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业的趋势变化比任何其他行业都更难以捉摸。国内业务发展了20多年,经历了多轮市场变化。现在大家都追求体验感,新项目层出不穷,不可避免的导致了传统商场的衰落。
当我们的注意力被层出不穷的新项目吸引时,传统的商场正在悄然发生巨大的变化。
在北京的传统商业市场,一些先行者,如SKP和汉光百货,已经提前转型,赶上快船走向新的商业世界。天桥百货、北辰购物中心等一些知名商场突然倒闭,百盛太阳宫店、十里堡西单商场告别商业市场。
近两年来,北京的传统商场进入了调整和改革的转型期。可以说这是不愿意被淘汰的传统商场做出的积极回应,但要振兴经营了10年、20年甚至更久的商场,还需要什么改变呢?长安商场最新动态
当传统购物中心转型时,
调整传统商场是大势所趋。
一方面,在快速变化的消费时代,传统商场由于业务组合同质化和品牌老化,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建设时间早,传统商场的硬件条件不适合当前的消费需求,导致商业体验差,舒适度低。
疫情对实体零售业务的打击很大,但对于已经进入寒冬的传统商场来说,疫情的停工期可能是关店重建消费场景的关键时刻。
去年10月,为推动消费载体升级,北京推出“一店一策”,推动传统商业项目转型升级。
一店一策是指基于核心终端自身、消费者和竞争对手的具体情况,将人员配置、产品投放、终端政策、客户公关、促销活动等手段相结合,即针对一个核心终端店铺的有针对性的策略,最终形成优于竞争对手、适合店铺、针对消费者的综合竞争策略。
北京已经确定了王府井百货、西单商场、长安商场、百盛商场、兰道大厦、赛特商场、翠微百货、甘家口大厦、紫和鑫百货、顺义国泰百货等10家传统商场转型升级试点名单。目前部分商场已经完成改造升级。
长安购物中心
长安购物中心于1990年5月18日开业。是北京第一家现代化大型百货商场,第一家拥有自动扶梯、中央空调等现代化设施的商场,第一家柜台开放的商场。
今年4月,长安商场停业调整。经过八个月的停业,长安商场于12月27日正式重新开业。现在,商业建筑面积32000。商场改造升级为社区商业Ole商品模式运营的U型生活中心,即产品优、价格优、服务优的三优中心。改造后,长安购物中心将满足顾客对家庭、父母、社交和休闲的社区生活需求。
与以前相比,北京长安购物中心无论是在装修风格上还是在品牌上,都在向年轻化、时尚化转型。
品牌调整方面,引进了全聚德等老牌中国品牌和承载了一代消费者记忆的长安麦当劳餐厅等品牌。与此同时,购物中心还开设了环境优质的亲子稻城书店、生产与性能相结合的莫斯科餐厅面包店、商品组合丰富的俄罗斯精品等网络名人品牌。
长安购物中心通过创造高价值的消费环境来改善消费场景空间。打造了集美发、旅行社、甜品、咖啡厅等休闲业态为一体的新时代办公,打造了以怀旧装饰为主题的电影院,并新增了多部自动扶梯和直升机,重构消费者的动线。
长安购物
赛特购物中心,90年代高端商场的代表,是屹立长安街27年的豪华百货的始祖。它是当时多元化商业发展的代名词,也是北京乃至中国商业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一面镜子,承载着社会变革的时代印记。
1992年,赛特购物中心在同一天开业
赛特创造了很多第一品牌,第一个开店率90%以上的,第一个以进口产品为主的超市,第一个使用电脑联网收银系统的,第一个将西方节日引入中国商场的,第一个自动扶梯数量最多的,第一个室内屏幕最大的,第一个将奢侈品牌带入北京的高端精品百货。
1993年情人节
据了解,已运营27年的赛特购物中心,今年将升级为赛特;胆汁城、科技集团、碧桂园商旅将合作管理其后续转型运营。
全新的赛特;胆汁城将打破原有的百货模式,升级现有的商业业态,基于市场和消费者的真实需求,重新整合现有的商业业态,引入全新的品牌,融入一些体验和艺术的商业业态,涵盖国际时尚、美容护肤、数字时尚、特色美食、优质和配套品质等。
甘家口大厦
甘家口大厦,原名甘家口副食商场,50年代开业,最早只有三间平房。在购票时代,它一直是甘家口居民获取粮、油、肉、蛋等食物的供应站。
