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55年,党中央为了奖励那些在战争年代有功的同志,决定对这些革命英雄进行授衔。在中南海举行的授衔仪式上,党中央一共授予了将帅1038名,这是对他们革命功绩的一种肯定。
王平将军
在55位开国上将当中,王平将军是少见的既会做政治工作,又懂军事的军政全能优秀将领之一。他曾经在五个大军区单位担任了近20年的政治主官,成为了担任大军区政治委员时间最长且跨单位时间最长的开国上将。
王平将军提出退休申请,邓小平:你不要着急嘛
授衔仪式结束后不久,王平将军担任了南京军事学院的政委。在南京军事学院工作的这段时间,王平将军积极适应办学综合性、开放性的特点,大力推进学科和教学改革,进一步推动了教学条件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建设。
邓小平同志在讲话
1977年7月,党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十届三中全会,正式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在邓小平的支持下,王平将军被调往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部担任了政委一职。由于后勤部部长张宗逊因病休养,所有的重担压在了王平将军一个人的头上。
王平将军没有任何怨言,在总后勤部领导班子不健全的情况下,王平将军积极配合第一副部长张震,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多次受到邓小平的表彰。
王平将军主持总后勤部工作不到两年的时间,就被调往了中央军委担任了副秘书长,参与到了关于军队问题的重大决策之中。在军委任职期间,他与洪学智相互配合,共同扶持,为军队后勤工作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王平将军
特别是他建议中央军委解决各级后勤主要领导参加同级党委常委的问题,更是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肯定。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国民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此同时,许多老干部年老体衰,体力跟不上来,可依然奋战在领导一线。为了国家的长远发展,邓小平在会议上提出,要使比较年轻的干部走向中央工作的第一线。
为了国家的长远发展,邓小平把选拔年轻干部作为老同志第一位的任务。他在会议上强调:“老同志现在的责任很多,第一位的责任是什么?就是认真选拔好接班人。选得好,我们就交账了,这辈子的事情就差不多了,其他的日常工作都是第二位、第三位甚至第四位的。”
中央政治局开会讨论后做出决定,通过设立一个中央顾问委员会来发挥老同志的作用,从而使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工作更加精干,逐步实现干部年轻化。
王平将军
此时的王平已经70多岁高龄了,达到了退休的年龄。为了党和国家的长远发展,王平将军于1983年向党中央和邓小平同志提出了退休的请求。
邓小平同志得知后,没有同意王平的请求。他拍了拍王平的肩膀说道:“你不要着急嘛,先管好大事,小事少管或者不管。”
邓小平之所以拒绝王平将军提出的请求,是从全方面来进行考虑的。由于当时年轻干部没有完全培养出来,老同志只能一边工作的同时,一边培养年轻干部。王平将军作为一名优秀的政工干部,邓小平同志自然希望他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多工作几年。
直到1985年,邓小平同志才同意了王平将军的退休请求。王平将军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以后,仍然时刻关注着党和国家的发展。
邓小平在讲话
名字引起争议,王平向毛主席提出请求:我想改名字
对于王平将军,邓小平是充分信任的。在革命战争年代,他就立下了无数的战功,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也经得住历史的考验。
20世纪20年代,革命思潮在中国大地上风起云涌。在周围人的影响下,王平的心中坚定了革命的信念,于1929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好友的引荐下,王平参加了红五军第五纵队。加入红军后不久,王平遇到了一件很不顺心的事情。原来王平参加红军时候的名字叫做“王惟允”,战友们在叫他名字的时候,舌头打结总是叫成“王翁翁”。如此一来,他的名字引起了众人的嘲笑。
