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提供乌军自杀式无人机##国防部回应美对台军售:提出严正交涉#
文/君剑
乌克兰战火蔓延一个多月了,美国有两大反常举动引发关注。
第一,美国并没有因为这场深度影响欧洲的冲突危机,而另外考虑打造针对性的军事同盟或战略计划。即使拜登亲临欧洲,也只是前往“督军”,而不是要做什么大变动。美国在欧洲的军事部署,更多的体现战术意义,而没有战略层面的重大变化。美国甚至隐藏了自己试射高超音速武器的消息,并推迟“民兵3”核导弹的试射计划,以降低调门。
第二,美国指责俄罗斯的军事行动,但美国却流露出一副巴不得俄乌冲突多打几年的样子。如果俄乌冲突持续的话,美国的军火商将从中获取巨额利润。但更重要的是,俄罗斯将会被困在这个泥潭之中,美国将借机寻求拖垮俄罗斯的机会。
美国对待乌克兰危机的反常举动,对应着其“包围中国”的野心。现在的美国,重点注意力不在乌克兰,而是在“向东看”。
(拜登在波兰)
首先拜登在3月底公开的2023财年预算案中,已经提出要投入超过8000亿美元的军事开支,这意味着拜登采取了比他的前任特朗普还要更加疯狂的扩军政策。而重点是,在这一国防预算案中,拜登仅仅是将正在乌克兰进行特别军事行动的俄罗斯视为“严重威胁”,在拜登眼里,真正的“首要目标”依然是中国。
美国国防部的官员确认,拜登的预算计划将中国视为“主要挑战”。五角大楼提交的报告,还公开渲染中国的“多方面威胁”。
毫无疑问,无论是白宫和五角大楼的文件,都充斥着冷战思维和“零和”意识,而且,美国明显把中国摆在了“优先位置”。
(拜登)
其次我们必须注意到,美国主导的“美英澳三方同盟”(AUKUS)已经成型,这个同盟正在加速扩张,并准备形成地区性的军事“堡垒”。
AUKUS成立之初,美英两国就承诺向澳大利亚提供核潜艇技术,预计到本世纪40年代,澳大利亚有机会陆续接收8艘核潜艇,这明显是冲着中国来的。作为回报,澳大利亚也准备砸钱修建核潜艇码头,以便于日后美英舰队“常来看看”。
而如今,美英澳已经变本加厉,拜登、约翰逊和莫里森在4月5日宣称,AUKUS将为美英澳发展高超音速武器、反超音速技术和电子战能力提供支持,这个机制还将在情报共享、国防合作方面发力。
(美国AGM-183A高超音速武器项目)
关于高超音速武器,美国最近还在指责中国,但是美国自己却又进行了高超音速武器测试工作。五角大楼希望在新财年的国防预算中继续投入数十亿美元的资金用于更新发展高超技术,舆论认为这同样是冲着中国来的。
美英澳声明还拿俄乌冲突借题发挥,声称要建立“基于人权法律”、“没有任何胁迫”的“争端解决机制”。虽然话说得“好听”,但是这样的声明明显包藏祸心,明眼人都知道美英澳的声明是在暗示什么。
AUKUS不仅是美英澳拉流氓团伙的结果,而且这个机制今后不排除会扩大,美国正试图把澳大利亚当成在亚太地区的跳板,所谓的AUKUS,今后将会变成亚太地区的巨大不稳定因素。
(AUKUS成立)
再者,北约的触手已经伸到中国门口来了。如果说在过去,北约只是在欧洲重点对付俄罗斯的话,那么现在,北约已经将手伸向亚洲了。
虽然俄乌冲突中,北约不断给乌克兰提供军援,但是从美国和北约的多次表态就可以看出,北约完全不可能直接卷入战事。因此,北约和美国一样,都是打算让俄乌冲突“温水煮青蛙”。
而与此同时,4月6日至4月7日(当地时间)的北约外长会议,却罕见邀请4个亚太地区国家参会。其中包括了“五眼联盟”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而中国的两个邻国——日本和韩国,也首次出现在“邀请名单”上。
(五眼联盟)
事出反常必有妖,北约如此高调地邀请中国的邻国去参加他们的会议,用美国媒体的话说就是——北约正在研究如何进入亚洲,中国已经成为“北约的目标”。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也已经在布鲁塞尔发布消息,声称北约内部正酝酿新的战略计划,而这一新战略计划,将会“首次考虑中国因素”,斯托尔滕贝格就像美国的传话筒一样,喋喋不休地炒作“中国不指责俄罗斯”,他还给中国扣“胁迫”的帽子,并称北约要强化和亚太“伙伴”的合作。
(斯托尔滕贝格)
针对美西方国家蠢蠢欲动的行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4月6日的例行发布会上公开表示,AUKUS的本质是“盎格鲁-撒克逊”小圈子,终极目标是打造“亚太版北约”。发言人奉劝有关方面正视亚太国家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的愿望,摒弃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忠实履行国际义务,多做有利于地区和平稳定的事。
外交部发言人的表态,说明中国看穿了美英澳搞AUKUS的真实意图。而从北约最近开始与亚太的日韩和澳大利亚、新西兰接触来看,美国确实是在布局“亚太版北约”。美国的意图就是要利用日韩澳新等,重新强化一个“超级岛链”,用新的“包围圈”来堵塞亚太,“制约”中国的发展。
而从更广泛的角度看,美国意识到中俄抱团的情况下,自己根本无计可施,因此美国企图用乌克兰危机来拖垮俄罗斯,而北约则向东延展,直到与日韩澳新等构成一个更大范围的“包围圈”,这也对应美国近年来不断炒作的“印太战略”——美国试图建立一个覆盖印度洋和太平洋的超级军事同盟,以对中俄进行“全面包围”。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
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迪斯最近还大谈俄乌冲突,声称对中国和印度的立场感到“失望”。美国甚至警告中国和印度,接近俄罗斯将有“严重后果”。
但美国真的是因为乌克兰问题“失望”吗?美国真正的“失望”,也许是因为中印作为亚洲两个最大的人口大国,没有配合美国的意图,导致美国没法完善对俄罗斯的包围圈。这就导致美国压不住俄罗斯,也无法腾出手来“对付”中国。而印度在关键时刻却放弃“美日印澳”四方同盟,坚定“挺俄”。印度立场的突然转变,也从根本上打乱了美国的计划和节奏。
(印度也和俄罗斯关系密切)
无论是北约,还是AUKUS,还是“亚洲版北约”,都是美国用于“对付”中俄等“对手”的工具。现在的美国,更希望将主要精力集中在中国这头。
美国把理想想得很丰满,但华盛顿却不得不面对骨感的事实。印度的立场转变,就已经是打了美国的脸。如果美国继续倒行逆施,破坏和平,那么美国接下来有的是继续被打脸的“机会”。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