后来改造成两层的甘家口商场,就是甘家口百货的原型。1999年,甘家口百货商店再次改造成高大的甘家口大厦,除了前面的六层商业建筑外,后面还有十多栋办公楼,成为增光路东出口的著名地标。
改造前甘家口百货公司数据图
甘家口大厦是北京一店一策的指南
传统百货升级中率先重装亮相的商场。通过精选品牌组合、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和提升店面环境等手段,整体升级了购物环境,已完成第一阶段改造工作,重新开业后日均销售额为350万元,同比增长15%。甘家口大厦闭店两个月升级改造,12月18日重新开张
在前期调研中,甘家口大厦发现,周边居民对电影院、产后修复等服务业态需求较高,但周边的优质供给较少。因此,此次升级也重点完善了这方面的综合服务功能,引入了主题影院、迷度春天产后修复中心。
在保留原有6层主题餐饮组合的基础上,甘家口大厦还引入了不少品牌餐饮,同时此前的儿童娱乐中心转型为成长乐园,打造了多种主题互动场景。
王府井百货大楼
王府井百货大楼是由我国自行设计,自行投资建设,自主经营的第一座大型国营百货商店,不仅能从上海、广州等大城市进货,甚至还能销售国外的进口商品,在全国都算得上是商品品类最全的商场,被称誉为新中国第一店。
进入上世纪90年代,燕莎、赛特等大型商场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新中国第一店不再一枝独秀,曾经蜂拥抢购的队伍也渐渐消失了。
进入新世纪,京城百货业危机感更强,王府井百货大楼也在内外兼修,尝试更多新花样。
首家老北京沉浸式体验空间和平菓局去年在王府井百货大楼亮相后,使得记冬储大白菜、胡同口的副食品店、京味儿点心铺这些儿时记忆成为了现实场景,一时间和平菓局成为了商业地产圈的网红。
引入和平菓局后,王府井百货大楼客流同比上升26%,环比上升41%,销售同比上升9%,本地市民占七成,年轻人群占75%;去年年底,王府井百货大楼又成功引进一乐拉面等人气网红店,开业当天大楼六层日均客流7000人次,环比提升75%。
王府井百货大楼采取渐进式向商业综合体转型,通过不断打造体验式消费场景,近几年保持了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双增长,成为了传统商业改造升级的经典案例。
-结语-
目前,西单商场已与戴德梁行签订设计合同,翠微百货已与食宝街签订合作协议,并启动了内部改造设计公司的招标工作,顺利国泰百货正在进行闭店改造,蓝岛大厦等已与国内外优秀的商业设计公司合作,正在研究升级转型方案。
据了解,北京市对传统商业项目升级改造的支持,将不仅局限于快速审批,今年还会一店一策试点范围,并提供资金方面的支持,越来越多的传统商场或因此受益。
茂业百货 购物商场
“告别气球艺术展3.0”近日登陆上海静安欢乐城,20万个气球营造的梦幻场景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观看展览、拍照。照片由王刚(人民视觉)
白脑汇,位于朝外大街,曾经是北京朝阳区最热闹的地方之一。现在百脑汇已经关门了,行人也很少停下来。本报记者孔照片
日前,——2019老字号时尚创新精品店在西单商场正式开业。被称为“国礼”的四面瓶、龙袍、凤袍、百年湖笔等10余件北京老字号的镇店珍品,在商场展出,供游客客观观赏。何(人民视野)摄影
近日,北京知名电子产品聚集地百脑汇关闭门店,引起关注。其实不仅仅是百脑汇,从去年开始各大传统百货商店频繁关门或换主的消息也不绝于耳。赛特购物中心已停止运营,长安购物中心已关闭并清理,家乐福中国已被苏宁易购网上企业收购.传统零售业萎靡不振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未来会如何发展?记者进行了采访。
来传统购物中心买东西的人越来越少
西边是中关村,东边是百脑汇。朝外大街99号百脑汇,是北京朝阳区标志性建筑之一。曾经是电脑、相机、手机等数码电子产品的“天堂”,以百脑汇为中心的对外区域是北京最热闹的地方之一。