时间一长,王平直接找到了连长,想要改一个名字。连长余钧没有什么文化,为了简单,他便把王平的名字改成了“王明”。
如此一来,就再也没有人笑话他了。
革命战争年代的王平
1934年10月,蒋介石调集重兵对中央苏区发动了大规模的“围剿”。党中央从大局出发,做出了战略转移的决定,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中央红军路上行军极为艰难,经过三渡赤水后,红一军团开始向四川省叙永方向进军。有一天,王平率领十一团经过急行军后,因为抄近道走错了路,翻越了一座山后,与中央军委直属纵队正好迎面碰上了。
这时,毛主席拄着竹竿走到了王平跟前。他对着王平大声地喊道:“王大个子,你先不要走,我先给你个任务。”
王平看到毛主席叫自己,不免迟疑了一下。毛主席继续说道:“前线的侦查员传回来消息,说是在山沟的另一边,敌人一个师的兵力正朝着这边赶来,想要袭击中央纵队。现在我手上没有多少兵力,你马上到那边进行拦截,掩护军委机关顺利通过,等到红五军团回来后,我让他们来接替你们。”
红军在长征途中
王平接到任务后,向毛主席敬了一个军礼,并保证道:“我坚决完成组织上交给我的任务。”
王平刚迈出去一步,毛主席把他叫住补充地说道:“你先去执行这个任务,我负责通知老彭。”
王平告别毛主席后,率领十一团的战士们赶往了作战地点。在他们赶往山顶的时候,敌人已经爬了上来,全团的战士和敌人展开了英勇的战斗。红十一团坚守了两天后,红五军团便赶了上来,王平完成了任务后,便率领战士们继续前进。
王平在这一站中作战勇敢,“王大个子”的称号也开始在军中传开,毛主席在心底记住了这位将领。
经过无数的艰难险阻,红军战士终于成功到达了陕北地区。王平作为红军长征过程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将领,被党组织送往了红军大学学习。
王平夫妇
1936年12月下旬,王平结束了在红军大学的学习。毕业之后,他向党中央提出请求,希望能够去前线战斗。
毛主席听到后,对他的想法提出了批评:“你想要去前线作战,我可以理解。但是前线需要人,我们的大后方同样也需要人,都是为了革命事业工作,何必计较的那么多。谁要是不想留在后方工作,我就偏偏把他留在后方。”
后来,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安排下,王平被分配到了前线,担任了红二十七军的政委。启程前,毛主席专门找到他们进行谈话。
毛主席交代完工作后,王平向毛主席提出请求:“主席,我想改个名字。”
毛主席非常诧异,他对着王平幽默地说道:“王明这个名字很好嘛,国际代表嘛。”
毛主席在长征途中(油画)
原来王平现在用的名字叫王明,我党的一位左倾主义者与他同名,两个人在名字上撞上了,周围的人经常用这个话题来同他开玩笑。
毛主席理解王平心中的想法,紧接着,他便从笔架上取下了毛笔,在宣纸上写道:“任命贺晋年为二十七军军长,王平来担任二十七军的政委,毛泽东。”
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王平来到了抗日前线,开始为民族的独立而奋斗。他先后担任了八路军政治部组织科科长、中共晋察冀临时省委军事部部长兼阜平县动委会主任、冀中军区政治委员、冀晋军区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他带领战士们与日军展开战斗,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解放战争爆发后,王平担任了察哈尔军区司令员,北岳军区司令员等职。他发挥出了优秀的军事指挥才能,在清风店战役、石家庄战役以及平津战役中担负了重要作战的指挥任务,带领战士们迎来了一场场战斗的胜利。
革命战争年代的王平
王平指挥金城战役,受到彭德怀的表彰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美国政府发动了朝鲜战争,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面对美帝国主义的挑衅,党中央和毛主席做出了抗美援朝的伟大决策,决定派遣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王平将军担任了志愿军二十兵团的政治委员一职,来到了朝鲜前线。
1953年,在毛主席的指示下,我军决定对敌人发动一次夏季反攻作战。5月中旬,二十兵团积极准备夏季反攻作战。在中央军委和志愿军总部的方针指导下,二十兵团将夏季反攻作战分为三个部分完成。
朝鲜战场上的美军
从5月中旬到6月上旬将近二十多天的时间里,志愿军20兵团按照上级做出的指示,先后组织了前两个阶段的进攻作战。经过激烈的战斗后,二十兵团取得了胜利,共歼灭敌人2.86万人。
