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将无症状和确诊分开报,那复阳算哪一类呢?

发布一下 0 0

脑子真是个好东西!本来关注一下新冠额防疫防范挺好的,好好地了解下安全防范,为自己,为家人,结果总有一群键盘侠,觉得万千顶尖专家都不如他的智慧,张嘴就来。

我们为什么要将无症状和确诊分开报,那复阳算哪一类呢?

为此,我又把我挖地三尺的精神拿出来了。我们一起来扒一扒,关于新冠大家关心的一些问题。先来大致了解一下,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关于各个防控方案版本的信息。


方案内容

发布日期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九版)

2022.3.1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

2021.5.1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

2021.4.1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

2020.3.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试行第六版)

2020.2.18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试行第五版)

2020.2.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试行第四版)

2020.1.27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试行第三版)

2020.1.2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试行第二版)

2020.1.2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试行)

2020.1.16


我们可以看到,前八个版本的发布,都是2021年以前,时隔近一年,综合了德尔塔、奥密克戎的大量数据,我们国家防控得好,主要是综合大量国外数据,才形成第九版方案。

并且在防控诊疗方案中,不仅有诊疗的具体实施方案,也含有病例监测方案、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可疑暴露者和密接的管理方案、实验室检测技术指南、特定场所消毒方案、特定人群的个人防护指南、交通工具密接判定指南等附则,是一系列完整的综合防控方案集。

比如经过近1年的完善和修订,增加了关于潜伏期和感染物品的说明。

换成我们的白话,就是说,潜伏期能传染,尤其是发病5天内最强,早发现就能早隔离早治疗,减小影响范围和群体数量。

再就是我们通过物品外包装、内包装,可能感染,尤其是进口产品,因为国外不检测无症状群体。我们的海关就要经受考验了,比如前几天暂停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国,多家公司的叫姑鱼等各类海鲜产品进口。

第九版增加了追踪新冠对全身内脏的病理影响,如心肝脾肺肾、脑胆淋巴食管胃肠睾丸等病理改变,随后提出了早期康复的理念,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要尽早开始呼吸功能、躯体功能和心理干预康复,说白了就是有后遗症,但是可以进行康复性训练予以恢复,并且保证体能、体质和免疫力的恢复。

我们为什么要将无症状和确诊分开报,那复阳算哪一类呢?

第九版还增加了对儿童相关方案的调整,并建议中医调治,并且把中医非药物疗法,比如针灸也纳入了,这样能减少用药的副作用。如今已经有大量儿童感染,比如我们沈阳,就有1岁儿童确诊。天津、北京、吉林都有儿童、小学生确诊。

鉴于奥密克戎的特点,出院标准、出院后隔离方案也调整了。第八版要求14天定点隔离监测,现在第九版是7天居家隔离监测。这样能节约大量的医护资源,尽量拿出医疗资源提供常规医疗服务。相当于进行更加科学精准的防控,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

并且第九版增加了抗原检测,这就是这次上海先做抗原检测的缘故,是弥补核酸检测的准备时间和全面执行的短板,也能提早发现病例数据,制定更加具备针对性的方案。

我们的国之重器钟南山院士说了,第九版的诊疗方案的调整,并不意味着防控政策放松,而是更加科学、更加精准、更加有针对性。一起来看看我们关心的问题吧。


  1. 为什么确诊跟无症状要分开统计啊?
  2. 无症状的朋友是因为他们的免疫力强吗?
  3. 我们应该怎样跟复阳的小伙伴愉快地玩耍?


为什么确诊跟无症状要分开统计啊?

