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尤太忠拒绝军区出演总政安排的话剧,邓公:不演就不演吧

发布啦 0 0

1986年,为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50周年,总政治部有关部门向广州军区战士话剧团下达了出演话剧《北上》的任务。当时上面的指示是:总政拨款两万,不足的部分由广州军区自己补上,演员不够的话向海军借。

这是一项政治任务,可是当时的广州军区司令员尤太忠却对军区政治部指示:“我们军区不演这个戏!”

1986年,尤太忠拒绝军区出演总政安排的话剧,邓公:不演就不演吧

这在当时是不被理解的,当天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孙志承再次向尤太忠请示:“首长演不演?”

“不演!”

孙志承却为难地说:“我们不好对总政说。”

“你不好去说,我来说。”

说完之后,就给总政文化部的一位处长打去了电话:“这个戏我们军区决定不演了。”

尤太忠这句话说出口,对方就有些为难:“这是……指示啊!”

“天王老子的指示我们也不演!”

当时在场的夫人王雪晨担心极了,就悄悄说道:“你这样说,非要丢官不可。”

1986年,尤太忠拒绝军区出演总政安排的话剧,邓公:不演就不演吧

谁知道尤太忠拍案而起对电话补充了一句:“就是撤了我这个司令,我们也不演!”

这件事在北京引起了不小的风波,元帅和将军们议论纷纷,最后还是邓小平为他说了话才不了了之。

那么尤太忠将军为什么要违背总政的命令,不愿意演这部剧?

尤太忠将军的回答非常简单干脆:“1981年我在军区就看过《北上》电视,看了一半就把电视关了。”

“总政要军区上演《北上》,我专门把剧本要来看了三遍。哪有那么回事嘛?红四方面军30军9师长要跟毛主席北上,结果不让他北山,而把他枪毙了。九师长我熟得很,叫汪乃贵,住在武汉元宝山,前几年才去世。还说枪毙了两个团长,四方面军的团长我都认识嘛,哪有被枪毙的?

1986年,尤太忠拒绝军区出演总政安排的话剧,邓公:不演就不演吧

“哪有那回事嘛……”

显然,尤太忠将军是以自己亲身经历的历史事实与艺术化的《北上》故事情节进行了简单的对比。对于这种虚假的艺术化东西不屑一顾

1918年,尤太忠出生在河南信阳光山砖桥镇陈岗村,13岁的时候参加红军,15岁入团,16岁入党。在长征的时候,他连病带饿,差点在草地上丢了性命。

1935年,身为红四方面军第31军93师279团5连指导员的尤太忠刚刚踏上草地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将要面对的是一生中最为惨痛的记忆,等走出草地,他带领的那些官兵只剩下一半了……

当时第四方面曾经三次过草地,第一次过草地的时候,走了一半又返回去了,南下四川就是第二次了,等着再次北上的时候,就走了第三次。

1986年,尤太忠拒绝军区出演总政安排的话剧,邓公:不演就不演吧

而他自己也幸亏詹才芳才得以活下来。

这天,詹才芳看见有几个战士抬着一个重病号,打算丢弃在草地上,急忙过去问是怎么回事。

战士们告诉他:“他病得太重了,怕是活不成了。”

詹才芳仔细观察了一下,沉声说道:“不要扔,这个年轻,个子又大,扛机枪是把好手,你们给他一个马尾巴试试。”

跟在马尾巴后面的尤太忠靠着自己坚强的毅力竟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走出了草地。

与他相比很多战士们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1986年,尤太忠拒绝军区出演总政安排的话剧,邓公:不演就不演吧

当时他们连前后两个连长先后牺牲。他当营指导员的时候,营长叫陈坤昌,打天水铺的时候牺牲,之后的三个团长孙传章、王采会和徐子文都先后牺牲。

等过了草地,打天水铺的时候,师长蔡宏如牺牲,279团的团长高原亭负伤,政委牺牲,主任负伤,274团团长也牺牲。

那个时候,尤太忠他们饿得都走不动了,没有东西吃,没有棉衣穿,没被子盖,冻死饿死的人很多。走着走着躺下一个就再也起不来了,走着走着坐下去一个就再也跟不上了。晚上睡着了再也起不来的,一个接着一个地离开……

许许多多的人,最后都记不住名字了,有的能记住,有的也只能记住代号,但是他却清清楚楚地记得数字:“我们那个连队,从四川出发的时候是106人,走出草地的时候,还剩下53人!”

1986年,尤太忠拒绝军区出演总政安排的话剧,邓公:不演就不演吧

由此可见,尤太忠将军的记忆是非常好的,但是在晚年的时候却没有留下什么详尽的回忆,带着他那些记忆和秘密永远离开了我们这个世界。

晚年他阅读了大量的战争回忆录,但是他就是不想写什么。他曾经说过:“讲真话吧,会得罪人;不讲真话,又讲什么呢?战争年代,那么多人都牺牲了,生命都献出了,你活着的人还有什么可吹的。”

抗日战争时期,尤太忠历任129师386旅的连政治指导员、连长,副营长、营长、副团长、团长。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冀鲁豫军区第6纵队副旅长、旅长等职第二野战军3兵团12军34师师长。

1986年,尤太忠拒绝军区出演总政安排的话剧,邓公:不演就不演吧

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8月23日在汝河,尤太忠再次立下大功,保护中野指挥部司令突出重围。

当天晚上渡汝河的时候,上面命令将重型装备都炸掉,有些干部都舍不得,但是尤太忠却哭着下令炸毁了所有的重型装备。

可是刚刚炸掉重型装备的尤太忠又接到了杜义德的命令,回去汝河打阻击战。

尤太忠一听这个命令就不乐意了,当时就和杜义德吵了起来:“鲁西南反敌围攻是我们旅,打定陶也是我们旅,打羊山集,还是我们旅,我们伤亡多大啊,还叫我们打阻击?

