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教育部中考命题工作的规定点赞

发布一下 0 0


作者:@戏剧化评论员

原创,转载须注明作者出处。



为教育部中考命题工作的规定点赞

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中考命题工作的通知》,要求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命题,坚决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或考试说明,不得超标命题和随意扩大、压减考试内容范围,严禁将高中课程内容、学科竞赛试题以及校外培训内容作为考试内容,确保依标命题、教考衔接。

最近大家聚焦于国内外新闻时,教育部从容地抛出一份通知,意义极大。

笔者记得20年前,中国媒体报道日本专家在讨论“女大学生亡国论”,感到莫名其妙。倒不是针对性别,而是提出了一个教育机会的问题。考试难度加大、超纲会导致一些有天分的学生,过早被埋没淘汰。例如年龄偏小的、成熟略迟的、人情世故不活络的,很容易成为淘汰对象,这个偏向必须纠正。


目前的中小学考试机制正在大力纠正,为什么呢?近几年来,教育导向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前些年那一套,很大程度被证明是错的!很多喜欢钻研、有创造力的孩子,特别容易提前淘汰。


日本隔一年一个诺贝尔,我们呢?最近几年蓦然回首,发现改革开放后的科技进步虽然得到了全面提升,但与经济社会增长相比,很多关键领域突破有限。中国的财力傲视全球,涉及到关键领域的,不可能缺钱,但就是搞不出一些被卡脖子的东西。至于发明创造,也比较少,与我国的国际地位差距明显。大家不难发现,很多学生的创造性和研究能力,是比较差的,知识结构不够丰富,思维固化缺乏开放,也就是说综合素质偏低。比如新闻报道,无论道理歪理,外国小孩常能讲出一套一套的,我们的学生呢?


教育方针是国家大事,不是闹着玩的,人才的选拔是为了什么,大家都很清楚。考试机器毫无意义,学历成为敲门砖就违背了初衷。很多有天分的人,对于“成功”、“进步”、“竞争”敏感性低,当这些人初中被淘汰,损失就太大了。都说中国制造好,其实制造业有很多聪明人充当着一线工人的职责,这些人读书不多但办法多。中国制造是竞争力的根本,主要靠的并不是科技……而是成本、流程等方面的竞争力强。我们在民用领域,科技进步方面不是很多,最闪亮的民用产品无非就是来料加工的组装手机,和几个APP,其他没太多很牛的完全国产化高科技产品。广泛领域用的核心部件,很多是在别人手里,说白了就是看人眼色过日子,哪天CPU说不卖就不卖,软件可以立刻禁止使用……有时不能不服,难者不会,没本事就会被这样对待。


所有这些问题,回头看都和教育紧密联系。希望这次纠偏,能真正拨正考试上的错误偏向,别的领域错一点可以慢慢来,教育可是一个国家最根本的国策,是非常严肃的。



作者:@戏剧化评论员

原创,转载须注明作者出处。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84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