要是看了卫健委的防控方案全文,就能知道,在防控方案第七版之前,有疑似病例,他们和确诊是一样的措施,不管有没有症状,都集中隔离医治。

但是从第八版本开始,对无症状感染者做了明确的定义。问题的关键来了,这就是目前大量键盘侠的根本原因。他们根本不了解“无症状”的具体所知,自己想当然就开始各种喷。

新冠的全称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肺炎!核酸阳性,有肺炎症状是确诊;核酸阳性,有上呼吸道症状是无症状感染。“无症状”太容易造成歧义,引起键盘侠激动,真心建议相关部门修正为“无肺炎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是指,核酸检测阳性,但是只有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觉减退、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的一种或多种,肺部没有症状,并不是说他什么感觉都没有,完全跟个正常人一样。这个CT一照就能确定。但是他们也会传染。

举个例子吧。

咱俩去户外运动,突然下大雨,我有准备带了简易雨衣(免疫能力强或有抗体),你什么也没有(有基础病、免疫能力弱,或未打疫苗)。

于是你只能被大雨淋淋地湿透(确诊),而我因为有雨衣,我没有淋湿,但是我的雨衣外面全是湿的,里面也感觉潮乎乎的难受(无症状感染者),这时候有人撞到我身上,他的衣服也会湿掉(被传染)。

如果下雨的时间长,我的简易雨衣扛不住,也开始漏雨,那么我虽然穿了雨衣,也会浑身湿透(无症状转确诊)。

如果我带的是特制尼龙雨衣(免疫能力强或打了疫苗有抗体),雨也逐渐停了,我脱了雨衣,还是浑身干爽,刚才只是闷着感到潮乎乎而已(无症状自愈)。


我们为什么要将无症状和确诊分开报,那复阳算哪一类呢?


通过这个例子,大家应该就能明白了

  • 无症状没有肺部病症的,会有其他类似感冒的症状的。
  • 无症状是有传染性的。
  • 免疫能力强、无基础病、打了疫苗,感染几率就小,感染了也更容易自愈。


那么确诊就简单了,首先核酸检测是阳性,然后血液学或影像学异常,就是说有肺炎症状。

这些我们应该就清楚了,为什么确诊和无症状要分开了,因为他们确实有区别。所以在进行医治的时候,也是不一样的。第九版为我们做了说明:

  • 无症状和轻症,就不去定点医院啦,而是去方舱医院这种隔离中心!
  • 定点医院只收治普通中症、重症和危重啦!

比如我们沈阳,从3月20日开始建方舱医院,收治轻症及无症状感染者,可容纳2000人方舱医院外的健康驿站,可容纳4800人,用于隔离密接人员

是不是这么绝对呢?也不是,因为轻症可能转中症、重症,这时候,就得负压车运到定点医院了;无症状多数会自愈,极少部分会转为确诊,就看程度如何了。

我们为什么要将无症状和确诊分开报,那复阳算哪一类呢?

沈阳方舱医院和健康驿站

去年第八版对无症状和轻症,管得很严,基本都是送到定点医疗机构隔离;但是今天第九版改了,可以封闭小区+居家隔离了,或者到隔离点集中隔离。比如我们沈阳,就是都送到隔离点集中隔离,密接到健康驿站,无症状和轻症到方舱。

这都是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公开说明的。所以不要总道听途说,想当然,然后被带节奏。多了解官方发布的一手正式消息,现在为了博眼球吸流量,故意断章取义解读、以讹传讹的人很多。

做一个普通市民,服从安排,不添麻烦,就是最对得起自己,最对得起家人了。


无症状的朋友是因为他们免疫力强吗?

我前面举的例子,其实很明白了,无症状感染者,就是一群免疫能力强的,已经感染了,成为了病毒携带者,但是免疫能力强啊,病毒刚要干坏事,就被咔擦掉了。这个咔擦的过程呢,可能会发发烧、咳嗽咳嗽、闻不到味之类的。有的这个咔擦过程利索,快刀斩乱麻;有人的这个咔擦过程,需要大战三百回合,再就是有的人可能习惯了一年感冒几次,这些症状自己没有觉得特别难受。但是他么参加全员核酸检测,是阳性。一群人排队,也可能被他感染。

不能只说我们国内,因为网上有些带节奏的,极尽咬文嚼字的小动作。美国CDC的官网,我们是可以访问的,随时可以去看,不过我看了一下数据,毫无意义!

