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毛主席下达一奇怪命令:替我准备一个没有姓名的花圈

发布啦 0 0
1954年,毛主席下达一奇怪命令:替我准备一个没有姓名的花圈

1954年,毛主席下达一奇怪命令:替我准备一个没有姓名的花圈

文|故渊说

编辑|故渊说

1954年清明前夕,毛主席在杭州的一次视察工作中,曾特地找来过时任公安厅厅长王芳,期间二人一度畅谈了许久,可就在聊到一首诗词时,毛主席的情绪却逐渐激动了起来。

随后,主席便交待了一项奇怪的任务,希望对方能替自己准备一个没有姓名的花圈,而这个任务,一时间也让王芳都有些摸不着头脑,那么毛主席和王芳究竟聊了些什么?这个匿名花圈的背后又有着哪些故事呢?

1954年,毛主席下达一奇怪命令:替我准备一个没有姓名的花圈

清明前夕

1954年4月,毛主席前往杭州开始了一年一度的视察工作,而在本次视察期间,负责安保工作的同志则是时任浙江省公安厅厅长王芳,所以平日里,主席也经常会跟对方讲一些工作上的问题。

然而,就在刘庄的一次工作中,主席却给对方下达了一项奇怪的命令,当日王芳赶到办公室后,毛主席并没有跟对方聊太多工作上的问题,而是若有所思地问了一句:“快到清明节了,是吗?”

听到这话,王芳也很快就答了句:“”主席,后天就是清明节了”,此时,主席似乎像是在思考着什么,于是沉默了片刻过后,毛主席便带着一丝愁容问道:“王芳,你知道西湖边上有多少座坟墓吗?”

1954年,毛主席下达一奇怪命令:替我准备一个没有姓名的花圈

一听这话,王芳也有点迷糊,今天主席问自己的问题怎么都有些奇奇怪怪的,于是王芳也就老实地答了一句:“具体数字,我说不清楚,反正到处都是坟墓”。

而这次毛主席感叹地说了句:“是啊,我们这是成天与死人打交道,这些达官贵人活着时住深宅大院,过着花天酒地挥金如土的生活,死了还要在西湖边占上一块宝地,这怎么能行?”

其实这会王芳还是没动主席想说什么,但就在王芳思考的时候,毛主席便又问了对方一个问题:“你知道‘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是谁的话吗?”对此王芳回了句:“这是民族英雄岳飞的名言啊!”此刻王芳心想,难不成主席是打算去祭奠岳飞吗?

其实,毛主席喜欢岳飞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在1952年的返京期间,毛主席路过河南山东两地后,就曾执意表示自己一定要在汤阴下车,目的就是要去看岳飞庙。

1954年,毛主席下达一奇怪命令:替我准备一个没有姓名的花圈

在当时,这可把一旁的罗瑞卿给急坏了,于是罗瑞卿便带头跟毛主席做起了工作,可结果劝了许久也只劝下来一半,最终,毛主席虽然没去岳庙,但主席还是赶到了当地的一块碑林。

其实当时有许多人对毛主席是不理解的,他们不知道主席为何要坚持去看岳飞,可毛主席几次吟诵了碑文上的字后,众人才知道主席对岳飞的喜爱。

此外,毛主席还问了问汤阴县长王庭文,希望可以了解关于岳飞后人的情况,而在得知岳飞后代连一个汉奸都没有,毛主席曾高兴地说道:“很好,岳飞是个大好人,岳家又没有一个当汉奸的,都保持了岳飞的爱国主义气节,好!”

1954年,毛主席下达一奇怪命令:替我准备一个没有姓名的花圈

所以经过此事,不少人也就得知了主席关于岳飞的这个故事,那么,毛主席难道真是打算去祭奠岳飞吗?

没有姓名的花圈

在随后毛主席和王芳的一番畅谈中,二人可以说是三句话不离岳飞,于是主席直接也就跟对方讲起了岳飞的故事。

对此,毛主席激动地讲到:“岳飞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爱国英雄,在国家破碎民不聊生的情况下,岳飞敢主动请缨提旅,率领英勇善战的岳家军,驰骋亢进前线,杀得金人弃甲丢盔、闻风丧胆,真是英勇无比啊!”

就这样,毛主席随后把这段故事讲得是绘声绘色,激动的时候二人甚至都拍起了桌子,不过,关于岳飞毛主席也不只有赞扬,同样还提出了岳飞的缺点。

1954年,毛主席下达一奇怪命令:替我准备一个没有姓名的花圈

于是主席便对一旁的王芳说道:“岳飞受朝廷差遣,去湖南镇压农民起义的行为我们应该批判,他那种愚昧的忠君思想,我们应该摒弃,但就其短暂的一生而言,他为国家和民族立得功劳还是远远大于过的,他是个值得我们称颂的民族英雄”。

其实毛主席这番话曾说给过不少人,主席希望每个人都能有岳飞的那种爱国精神,但主席却不希望学岳飞的愚忠,更不希望去欺压老百姓。

而见到毛主席对岳飞如此有兴趣,王芳便突然想到了一件事:“主席,秦晖夫妇的雕像现在还跪在岳飞的坟前,这种出卖民族利益,认敌为父残害忠良的奸臣走狗将被世人永远唾骂”。

