣。而反观齐国这边呢,管仲一死,齐国的中枢就迅速被一群善于阿谀奉承的小人们占据了,这能不衰亡吗?这里当然主要是因为齐桓公个人贪图享乐、骄傲自满,但苏洵认为,管仲也有很大责任,他虽然在死前告诉了桓公哪几个人能力不行,却没有给桓公推荐贤人来接替自己,导致桓公还是无人可用,这样根本就没解决问题啊!也难怪他发出“你管仲,凭什么能就这样死了?”的批评了。

我个人觉得,苏洵在这里,是在批评管仲没有推荐鲍叔牙接替自己。不过从历史上看,齐桓公是不太听鲍叔牙的话的,可能管仲心里也明白这一点吧。那么,你觉得苏洵的批评有道理吗?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82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