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荣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新闻发布会召开
谢来发作主旨发布 杨文斌宣读国务院批复
九江新闻网讯(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姚星宇/文 张驰/摄)4月8日,九江市荣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新闻发布会在浔举行,市委书记谢来发作主旨发布,市委副书记、市长杨文斌宣读国务院《关于同意将江西省九江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批复》。住建部总经济师杨保军,国家文物局文物古迹司副司长张磊,省住建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李洪涛,省文旅厅副厅长丁新权以视频形式出席会议并讲话。
市委书记谢来发作主旨发布
市委副书记、市长杨文斌宣读国务院《关于同意将江西省九江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批复》
谢来发说,九江秦朝设郡、汉代筑城,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自古就是江山眉目之地、真儒过化之地、兵家必争之地,在22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鲜明的文化特色,铸就了响亮的文化品牌,刻录了清晰的文化地标,丰厚的历史文化以不同形式和载体向世人呈现,在书中有集成、在地上有遗存、在馆中有展陈、在民间有传承。申报历史文化名城是保护历史文化、延续历史记忆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全力推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此次成功申报是九江人民期盼已久的一件喜事,足以载入九江城市发展史册,也将标注九江城市发展新的高度,为再创九江辉煌、再现九派荣光增添了信心和底气。
谢来发重点从保护、活化、传承等三方面工作介绍了我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要做法,
——以敬畏之心抓保护。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着力强化组织领导、规划引领、法治保障,推动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各单位主要领导任成员的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领导小组,设立了名城保护中心、文物保护中心,高位推动、全力推进名城保护及“申名”各项工作。编制了《九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及市域内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8个中国传统村落保护规划,让保护工作既有总规引领,又有详规细化。制定了《九江市历史建筑保护条例》《九江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办法》《九江市文物保护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规范性文件,推动历史文化保护工作法治化、常态化、长效化。
——以尊崇之心抓活化。通过活化利用,使历史文化融入生活、回归社会、服务人民,在修旧如旧中焕发新生机,在发掘利用中创造新价值,在数字赋能中构建新场景。坚持精心保护、匠心利用,用微改造的“绣花”功夫对所有遗址遗迹进行修复改造,中心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在改造提升中做到“街区、小区、景区、社区”四结合,既留住了历史风貌,又留下了发展空间。深挖文化内涵,推进文旅融合,繁荣文化创作,重点推出了“山盟海誓”“诗书浔阳”“信步江湖”等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创作了一批富有九江特色的戏曲、美术、书法作品,打造了金星砚、武宁木雕、瑞昌剪纸等一批文创品牌。运用系统化、信息化、数字化手段,以图片、点云数据、实景3D模型等方式生动展示历史建筑、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人民群众获得方便快捷、如临其境的观赏体验。
——以珍爱之心抓传承。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始终打心眼里珍爱历史文化、注重文明传承,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请专家精心指导。举办“浔阳文化”研讨会,开展“浔阳文化”征文活动,组织历史文化价值课题研究,邀请专家学者现场论道、集思广益,打造九江地域文化品牌,提升九江城市文化品位。对公众广泛宣传。通过开展主题宣讲培训、拍摄申报专题片、征集老照片以及举办历史建筑摄影大赛、“名城九江”书法美术展览、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系列活动等形式,对我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和历史文化保护工作进行广泛宣传。向世界积极推介。搭建了庐山国际名茶名泉博览会、庐山国际诗词楹联赛、庐山国际爱情电影周等活动平台,全方位展示九江历史文化独特魅力和文化建设丰硕成果。
谢来发表示,我市将认真总结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成功经验,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扎实的举措推进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科学、规范、可持续发展,推动九江城市文脉永续传承,在新时代续写属于九江的历史文化传奇,为九江打造国际旅游城市,高标准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添墨赋彩,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杨保军、张磊、李洪涛、丁新权在讲话时对我市成功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表示祝贺,盛赞九江历史源远流长、人文璀璨厚重、文化资源丰富、“申名”工作扎实,并就持续做好历史文化保护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金淼主持新闻发布会,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江西日报等30多家主流媒体的记者在现场或以视频形式参会,副市长杜少华、容长贵,市住建局、市文广新旅局、浔阳区和市文旅集团主要负责同志分别回答了记者有关提问,与会人员还集中观看了《九派荣光启新航——九江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保护工作纪实》专题片。
市委秘书长匡建军、市政府秘书长吴华丰出席会议。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