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达州市铜川区历届区委、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干部群众自强不息,开拓创新,自强不息。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铜川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铜川区广大干部群众围绕“率先突破、引领达州”的目标,坚定不移地推进“两个核心、两个带、六个区”的发展战略,全面推进经济优质发展。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开创铜川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蔡晨郑温韬/地图
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铜川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继续改革开放,逐步摆脱了“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发展不足、服务业发展水平低”的局面。十八大以来,铜川区委、区政府明确了“双核、双带、六区”的发展战略,综合实力发生了可喜变化。
准确的定位可以让目标明确;只有措施切实可行,步伐才能稳健。2014年1月10日,铜川区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两核两带六区”发展战略,成为铜川区发展的“关键词”。
到目前为止,“双核、双带、六区”建设进展迅速。环丰工业大道一期至双龙段复兴预计今年12月底完成,达到开业条件;二期即将开工,三期正在加快建设;第四阶段正在设计中。双河口水库工程加快推进,渠系工程同步推进。铜川区拳击学校已经开始招生了。刘家坝市新区建设项目一期市政道路第一层沥青混凝土铺装已完成,其余道路铺装正在加紧进行;二期市政道路建设已先行进场,完成建设总量的30%。达州复兴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项目于2019年1月11日竣工运营。铜川区袁枚食品工业园一期已竣工投产,二期已完成4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收尾工作正在进行中。
2014年以来,铜川区坚定推进“两核两带六区”发展战略,坚持以“两核两带六区”发展战略组织项目工作,引领项目建设。包装项目近800个,其中总投资890亿元的项目320个。
绘制蓝图到底,努力谱写新篇章,从高速成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铜川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起点,一幅壮丽的画卷正在慢慢展开。
改革开放继续深化,改革成效明显提高
中国首个食品(健康)科技体验馆和袁枚冷链物流食品工业园建成投产。秦巴地区最大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环城好一新,已成功入驻3000多家商户。加快建设金石云顶野生动物园和清宁云门天寨农业大队综合开发项目.
铜川区结合本区实际情况,制定下发了《区委深改委2019年改革工作要点》、《区委深改委2019年改革工作台账》、《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重要改革举措实施规划(2018-2022)》等文件,明确了路径,细化了任务,锁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责任。
为了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区里把对接达州市委深度改组批准的方案作为一项艰巨的任务。严格按照“对接和下达改革方案”的要求
截至目前,铜川区已召开13次直接抓改革方案实施的党政领导专题督查会议,推进283项具体改革事项,解决59项问题,确保相关改革部署进一步落实。同时,区承担中央、省、市三级8个试点示范项目,铜川区新型职业农民制度改革试点为市级示范项目。继续推进政府采购服务、企业上市融资等6个区级试点,各项试点工作全面推进,努力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
全面深化四川达州通川区碑庙镇最新动态改革势在必行,时机已到。目前,为确保中央、省、市委部署的改革工作在铜川落地生根、结出硕果,铜川区广大干部群众斗志昂扬,以钉钉子的精神一步一步推进深化改革工作。
不断改善农村面貌,全面推进农村振兴
2018年,铜川区成功摘下省级贫困县帽子,成为“全省第一批农村振兴规划试点县(区),全市唯一一个”,既是荣誉,也是新的机遇。
农村振兴和工业繁荣是重点。铜川区委区政府结合实际推进农村振兴,制定了农村振兴“1 2 5 N”总体思路,今年在全区启动了“农村振兴推进年”,制定下发了《通川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2018—2022年)》103010等配套措施,筹备成立中国秦巴(铜川)农村振兴研究院,搭建川东北农村振兴智能平台。在人才再引进、社会工商资本下乡、特色产业的奖励和补充等方面。