7月份,夏季反攻作战进入了第三阶段。当时的金城地区集中了李承晚军队约4个师的兵力,敌人已经突破了我军的防区,如果不打掉他的话,将会对我军下一步的行动造成极大的影响。
在司令员杨勇以及政委王平的部署下,1000门大炮开始向敌人的阵地发射。随着一声声怒吼,敌人的阵地立即火光四起。
敌人还没有反应过来,我军的火箭炮再一次射向了敌人,敌人的阵地已经变成了一片火海。
金城战役中的一幕场景
经过大规模的炮火攻击后,志愿军二十兵团三个集团军开始朝敌人的阵地冲了过去。在战士们强大的攻击下,我军仅仅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就冲破了敌人的前沿阵地,并向敌人的纵深处插去。
在我军强大的攻势下,敌人变得惊慌失措,各个部队之间的联系因此中断,开始向各个方向逃窜。
敌人不甘心失败,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从日本飞到了朝鲜前线,想要发动更大的攻势。敌人组织起了新的反攻 ,对我军实行了600多次的飞机轰炸,60多辆坦克的反扑,战士们凭借其顽强的作战意志,多次打退敌人发起的进攻。面对这样的事实,敌人只得承认了自己的失败。
战役结束后,彭德怀看到如此的战绩,不禁高兴地说道:“这一仗打得不错嘛,取得了很大的胜利,要是能多抓点俘虏就更好了。”
彭德怀在朝鲜战场
这次战役,沉痛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美国和南朝鲜相继发表声明,宣布接受停战协定。
1955年3月下旬,王平从朝鲜回到国内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党代会结束后不久,王平来到了总参动员部担任了部长一职。
1957年春节刚过,王平接到了组织上的调令,前往朝鲜担任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政治委员,也是最后一届政治委员。在朝鲜工作的这段时间,王平在指挥部队加强战备、维护和严格履行停战协定的同时,还帮助朝鲜人民医治战争创伤,领导志愿军战士投身到了朝鲜的各项建设之中。
情系老区的王平将军
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完成了在朝鲜的撤军工作,王平将军回到了国内。毛主席非常关心志愿军战士,在他们回到国内后的第一时间就召见了他们。
志愿军战士们回到国内
从朝鲜回到国内后不久,王平将军担任了南京军事学院的政委,参与到了军队的教育事业当中。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年代,王平将军一直在兢兢业业的工作,为国家培养出了很多的军事人才。
1985年,王平将军退出了领导岗位。退休后的他没有留在家中颐养天年,而是时刻关心着党和国家的发展,不断的为社会的发展出言献策。
1986年,“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建成,湖北省委省政府决定在阳新县举行盛大的落成典礼。
王平将军作为阳新人,得知这个消息后,不顾自己年迈的身体,在家人的搀扶下回到了家乡,亲自参与了这场盛会。
这是王平将军第二次返回家乡,他的心中无限感慨。当地举行的革命烈士陵园落成典礼上,王平将军想起了那些战场上牺牲的同志们。
退休后的王平将军
同时,他还嘱托阳新县的领导同志们:“阳新人民在革命斗争中建立了无数的丰功伟绩,这一切党和国家是不会忘记的。你们要时刻铭记革命历史、继承先辈们的遗志,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帮助老百姓们解决好当前存在的困难,使他们过上富裕的生活。”
1995年,阜平在京的离休老干部以及在晋察冀边区工作过的老领导组织筹建了“荣臻阜平中学育人奖励基金会”。在众人的支持下,王平将军担任了名誉会长。
现在的基金会已经颁发了两次大奖,极大的激发了全体师生的工作学习热情,使得一大批爱岗敬业、开拓进取的优秀学生脱颖而出。他们心中明白,这绝对不仅仅只是一笔奖金,更多的代表老将军们支持教育赤诚滚烫的心。
1998年2月8日,为了党和人民奋斗了一生的王平将军离开了人世。在悼念王平将军的日子里,阜平人民在缅怀将军对老区的支持和关注。
王平将军晚年
令王平将军感到欣慰的是,他所关注的阜平中学正在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荣传统,欲使阜平中学跻身于全国一流中学的行列。
如今,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无恙,国富民强,这一切都离不开背后为我们默默付出的革命英雄。斯人已逝,可他们流传下来的精神永远流传了下来,激励我们建设成一个强大的祖国而奋斗。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