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师长王光泽:1982年被发现尸骨时,脚上还戴着0.6公斤的脚镣

发布啦 0 0

1982年4月的一天,在四川省酉阳县龙潭镇一个叫做邬家坡的地方,当地农民发现了一具无名遗骸。

红军师长王光泽:1982年被发现尸骨时,脚上还戴着0.6公斤的脚镣

本来这件事并不算很稀奇,但让人震撼的是,这具保存完整的遗骸的脚踝上竟然有一副沉重的脚镣,而且他的脚踝骨处竟然被两根长长的钉子给贯穿了,仿佛是害怕他逃跑一般。

从这些信息可以判断,此人在生前必定遭受了极其残酷的刑罚,发现这具遗骸的人深知此人身份不简单,立即将这件事报告了当地政府。

这具遗骸的身份究竟是谁?生前到底遭受了何等残忍的折磨,带着这样的疑问,当地政府组建了专家团队四处走访,搜集证据,势必要弄清楚遗骸主人的真实身份。

经过夜以继日的努力,专家组终于查到了线索,确定这具遗骸的主人就是失踪了四十八年的工农红军黔东独立师师长王光泽!

红军师长王光泽:1982年被发现尸骨时,脚上还戴着0.6公斤的脚镣

当年王光泽在掩护红二、六军团主力转移后,遭到了数十倍于己的敌人包围,最终在秀山县失去了消息,自此之后,党组织多次派人到这里打探消息都没有结果。

新中国成立后,当年独立师政委段苏权将军为了寻找王光泽的下落,曾亲自到秀山县寻找,最终还是一无所获,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王光泽牺牲的地方不是在秀山县,而是在与它接壤的酉阳县。

那么究竟是因为什么才会让这位红军师长戴着脚镣和铁钉牺牲的呢?他牺牲前究竟遭受了什么样的酷刑呢?

王光泽是1903年11月11日出生于湖南衡山县金花乡鹤桥村,家里世代贫农,生活十分艰苦,他小时候为人聪慧且记忆力好,六岁的时候就被本族的私塾老师王世亭收为弟子。

红军师长王光泽:1982年被发现尸骨时,脚上还戴着0.6公斤的脚镣

然而因为家境贫寒,他在老师跟前只学习了几个月就不得不辍学回家,到地主家给人打工,稍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就会遭到打骂,除此之外,他的父亲也时常遭到地主的毒打,这在幼小的王光泽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王光泽十岁的时候,他的父亲为了不让儿子走自己的老路,让他能有一技傍身,就将他送去做木匠的舅父家里学艺,自此他在攸县干了八年的木工。

1922年,他出师后到了茶陵腰陂镇继续干自己的木工,四年后,北伐战争开始,在革命的风暴中,他加入了当地工会,参加了工农运动,开展反封建斗争。

有一次,他带领镇上的工农群众冲到一户地主家开的杂货铺里,将那名地主剥削来的东西都分给了当地贫苦群众,也让他打出了名声。

红军师长王光泽:1982年被发现尸骨时,脚上还戴着0.6公斤的脚镣

后来大革命失败后,王光泽为了躲避追捕回到了家乡,不久之后就返回腰陂镇附近的东山、泥塘一带,一边做木工活一边从事革命活动。

1930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扩展到了茶陵,腰陂镇也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同时建立了农会、工会等群众团体,王光泽因为群众基础好,被当地群众推选为腰陂镇工会主席兼赤卫队队长。

同年,王光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带领赤卫队员将镇上的烟馆查封,并将所有的鸦片当众烧毁,赢得了百姓们的赞誉。

1931年,腰陂镇赤卫队扩建为警卫连,王光泽被选为副连长,后担任连长,1932年,他被调入茶陵独立营担任营长,1933年,茶陵独立营扩充为独立团,由他担任独立团长。

红军师长王光泽:1982年被发现尸骨时,脚上还戴着0.6公斤的脚镣

1933年6月,茶陵独立团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王光泽担任红六军团第十八师五十三团团长。