杜义德却是非常无奈地说道:“这是刘司令和邓政委亲自指定的,我有什么办法啊?”

阻击战打响了之后的清晨5点多,刘伯承和邓小平却出现在了指挥所。

1986年,尤太忠拒绝军区出演总政安排的话剧,邓公:不演就不演吧

尤太忠顿时一愣,急忙跑出马厩,非常不安地说道:“首长,这里距离敌人仅有一两里地,是激战的中心,你们怎么来了?”

刘伯承并不答话,观察了一下问道:“进小雷岗的是哪个团?”

“四十八团,首长,进掩体吧!”

“小雷岗无论如何也要守住!”

“是!我已经做好了布置!”

这个时候,邓小平则在旁边问:“政委呢?”

“我俩分开指挥,牺牲一个,还有一个顶着,首长还是进掩体吧。”

上天就是会开玩笑,尤太忠刚刚说完这句话,顿时一发炮弹呼啸而至,“轰”的一声在旁边炸开了……

1986年,尤太忠拒绝军区出演总政安排的话剧,邓公:不演就不演吧

尤太忠急忙挥手,大叫:“扶首长进指挥所!”

进了马厩这个临时指挥所之后,尤太忠还是不放心,继续说道:“首长,你们快离开这里吧!”

刘伯承叮嘱道:“敌我力量悬殊,你们担子非常重,一定要坚持到晚上,等所有部队通过。”

“是,保证完成任务!”

邓小平补充道:“部队全部通过后,把浮桥拆掉。”

“是!首长,这里不安全。”尤太忠还是想要两位首长早点离开这里。

“还有什么要求吗?”

尤太忠考虑之后说道:“请给我们留下十八旅的一个后备营。”

“可以,邓政委,我们还是走吧。”

1986年,尤太忠拒绝军区出演总政安排的话剧,邓公:不演就不演吧

刘伯承也知道自己在这里影响他指挥作战,就决定撤离,走出马厩之后他回头:“尤太忠,会和地点记住了吗?彭店!”

“请首长放心,我们一定和敌人决一死战!即使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也绝不准敌人一兵一卒扰乱大军南下的进程!”

战斗打得异常的艰苦,连长牺牲了,班长上,班长牺牲了战士上,到了最后一个班也只剩下了两三个人,小雷岗还牢牢掌握在十六旅的手里。

敌人没有想到十六旅这么能打,就转换了进攻方向,将所有的炮火都对准了大雷岗,10来架飞机顿时将阵地炸成了昏天暗地,几米之内都看不见人,就连马厩指挥部也遭到了六七发炮弹的袭击。

不过尤太忠命大,抖落身上的泥土:“狗娘养的,没胆量炸老子嘛!”

1986年,尤太忠拒绝军区出演总政安排的话剧,邓公:不演就不演吧

十六旅一直顶住了敌人的进攻,为大部队的撤离争取了时间……

等第二天,他们追上主力部队的时候,邓小平激动地说:“你辛苦了!”

之后的一段时间,刘伯承、邓小平等野战军司令部一直跟着十六旅行动,在随着尤太忠行动过程中,邓小平与尤太忠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对他更加的信任和欣赏。

当时的邓小平指挥作战都是斩钉截铁的,很多人都有点怕他,不敢去找他说话、提意见,但是尤太忠却不怕。经常向邓小平提出一些建议,还经常能得到邓小平的表扬。

1972年2月22日,邓小平回到了北京。

1986年,尤太忠拒绝军区出演总政安排的话剧,邓公:不演就不演吧

尤太忠到医院看望李达,在聊天的时候,李达问道:“你知道不知道邓政委回来了?”

“我不知道呀!”

“你去看他不?”

“我不知道他住在哪里呀,怎么去看他!”

“你愿不愿意去?”

“当然愿意去了,多少年都没有见过面了。”

“那你坐我的车,还是苏振华的车?”

“我就坐你的车。”

1986年,尤太忠拒绝军区出演总政安排的话剧,邓公:不演就不演吧

当时去看望邓小平是需要冒着危险的,当时的李达和苏振华没有担任职务,是无官一身轻,但是尤太忠却是身兼要职的,当时有一位与他有着相同职务的军区领导,邓小平就专门托人带话,对方也不敢去。但是尤太忠却丝毫不含糊,直接就答应去探望邓小平了。

当天,他们就到了邓小平的住处,尤太忠一看到邓小平,立马给他敬了个礼。

邓小平对于尤太忠的到来有些惊讶:“啊呀, 你怎么也来了,你也敢来看我吗?”

“您是我的老政委啊。”

他们谈了些什么内容,外人并不知道。

当时尤太忠口袋装的是中华,正准备给邓小平递烟,却没想到晚了一步,被邓小平抢先了。

吸着邓小平递给他的烟,尤太忠感觉非常讽刺,那个烟的味道非常差,尤太忠就不好意思再拿出自己的烟了。

1986年,尤太忠拒绝军区出演总政安排的话剧,邓公:不演就不演吧

离开邓小平的住处,他并没有立即回去,而是找到了小卖部的一位老部下:“有没有好烟?”

“有,中华。”

“给我买几条。”

老部下惊讶道:“你买那么好的烟给谁吃?”

“送人。”

尤太忠买了五条烟后立即回到了邓小平的住处。门开了之后,邓小平奇怪地问:“你怎么又来了?”

“给你拿几条好烟来。”

邓小平立即拆开了一包烟,抽出一支点上,深吸了一口说道:“啊——好多年没吸这么好的烟了。

#开国将帅#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83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