6月17日,记者来到这里,才发现百脑汇的所有大门上都贴满了关门歇业的告示,一排排锁着的门里已经被清空的店铺诉说着这里的辉煌。时不时有人路过,停下来看看,叹口气,然后离开。“以前没想过进去,现在不在了,但是很怀念。”张老师看着门口的休学通知书,对记者说:“我就住在这附近。有时候晚上会路过这里,知道这里是卖手机电脑的地方。”
曾经,“拯救机器”在北京很受欢迎。买一台电脑“省一台”既便宜又好用。这种“省机”的生意给白脑汇带来了火。最热的时候,每天早上开店前,市民都在百脑汇门口等着开门。今年过半百的王叔叔告诉记者,他是北京最早拥有电脑的人之一。“当时百脑汇热,生意很好。我记得有一次升职。很多人一大早就在门口排队,等着挤进去买。”王叔叔回忆说:“那时候电脑都是‘蹲着’的。现在他们不一样了。我儿子喜欢买品牌电脑,所以他们懒得省事。”
随着电子产品的升级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来实体店买电脑的人越来越少,百脑汇的业务也逐渐“凉”起来。根据百脑汇门口商家张贴的搬迁通知,记者找到了曾经在百脑汇做生意的经理赵。“这一行现在真的很难做。”赵主任叹了口气,“实体店成本太高,房租大,现在大家都在网上买电子产品。像JD.COM这样的电子商务对实体店的影响太大了。”赵经理说,许多顾客在来实体店之前会在网上比较价格,看看他们是否想买。“东西一定要和网上一样,甚至客户会以比网上更低的价格购买。”赵主任说:“我在这条街上干了十几年了。以前百脑汇人多,生意好。现在越来越严重了。”
当被问及百脑汇原来的商家大多去了哪里时,赵主任摇摇头说:“如果你去写字楼好一点,你会去双井开一家小商店,但你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开店。就是不做。”赵经理说,像他这种卖、租、修电脑、相机的店比较好,一个人做一件事的店在这一行是活不下去的。
不仅是百脑汇,一些曾经火爆的传统百货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近日,西长安街长安商场经过29年的运营,正式关闭,进入升级期。根据计划,1-5楼的装修将在年底前完成。店外来来往往都是人,周边也有居民过来看看。住在附近的王阿姨回忆说,长安购物中心曾经是北京最著名的购物中心。“早年能在长安商场买东西的人都不简单。”王阿姨说,“这里卖的东西大部分都是奢侈品。来这里买东西是一种非常时尚的生活方式。“但后来人越来越少,尤其是年轻顾客,商场一天比一天冷清。王阿姨说她和长安商场这么多年都有感情。“我很期待商场的转型。”
新的综合体更受欢迎
百脑汇的关闭带走了很多人的记忆,也反映了传统零售业态的尴尬处境。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平分析说,传统商场的困境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这主要是两种新零售业态共同影响的结果。
一个是电子商务,已经完全融入人们的生活。
电子商务具有价格低廉、交易方便、品类丰富等优势,对传统零售业产生了直接冲击。“例如,JD.COM和苏宁易购等电子商务平台已经从销售电子产品和家电中崛起。”赵平表示,“这些电商平台通过平台转型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产品和服务,提升了家电和3C(电脑、通讯、消费类电子产品)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对以销售3C产品为主的百脑汇商城有明显的分流作用。面对这样的竞争,传统百货店创新乏力,尤其是服务创新。如果他们不能满足今天对个性化、多样化商品的需求,就会陷入被动。”
另一个是新的购物中心。