1934年7月,王光泽跟随红六军团挺进湘南,转战湘、桂、黔等地。8月,中央红军长征前夕,红六军团作为长征先遣队开始长征,王光泽奉命跟随部队离开湘赣革命根据地,转战千里,于10月26日到达四川省酉阳县的南腰界,和贺龙率领的红二军团顺利会师。

会师后部队立足未稳,湘黔川三省的敌军全都朝黔东根据地扑了过来,在这个危急时刻,二、六军团决定迅速挺进湘西,开创湘鄂川黔革命地的新局面,以钳制敌人,策应中央红军长征。

当时数万敌军从三省扑了过来,为了掩护红二、六军团主力东进,任弼时、贺龙、关向应等人决定留下一支队伍坚持黔东根据地的斗争,同时负责掩护主力部队转移。

红军师长王光泽:1982年被发现尸骨时,脚上还戴着0.6公斤的脚镣

留下的武装力量主要由红六军团的部分干部和伤病员,以及沿河、印江、松桃等县的地方武装,编成黔边、德江、印江、黔东四个独立团,组成黔东独立师,由王光泽担任独立师师长,并调原红六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长段苏权担任独立师政委,与王光泽搭档。

独立师刚刚建立,湘、川、黔三省敌军已接踵而至,湘军王东原率部驻防四川的酉阳、秀山等地,黔军王家烈的特务旅、傅恒中旅、李成章旅的两个团,川军的田寇伍旅、达风岗旅,以及敌军总指挥王天钧的两个团,白辉章的教导团相继从川、黔边境压来,再加上地主还乡团等地方武装的疯狂反扑,王光泽这支刚刚组建,只有七百多人,武器装备十分落后的独立师就面临着数十倍于己之敌的包围圈中。

虽处在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的险恶态势下,王光泽临危不惧,他首先考虑的不是突围如何自保,而是怎样才能把敌人死死拖住掩护主力部队东征。

红军师长王光泽:1982年被发现尸骨时,脚上还戴着0.6公斤的脚镣

10月29日,黔东独立师从南腰界出发,向西折而向南前进,独立师的行动起到了迷惑敌人的作用,川、黔军阀听到红军大部分向南开拔的消息后,以为是红军主力,立即部署防堵。

刘湘派驻秀山的一个旅直插松桃,围堵红军南下,王家烈也派了一个旅沿着乌江速进,和川军形成南北夹击之势,当独立师返回黔东革命根据地时,大部分地区都被敌人占领,但游击队仍在瓦厂坝、铅厂、白石溪一带坚持斗争,四面受敌,处境十分危险。

当地人弄清楚独立师并非红军主力后,王家烈急令正在追击红二、六军团主力的李成章、王天钧两部迅速由酉阳和黔西返回黔东,三省敌军从追剿红二、六军团的主力中抽调了十多个团扑向黔东特区。

面对严峻的形势,黔东独立师和游击队先后击退了敌人从北面、西面和西北面的进攻,以劣势的装备先后打退了敌人数十次进攻,消灭了不分敌人,包围了根据地中心区。

红军师长王光泽:1982年被发现尸骨时,脚上还戴着0.6公斤的脚镣

11月6日,王光泽带领战士们在谯家铺消灭了敌人一个团部,缴获了很多武器弹药,由于敌人来势汹汹,黔东独立师经过十几天的连续苦战,虽然消灭了不少敌人,但粮食弹药都严重缺乏,加上伤员不断增多,想要突破敌人封锁获得给养十分困难。

到11月10日,王光泽预计二、六军团主力已经摆脱了川黔边界的敌军,独立师也完成了钳制敌人、掩护主力的任务,于是在沙子坝将部队集中起来动员大家突围。

这时,敌人的包围圈越缩越紧,留给王光泽转圜的余地不多了,他一边命令部队继续钳制敌人,一边向山高路险的梵净山进发,准备越过梵净山,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到湘西和主力部队会合。

