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旷日持久的俄乌冲突进入第45天。虽然俄罗斯极力否认与查布平民死亡事件有关,但该事件依然不断发酵,甚至被西方当做对俄实施新制裁的借口。
4日,德国外交部长贝尔伯克表示,德国已宣布将“大量”俄驻德外交人员列为“不受欢迎的人”,并已通报俄驻德大使。随后,俄大使馆证实,德国驱逐了40名俄外交官,要求他们5天内离境。
同日,法国也以“违反法国安全利益”为由,宣布驱逐35名俄外交官。
很显然,作为欧盟的两大主导国、美国的两大欧洲盟友,法德在同一天宣布驱逐相似数量的俄外交官,这显然不是巧合,事先必然私下通过气。
不过,法德“整齐划一”的姿态并不能证明西方是铁板一块。相反,在乌克兰问题和制裁俄罗斯这件事上,西方近来还起了“内讧”。
在刚刚过去的周末,匈牙利现任总理欧尔班领导的竞选联盟赢得国会选举,开启第四个总理任期。
近年来,欧尔班一直在对俄问题上与欧盟唱反调,俄乌冲突爆发后,这位匈牙利总理还拒绝谴责普京。欧尔班在这样的背景下胜选,引起了不少欧洲国家的不满。
其中就包括波兰,但角度却和其他国家不太一样。
4日,波兰总理莫拉维茨基在记者会上,公开指责德国是对俄制裁的“主要绊脚石”。
莫拉维茨基认为,德国因自身经济利益而袒护俄罗斯,德国政府不能只顾国内企业反对制裁的声音,而应该倾听乌克兰人的声音。
莫拉维茨基还将矛头直指已经卸任的默克尔,批评她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一直保持沉默。他还认为,正是默克尔执政的这10多年,才让俄罗斯通过出口贸易增强了实力。
但这还不算完,莫拉维茨基还“顺道”把法国也批评了一通。
莫拉维茨基指责法国“偏心”,称法国和德国一样,对俄罗斯有强烈的“偏爱”。他还称马克龙不应该和普京交涉,得和俄罗斯战斗。
俄乌冲突爆发后,与乌克兰接壤的波兰活跃度一直很高,华沙在对俄乌谴责和制裁层面,几乎与华盛顿亦步亦趋。甚至于,波兰副总理日前宣称,波兰已准备好在自己境内部署美国核武器。
至于莫拉维茨基,这位55岁的波兰总理一直以脾气火爆、口无遮拦的形象示人。在去年的波欧法律之争期间,华沙与布鲁塞尔龃龉不断,莫拉维茨基甚至在欧洲议会上与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吵了起来。
很有意思的是,就在莫拉维茨基炮轰法德之际,泽连斯基也找准时间,向默克尔和法国前总统萨科齐“开火”。
泽连斯基在一段讲话中称,部分西方领导人“助长了俄罗斯在乌克兰犯下的战争罪行”,其中就包括默克尔和萨科齐。
泽连斯基还提到了2008年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举行的北约首脑峰会。他批评称,如果当时法德没有阻挠乌克兰加入北约,乌克兰就不会在之后的14年饱经战乱疾苦。
对于泽连斯基的批评,卸任后一直保持低调的默克尔,罕见的做出回应。她通过发言人表示,依然坚持认为当初(2008年)反对乌克兰加入北约是争取的决定。
发言人还强调,默克尔支持国际社会为结束俄乌冲突所作出的努力。
怎么看?且谈两点粗浅的看法吧。
第一,默克尔罕见发声,不仅仅是为了回应泽连斯基,更是以一种“旁敲侧击”的方式,要求现任德国政府不要在“反对乌克兰加入北约”问题上态度动摇。
默克尔很清楚,乌克兰不加入北约是俄罗斯的“红线”,这条“红线”一旦被逾越,给德国带来的不是福祉,而是无穷无尽的麻烦。
第二,波兰发动“群体攻击”,同时炮轰欧盟两大主导国,再度暴露出欧盟、北约,乃至整个西方阵营的嫌隙正与日俱增。
如果说波兰和法德是“面和心也不和”,那么在制裁俄罗斯这件事上,法德与美国则是“面和心不和”。
别看法德同时宣布驱逐俄外交官,但在与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例如天然气等能源方面,法德一直拒绝对俄罗斯施加制裁。
短期来看,俄乌冲突的确让美国赚得盆满钵满,并攫取到一些地缘政治上的好处。但从长远来看,却让西方阵营内部对俄态度的分歧变得愈发尖锐。
总之一句话,未来美国的队伍,将会越来越难带。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