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的一个深夜,弘一法师预感自己大限将至,于是叫过弟 子安排身后事:给我装龛时,一定要在四个角放上四个装满水的碗,切记切记。弟子虽然不懂,但还是照做了,没过多久法师就安然辞世,只留下“悲欣交集”四个字。
而在弘一法师去世之后,弟 子将其火化,居然发现了1800多颗颜色各异的舍利,众人惊讶不已。但更加神 奇的是,在四个小碗中发现了许多小虫。众人双手合十,感念法师最 后的善念,正是因为这一碗水,才避免了这些小虫因为飞蛾扑火而造成的悲剧。
弘一大师的俗名为李叔同,一生充满传奇。
当年天津首富李世珍年近古稀,却看中了18岁的王凤玲,娶其为妾,后来王凤玲生下李叔同。
据说出生之时,有喜鹊嘴里衔着松枝进入产房,这被认为是吉祥之兆,而这颗松枝一直被李叔同所珍藏。
老夫少妻, 不免别离,最后李世珍在李叔同5年时过世,王凤玲以妾的卑微之身在大家族里谨慎做人,对李叔同寄以厚望,而李叔同也是天赋异禀,过目不忘,9岁时更是拜在了云庄大师门下学习《尔雅》,但他这样的寄人篱下,天生早慧,很早就写下了“人生犹如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的诗句。
其实,从这一句诗里也可以看出李叔同后来出家的因缘,那就是对于人生无常充满了感怀。
此后,李叔同遇名妓杨翠喜,但家人以为并非良配,他听从了母亲的劝说,娶了俞氏为妻,而留学日本时则以房东雪子为人体模特,后来雪子更是为了李叔同,而来到中国为叔同为伴。
李叔同一生文采斐然,文章更是名传一世,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而丰子恺等人又是他的学生,就是这样一样高人,却在39岁时“出人意料”的出家。
其实,这也是有迹可寻,其一就是他26岁时相依为命的母亲病亡,当时家族以其母为小妾,地位低下,出殡时也只能走后门,是李叔同以死相逼,这才从正门而出,李叔同更是在葬礼上为母亲弹奏钢琴曲为母送行。
其二是与朋友许幻园有关,有一回许幻园破产,在门外敲门直说,我幻灭了,我幻灭了!而李叔同开门时门外已是没有了人影 ,这对于李叔同的影响很大,他写下了著名的《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
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
李叔同送走许幻园后,来到定慧寺,在那里最终找到了人生归宿,毅然出家,名为“弘一”。
弘一法师原名李叔同,在出家前便已名动天下,削发为僧遁入空门后,竟引来一位长相美艳的日本女人,携幼子远渡重洋来到杭州虎跑寺门外,苦苦哀求他能回心转意,离开佛门。
女人名为雪子,是他的日籍妻子,得知丈夫出家的消息,冒着漫天飞雪千里寻夫,刚踏足西湖边,便收到丈夫好友送来的钱和李叔同的一缕胡须,并对她说:“叔同嘱咐过,务必将您安全送回日本。”
雪子瞬间泪如雨下,厉声哭喊:“我不要回日本,我要我的丈夫回来。”说罢便直奔寺庙而去求他重归俗世,但弘一法师却连门都没让她们迈入。
门外雪花翻飞如蝶,雪子声嘶力竭地哀怨道:“李叔同,你慈悲对世人,为何偏偏独伤我一人?”她不知道的是,门内的弘一正跪于佛门,泪如泉涌。
一直等到幼子被冻到瑟瑟发抖,雪子提出见最后一面的要求。于是,西子湖上,一南一北划来两艘木船,弘一和雪子各立船头,一人身披朴素僧衣,一人身着日本和服。
雪子问他,到底什么是爱,只得到一句“爱就是慈悲”的回答, 弘一并未给她太多时间,说完转身离去,一浆一浆消失在湖心,不曾回头。留下雪子和幼子长跪不起,眼泪化为倾盆暴雨。
据说,后来雪子又带着幼子在庙前跪了三天三夜,欲以此来劝他回头,可她和孩子听到的,除了远处飘来的钟声,便是悠悠的诵经声。等到肝肠寸断,雪子携子重回日本,再无消息传回。
此后,他的中国妻子也带着孩子长跪于寺庙外哭求过,但他欲彻底斩断情根,连见最后一面的机会都没给,仍旧长跪于佛前,闭目诵经。
在寺庙中,弘一法师潜心修行写书,在这本《人生没有什么不可放下》中,留下了太多豁达的智慧之言:
“处逆境,必须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人有千面,心有千变”,见人少说话,见事少掺和,守嘴不惹祸,守心不出错,修好自己心,立好自己德,世人所争不过人间一碗烟火,偏偏这碗人间烟火,燎尽世人千般惆怅,万般沧桑。”
遁入空门的弘一法师潜心钻研佛理,给世人留下了很多经典著作,鲁迅夸弘一法师:朴拙圆满,浑若天成。得李师手书,幸甚!
弘一法师把佛法和人生结合在一起 , 可以说到了极高境界。人生的际遇,实际上有一部分我们是改变不了的,所以,对于不能改变的,我们以随遇而安的心态面对,岂不更好!
读大师经典,品味禅意人生,在仓促繁忙的生活之中,不妨静下心来,读一读那些让人心静,能够生出智慧的句子。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