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在很多人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地位,尤其是对于老一辈来说。
12月26日是毛主席的诞辰,2007年的这一天,华国锋告诉亲人,自己想再去一次毛主席纪念堂,但却被家人拒绝了。
华国锋原本叫苏铸,加入组织之后,立志要做中华救国先锋,所以改名为“华国锋”,之后一生都没有改名字。
他老家在山西,后来被调到湖南任职,小时候因为家境不错,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是一个正经的读书人。
但到了湖南地区,他却扎根农业,经常出现在田间地头,和基层百姓探讨农事,写了好几篇文章也引起了主席的注意。
1955年,毛主席南下视察,当时负责接待的是湖南省的省级干部,华国锋作为湘潭地委书记,本没有资格出现,但主席却亲自点名,想要见一见这个通晓农事的地委书记。
这次见面也让毛主席对华国锋印象深刻,虽然是个读书人,但穿着干净朴素,看起来十分憨厚老实,觉得他是个做实事的父母官。
后来毛主席又针对湘潭地区的农业以及经济情况提出了很多问题,华国锋都能够给出解答,这是一位扎根基层的领导,让毛主席对他十分看好。
后来华国锋还成为了湖南省分管农业的副省长,在周总理逝世之后,他更是临危受命,被主席任命为代理总理,负责国外来宾的接待沟通。
华国锋之前没有经验,刚刚接到任命的时候,是想要拒绝的,最后还是毛主席鼓励他:“你办事,我放心。”
华国锋对于毛主席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尤其是两人接触之后,他更是发出感慨:有些人你越发靠近,越能感觉到他的伟大。
1959年,毛主席回到了韶山之后,各地有很多游客都来到了这里参观,当时华国锋认为这是一个宣传毛泽东思想的方法,希望在当地修建毛泽东陈列馆。
1963年,他专门将此事上报给了中央,虽然得到了同意的批复,但此事主席却没有点头,华国锋还想要给主席打报告,让他同意才可以。
陶铸表示:此事千万不能让主席知道,他一定会反对的。
后来华国锋就在韶山地区开始搜集资料,修建毛主席陈列馆。毛主席知道此事后对华国锋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他认为韶山地区有很多的英雄人物,也出现了非常多的烈士,不能只宣传我一人,应该多宣传一下他们。
华国锋马上进行了整改,又增加了很多烈士的故事。正是这种执行力,才让华国锋脱颖而出。
1976年9月9日零点10分,毛主席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华国锋得知消息后,强忍心中的悲痛之情,召开会议,商议解决接下来的事情。
他提出必须要先解决这三个问题,主席的遗体是否要保存下来,追悼会如何举办,以及是否邀请国外来宾。
后来也是他亲自拍板,要修建毛主席纪念堂,将主席的遗体保存下来。
9月16日他又敲定了主席的追悼词。
9月18日下午3点,在毛主席追悼会的现场,华国峰亲自致悼词,中间好几次哽咽失声,最后用了很长时间才把悼词念完。
1980年,他主动辞去了国家主席的职位,退休在家。
原本出过几次门,被人认出来之后还险些引起骚乱,之后为了不影响大家的生活,他就更少出门了,每天待在家里,练练书法,种种葡萄。
但是一年中有两天,无论天气如何,他都一定要出门。
一天是9月9日,毛主席的祭日,另一天是12月27日,毛主席的诞辰。
这两天,他都会带着家人到毛主席纪念堂,向主席三鞠躬,表达哀思。
2007年12月26日,这一天,他又向家人提出要求,想要去毛主席纪念堂一次,但在那个时候他的身体已经很差了。
当时陪伴在身边的家人都劝说他不要再去了,如今最重要的是好好休养,养好身体。
他的妻子韩芝俊此前为了照顾他,已经很久没有好好休息了,此时听了丈夫的话,含着眼泪劝说他:这个紧要关头不敢再折腾了。
华国锋此时已经86岁了,身体很不好,医生嘱咐一定要静养。
此时,他拖着病重的身体,看着劝阻的家人们,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如果这是最后一次了,你们还要拦着我吗?
妻子韩芝俊陪伴华老多年,深知在他心目中主席的地位有多高,最后还是同意了。
在12月26日这天,在家人的搀扶下,华国锋还是来到了毛主席纪念堂,
站在主席的面前,他挣开了家人的搀扶,用颤抖的声音,说出了此前说过无数次的话:“向伟大领袖毛主席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
这是华老最后一次去看望主席,也是他最后一次公开露面,之后他就一直静养。
2008年8月20日,华老在北京病重离世,终年87岁。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