传统百货公司的不景气并不意味着消费者不去实体店购物。当被问及现在北京的年轻人在哪里购物时,大多数人回答说,他们是集娱乐和购物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如欢乐城和世贸中心日令。在北京工作的肖旭说,周末她经常和朋友一起去朝阳欢乐城和三里屯SOHO购物。“现在出去购物不仅仅是为了购物。”肖旭说:“这更多的是和朋友一起开心和放松。像朝阳欢乐城,不仅有卖衣服鞋子化妆品的店铺,还有很多餐厅电影院等。可以满足于吃喝玩乐。”当被问及长安商场、燕莎商场等老牌百货商店时,肖旭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从未去过。“听说过长安商场,但没去过。”肖旭说,“我记得有一次在那里。”
路过,但是看着店里装修比较陈旧,没有进去购物的欲望。”赵萍介绍,新型购物中心是个综合体,融合了餐饮、购物、休闲、娱乐等多种业态,强调体验、社交,近年来得到了高速度、大规模的发展。在电商和新型的冲击下,传统零售商场如果不能及时转型升级,难免会走下坡路。
事实上,尽管大商场近几年普遍日子不好过,但也有一些百货商场异军突起,成为城市瞩目的地标。比如同样在北京,SKP的业绩连续数年居全国第一,每逢店庆促销时,商场周边都严重堵车。专家指出,这种反差提示零售百货业,只有深度了解目标消费群体的偏好,挖掘其潜在需求,从单纯地售卖商品向引领生活方式转变,才有可能跟得上消费升级的步伐。
线上线下融合是趋势
今年“6⋅18”电商年中促销活动刚刚落幕,苏宁易购出资48亿元收购家乐福中国80%股份的消息不胫而走。对此,商务部明确表示,线上电子商务企业和线下商超融合发展是商业零售业发展的新趋势,能实现不同业态的优势互补,扩展供应链的综合服务空间,今后将采取积极措施,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推动消费转型升级。
线上线下融合,正成为大势所趋。
赵萍分析,未来线上线下融合的深度和广度必将不断扩大。“在收购家乐福之后,苏宁易购的线上业务就可以在苏宁线下的便利店、购物中心、生鲜店这类百货业态和家乐福这样的大卖场和综合超市业态实行了。”赵萍说。她认为,这种深度和广度的增加,为消费者带来两方面好处。首先,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由于线上线下融合覆盖的业态越来越多,这就意味着有越来越多的品类可以提供给消费者,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因此,促进线上线下的交叉引流对于提升消费体验至关重要。”其次,增强了消费便利。赵萍分析,正是由于线上线下融合的范围越来越广、密度越来越大、深度越来越深,消费者获取线上线下各种业态、各个地区的商品信息变得更加方便。“在融合的网点密度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就近配送就可以实行。对于消费者购物而言,不仅在信息获取的方面更加便利,取得商品的速度也会明显提升,从而进一步增强了消费便利。”
传统百货怎样走好融合之路?赵萍认为,创新是百货业走出困境的关键。她表示,目前线上线下融合大多是线上发起、主动布局线下。在互联网渗透率不断提高的背景下,线下的百货业也要顺应信息化社会消费变化的大趋势,加强线上投入力度,从而在产品创新、业态创新和服务创新方面为消费者提供其更需要的商品和更便捷的渠道。
传统百货商店还应聚焦消费需求的变化趋势。只有通过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场景搭建以及服务方式,才能更好地提升消费体验。“毕竟,无论零售业怎样发展,都必须以服务消费者为中心,这是零售业的本质。”赵萍说,“只有聚焦本质,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记者了解到,长安商场改造后将以“社区商业”为主,建成一个开放式生活中心;而百脑汇则将改造为一个家居卖场。传统百货的转型,仍在不断探索中。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长安商场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