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副主席秦育青率领特区保卫队、伤病员和机关工作人员200余人,从沿河出发向梵净山转移,途中多次遭到敌人清乡队袭击,仅有少数人脱线。

红军师长王光泽:1982年被发现尸骨时,脚上还戴着0.6公斤的脚镣

独立师在行进途中,也与印江独立团失去了联系,团长宁国学不幸被俘惨遭杀害,王光泽和段苏权带着余部六百多人于14日进抵梵净山,与黔军李成章部五千余人遭遇,激战三天三夜才突出了重围。

突围之后,王光泽指挥部队打下了贵州松桃的孟溪区公所,使得部队的武器和给养得到了补充。

11月24日,当部队行进至邑梅时,李成章部在地方民团的配合下,分三路向独立师发起围攻,红军指战员英勇还击,多次打退敌人的进攻,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为保存实力,独立师于24日车出阵地,越过梵净山顶向松桃方向突围。

突围中又遭到了黔军和民团多次袭击,师政委段苏权脚骨负重伤,险些丧命,幸运的是被当地群众李木富救下才保住了性命,但却与大部队失去了联系。

红军师长王光泽:1982年被发现尸骨时,脚上还戴着0.6公斤的脚镣

26日,部队在秀山迓架遭到了当地民团和土匪武装的袭击,王光泽率部英勇还击,但由于独立师连日作战,连喘一口气的机会都没有,指战员们已经异常疲惫,加之敌众我寡,部队伤亡严重。

这时,德江独立团在敌人的冲击下与师部失去了联系,团长也下落不明,川黔边独立团团长马吉山也在战斗中壮烈牺牲,这时的黔东独立师已经不足两百人了,很多战士手里的枪都成了摆设。

没有了子弹和粮食,部队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下也找不到立足之地,四周都是敌军和土匪,处境非常艰难,王光泽只能打起精神,沉着指挥部队向敌人防守力量薄弱的川河盖突围。

11月28日拂晓,王光泽和黔东独立团团长覃振群率领部队由川河盖突出重围向湘西前进, 当行至川、湘交界的大板场时,又遭到了当地团防武装的伏击,部队疲惫不堪,很多人都倒在了敌人的枪下,王光泽只好命令部队化整为零,分多路突围,到最后只有十几个人突出重围和主力汇合。

红军师长王光泽:1982年被发现尸骨时,脚上还戴着0.6公斤的脚镣

王光泽率领的这一路打得非常艰苦,到最后就剩下王光泽一人还活着,幸好当地的贫苦农民吴荣友救下了他,并让他躲在家里休息。

两天后,吴荣友给王光泽换上了便衣,让他化装成农民,背上一个布袋,带了几斤红薯作为干粮,再把去湖南花垣县的路线给画了出来。

王光泽感谢了吴荣友后独自上路了,行至上川路时,不幸被当地的民团认出,失手被擒,当天就被押送到了川军田寇伍部。

田寇伍起初还想用封官、金钱、女色等手段引诱王光泽,但王光泽面对高官厚禄却不为所动,大义凛然地表示共产党人是不会屈服的。

红军师长王光泽:1982年被发现尸骨时,脚上还戴着0.6公斤的脚镣

恼羞成怒的田寇伍随即对他施加了酷刑,面对田寇伍的威胁,王光泽大义炳然不肯屈服。

田寇伍眼看王光泽油盐不进,只好将这件事报告给了上司刘湘并转报给了国民党政府。

1934年12月21日,蒋介石电令刘湘,将王光泽就地处决,田寇伍接到命令后让手下将王光泽死死地捆在一张椅子上,脚上绑上了0.6公斤中的脚镣,还拿了两根长钉子刺入他的脚骨中,把他抬到了离龙潭镇四里多远的荒山野岭——邬家坡泡桐树下。