截至目前,铜川区已先后建成岩草莓、普佳蓝浆果、金石猕猴桃、庆宁牡丹等35个现代农业园区,并集中发展了酥李、优质米等10万亩特色产业示范基地。秦巴电商谷建成投产,新建10个乡镇电商服务站和52个村级电商服务点,成功建成省级城市联合配送示范区和省级电商示范区。同时,该区大力开展“旅游三年攻坚战”,实施金石阵
云顶野生动物园、青宁云门天寨、十里水乡板桥印象等农旅融合重点项目10余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乡村干净美丽、山清水秀,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在乡村投资兴业、长久居住,形成新的投资和消费增长点,真正助推乡村振兴。该区围绕厕所革命、污水处理、垃圾治理、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村容村貌提升等方面,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稳步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治理,建立健全“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垃圾处置模式,推动实现农业生产清洁化、化肥农药减量化、废弃物品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
滋养乡风文明,弘扬传统文化。“多给爸妈零花钱”“父慈子孝、代代相传”……通川区碑庙镇三上村3社的向家湾善孝文化广场附近墙面上,画着一幅幅形象生动的卡通画,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滋养乡亲心灵、引领乡村治理、推进乡村振兴。三上村的卡通画,仅是通川区滋养乡风文明的一个缩影。
如今,行走在通川区各乡村,白墙灰瓦星罗棋布,梯田盘山错落有致,青山绿水美不胜收,如画美景令人心旷神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通川区统筹推进“脱贫”与“奔康”两大任务,先后谋划实施了“交通三年攻坚、教育三年振兴”计划和农村“交通、教育、医卫、文体、饮水”五大提升行动,全面构建全域通川“一小时经济圈”,使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达州女性医院来选正健 达州通川区区长
我们的记者李传君
四川省达州市铜川区是今年全省16个脱贫县(市、区)之一。我们需要把军事秩序细化为作战地图,把作战地图转化为效果地图,动员全地区,动员全民,参与全社会,与大兵团作战,确保所有目标被征服,所有承诺被兑现。铜川区委书记杜海洋说。
这是最近铜川区扶贫认捐会上区委区政府的认捐。同时,铜川区扶贫领导小组下发了两个文件:要求各级各部门严格落实513帮扶工作机制和扶贫日制度,形成整体联动、全员参与的立体扶贫格局。
同时,今年全区计划投入5亿多元,弥补五大行动的不足:贫困村、贫困户道路硬化率达到100%;实现乡镇中心学校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实现贫困地区住院小额支付;实现贫困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覆盖;实现农村居民饮用水安全率100%。
三维扶贫的效果立竿见影
江陵镇的钱宁村离市区很远,但是这个村的120亩黑冬瓜根本不担心卖不出去。去年由铜川
在区委办的协调下,该村与市内大托社区签订了结对帮扶协议。社区的好新市场不仅免费为村里提供冬瓜苗等农资,还以保护价购买了产品,仅这一项就让贫困户人均收入增加了700多元。
盘石镇谭家沟村虽然距离达州市只有12公里,但普通人在市内卖蔬菜水果的日成本至少比40元要高。结对单位区委办在村里实行每周三的销售日的时候,农民可以在自家门口的台阶上,把口袋里的一些零碎的农产品套现出来。
从去年开始,在区委办的协调下,该地区的学校、医院、政府食堂每周三都主动开车到谭家沟村采购农副产品,包括果蔬、红薯玉米、鸡鸭鸡蛋等。去年,王,一个贫穷的家庭,卖了2000多元的杂项农产品。当王提到这个措施的时候,竖起了大拇指。
谭家沟村区委办实施的另一项措施,立竿见影:动员本单位的财政支援人员联系一两户贫困户,指导他们每户养两头猪,30只鸡,30只鸭,与贫困户一起建一个示范点。区委员会办公室和财政支持人员负责解决猪、鸡鸭和种子的资金,并免费提供养殖技术、饲料和肥料。所有产品由财务支持人员协调,高于市场价格。
我们援助的主要目的是增加贫困户的收入,人均收入每年至少增加2500元;二是培养贫困户自主脱贫、掌握科学种养技术的能力。村里的第一书记李传安说。
自扶贫开始以来,铜川区对每个贫困村提出了五个一的救助措施,即每个村有一名救助负责人、一个救助单位、一个驻地工作组、一名一秘、一名农业技术员。自去年以来,该区已将这一要求扩大到5 1 3,即每个贫困村都新增了援助法律顾问、社区援助、企业援助和财政支持人员。而且从今年开始,每个月17日,参与“513”的单位和人员必须进驻贫困村,按照“5进、5进、5进、5进、5进、5进、5进、5进、5进、5进、5进、5进、5进、5进、5进、5解”的要求开展相关扶贫活动。
这个活动不仅是f
村里还把流动资金用于发展生活工业,统一投入三个养猪场,然后每年给村集体总投资的8%提成,村集体拨给贫困户60%,让贫困户平均增收500多元。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四川达州通川区碑庙镇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