原本不说这话还好,但一听秦桧的名字,主席的情绪也激动了起来,于是毛主席便说了句:“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1954年,毛主席下达一奇怪命令:替我准备一个没有姓名的花圈

此时,毛主席突然问了王芳一句话:“王芳,岳飞的《满江红》你会背吗?”其实这句话毛主席问过不少人,每次只要跟别人聊到岳飞时,主席就喜欢问这么一个问题。

而听到这话,王芳也是感到有些尴尬,不过这倒不是说王芳不会背这首词,而是王芳觉得自己的山东口音实在是太重了,加上本身王芳又有些吐字不清楚,于是他便说自己背得不是很好。

但听到这话 毛主席还是给予了鼓励,哪怕能背出来几句也行,于是主席便一边鼓掌一边听对方朗诵,这也硬是让王芳给背了下来。

而就在王芳背诵结束后,毛主席则是给王芳交代了一项任务:“快到清明节了,按我们民族的习惯,清明节是祭奠先人的日子,请你替我去准备一个花圈”。

1954年,毛主席下达一奇怪命令:替我准备一个没有姓名的花圈

听到这话,王芳诧异地问道:“这个花圈是要送给谁,又要以谁的名义呢?”对此毛主席讲到:“既然是替我准备,当然就要以我的名义了”。

至于送给谁,其实这个花圈并不是送给别人,而是要送给刚才二人所聊到的岳飞,只不过关于这个花圈毛主席却特意叮嘱,这个花圈不要写上自己的名字,只要送到岳王坟前就好。

因此,就在次日下午,岳王坟前便多了这么一个没有姓名的花圈,而这便是毛主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为历史名人献花圈祭奠。

那么关于岳飞,毛主席的感情为何如此的特殊,以至于每当和别人谈到岳飞,主席总是能讲得绘声绘色,其实,这离不开岳飞身上的那种爱国精神。

听着《满江红》做手术

在九一八事变后,古时岳飞身上精忠报国的那种精神唤醒了许多国人,当时为了配合正面抗击日寇,重庆国泰大剧院中曾连续演出了八场《岳飞》。

而这些演出不仅迎来了,美苏英法等许多国家的观众,并且还给许多人都赠送了“还我河山”的旗帜,其中田汉的《岳飞》历史剧共演出过36场,在很大程度上都鼓舞了全民抗战的士气。

1954年,毛主席下达一奇怪命令:替我准备一个没有姓名的花圈

而在抗战中,毛主席都将这些看在了眼里,因此,毛主席之所以对岳飞喜爱,其实离不开这万千抗战的中国人民,这样的精神是应该一直传承下去的。

所有,现在回顾毛主席之所以几次坚持要去岳庙,其实只是主席对岳飞精忠报国这种精神的敬佩,只不过遗憾的是,毛主席当年虽然在汤阴车站吟诵了碑文,可主席却始终没能到达岳庙,以至于这也成了主席一生的一大遗憾。

而在1975年,此时的毛主席虽然已经是82岁高龄,但主席平时如果有空还是会进行工作,可不巧的是就在同年毛主席却患上了白内障,视力微弱到已经接近失明,因此当时医生建议这个手术必须得做。

1954年,毛主席下达一奇怪命令:替我准备一个没有姓名的花圈

然而,毛主席虽然打了一辈子仗,但主席早些年就算受过伤,也从来没做过任何手术,所以,毛主席心中其实对手术是有些抵触的,当时不少医生都曾劝过主席,但对此主席却迟迟没有做出决定。

直到碰到了医生唐由之才做出些许改变,当时主席对唐由之说道,你的名字很好,给你起名字的一定是个读书人,随后,主席还在纸上写下了几句鲁迅先生的诗:“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相知;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而在得知毛主席对诗词感兴趣后,唐由之也就用一句诗做出了一个比喻:“万般灵药皆无效,金针一把日当空”,意思就是这个白内障手术,在当时无论吃什么神仙妙药都做不好,但只要一做手术就能解决问题,因此就在听到唐由之的解释后,主席便笑着说了句 “做吧”。

1954年,毛主席下达一奇怪命令:替我准备一个没有姓名的花圈

而在1975年7月23日这天晚上,唐由之还专门问毛主席准备怎么样了,对此主席笑着说准备好了,只不过关于手术有个条件,此时医生们都诧异地问道:“什么条件?”

毛主席表示,自己要在手术中听岳飞《满江红》的弹词,原来,这首词是毛主席晚年最喜欢的一首,每当遇到困难之际,主席总会通过这首词来激励自己,而这也让毛主席最终成功完成了这次手术。

其实关于对岳飞的看法,毛主席并非是一味地称赞对方,在精忠报国,奋勇杀敌方面,主席对岳飞是无比的佩服,这种精神让主席一次又一次地挺过了难关。

但对于岳飞的愚忠,毛主席其实是持反对态度的,为了完成宋高宗赵构的命令,岳飞竟不惜镇压平民百姓,这一点毛主席对其是嗤之以鼻的。

1954年,毛主席下达一奇怪命令:替我准备一个没有姓名的花圈

但也正如毛主席所说的一般,在岳飞短暂的一生,他做出的贡献还是远远大于过错的,不过在中国人民的抗战中,牺牲无名的英雄远不止这些,而这万千英雄就是毛主席最敬佩的人。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83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