面对敌人的枪口,王光泽毫不畏惧,嘴里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工农红军万岁!”英勇就义,年仅31岁。

红军师长王光泽:1982年被发现尸骨时,脚上还戴着0.6公斤的脚镣

黔东根据地武装损失殆尽,地方军阀和土豪劣绅向黔东革命根据地疯狂反扑,在“一人当红军,全家被诛灭”的叫嚣声中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他们到处搜捕黔东独立师的红军家属、地方干部。

沿河县河蛟岩乡苏维埃主席孔朝庭受尽了敌人的严刑拷打,毫不屈服,临终时给儿子留下遗言:“等到我红军回来,你一定要给我申冤报仇。”

成功转移出去的红二、刘军团主力到达湘西后,始终不见黔东独立师的消息,曾多次派人寻找部队下落,最后得到的消息是全军覆没,所有人都悲痛不已,部队领导指示一定要寻找到王光泽和段苏权的遗体,但都一无所获。

身受重伤的段苏权在李木富家中休养了四十多个日夜,伤势好转后告别了恩人,一瘸一拐地踏上了寻找部队的旅程。

红军师长王光泽:1982年被发现尸骨时,脚上还戴着0.6公斤的脚镣

他一路打听红军的消息都没有结果,半年之后回到了老家茶陵县,一边养伤一边打听二、六军团的消息。

1937年秋,段苏权得知红军东渡黄河抗日的消息,他立即收拾行囊告别了家人,前往山西寻找部队,在太原的八路军办事处那里恰好见到了老领导任弼时。

任弼时原本以为段苏权牺牲了,看到一个大活人出现在面前还有些不敢相信。

段苏权向任弼时讲述了自己当时和王光泽率部突围、受伤昏迷被老乡救下脱险的过程,任弼时也对他说起了王光泽“失踪”的消息,段苏权听后眼眶通红,他很清楚在战争年代失踪意味着什么,对于这位并肩作战的老战友,他的心里一直牵挂着。

红军师长王光泽:1982年被发现尸骨时,脚上还戴着0.6公斤的脚镣

归队后,段苏权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1955年被授予了少将军衔。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曾多次派人去寻找王光泽的遗体,找了好几年都一无所获,段苏权少将也有心去寻找自己的老战友和救命恩人,但当时由于工作繁忙再加上国内的严峻环境,最终也没能如愿。

后来,段苏权亲自去秀山县寻找过一次,也没有得到什么线索,因为王光泽已经牺牲四十多年了,想要大海捞针找到他的遗骸非常不易,况且他当年昏迷后的事情没有人知道,也不知道王光泽最后是在哪里牺牲的。

红军师长王光泽:1982年被发现尸骨时,脚上还戴着0.6公斤的脚镣

直到1982年4月,一位农民挖出了一副“奇怪”的遗骸,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加上当时党史工作的兴起,大家都意识到这具遗骸的主人很可能是当年牺牲的红军,而且级别不低,因此成立了专家组专门调查这件事。

经过走访当地的老人、查阅资料,专家组终于弄清楚了这具遗骸的身份,居然是当年黔东独立师师长王光泽。

段苏权得知老战友的遗骸找到后老泪纵横,这么多年的寻找终于有结果了,他非常高兴,终于能让老战友入土为安了。

1983年11月,酉阳县人民将王光泽烈士遗骸移葬于龙潭镇烈士陵园,为他建塔立碑,永远纪念。

红军师长王光泽:1982年被发现尸骨时,脚上还戴着0.6公斤的脚镣

时至今日,距王光泽烈士牺牲已经快九十年了,我们无法得知当年他遭受了怎样的酷刑,但仅从遗骸上的脚镣以及铁钉就能知晓他当年的坚贞不屈,新中国的道路都是这些伟大的烈士们用鲜血一层层铺就的,他们有坚定的革命信仰,前赴后继投身到共产主义事业当中,为了理想从容赴死,这样的情怀让人震撼,也让我们后人永远铭记。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84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