我们为什么要将无症状和确诊分开报,那复阳算哪一类呢?

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不如看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数据,这个是美国最权威的。


我们为什么要将无症状和确诊分开报,那复阳算哪一类呢?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官网


如果简单的英语都看不懂,建议老老实实服从安排,别听几句没头没尾的话,就想当然地抱着键盘乱喷。

很多人看到我们公布的数据,无症状感染者数量很多,不分青红皂白就开始揣测。一个外行,难道还比万千顶级专家还深刻?

为什么无症状多?因为我们国家动作快,筛查早,政府果断,早期就发现了感染者,很多人还在感染初期,还没有表现症状,也没有加重病情。再加上,卫健委官网每天更新疫苗接种数据,已经接近33亿剂次,几乎覆盖了所有人,除了慢性病,不适用接种人员,还有顽固份子。这2个原因,导致无症状感染者数据较大,这是值得表扬的数据,而不是被恶意揣测的地方。

我们为什么要将无症状和确诊分开报,那复阳算哪一类呢?


在绝大多数国家,无症状感染者,都是没有什么机会去测试的,除非自己想测试,也不会得到相应的跟踪和辅助医治,所以更不可能有这方面的数据。看看我们国家的数据比例,就能推测国外无症状感染者的数量。

然而有些人就拿国外这些数据做文章了。乖乖,生命重于财产,财产重于生命,你选哪个?我们“被迫”选择生命,反正钱没了,我们还可以再挣;他们被迫选择“财产”,反正他们民众也没钱也不存款,要命做什么?利害选择,从来都是两害取其轻。

相反,我们国家大大小小的卫生室、诊所、医院,都要做核酸,对入院的、陪护、职工家属都要做核酸检测。更别提确诊、无症状、密接了。包括对境外回来的也都做检测,并且单独公布数据。国家卫健委官网每天都更新数据。

而国外,只有极其专业的人员,才会去关注这些数据,因为要写论文啊!我们国家有丰富的医疗资料,有财力统一调配,这些都是国外做不到的。

我们为什么要将无症状和确诊分开报,那复阳算哪一类呢?

这么做,是外国不想做吗?不!他们是做不到!他们能像我们全国10省支援一个省吗?他们能像我们民生艰难,兄弟城市马上支援蔬菜、肉禽民生物资吗?跨州就跟跨国一样。套用古话,就是非不为也,是不能也!键盘侠好好看看这一段话。

那么会多次无症状感染吗?肯定会啊!你躺平玩三天王者和吃鸡,作息颠倒,不规律饮食,那就是在降低免疫能力嘛!好比穿个破雨衣,遇到毛毛雨还好说,但凡遇到中雨、大雨,浑身湿透了不是正常的吗?

最近有看到香港人,分享的后遗症方面的视频,还有国外统计数据说,68%的人有嗅觉和味觉消失的问题,大概6周就慢慢恢复正常了,当然也存在个例。

国外有医学专家做了数据统计,发表在《自然》杂志,说后遗症有如下表现和比例:


疲劳

37%

头晕

32%

睡眠障碍

31%

记忆力差

27%


我发现,我虽然没有感染,但也有这些症状,并且还很严重,因为我家有一只,只能在家上网课的神兽!所以不要过于焦虑!心态很重要。

不清楚这些数据的准确性,等官方报告吧。这肯定是需要跟踪统计大量患者数据的,这种数据不能信口雌黄,必须有理有据。


我们应该怎样跟复阳的小伙伴愉快的玩耍?

我们很久没有看到复阳的新闻了。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介绍说:

新冠病例少部分出现复阳,但却不再具备传染性,这点已经得到全球大多数专家的公认。截至目前,尚未发现复阳病例传染他人的现象。新冠肺炎感染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复阳率会进一步降低,目前天津等地采取的“治疗和康复一体化”干预模式,对于减少复阳也起到了明显的效果。

所以,我们对待复阳的小伙伴,不需要退避三舍躲他,做好防护,是可以一起愉快的玩耍的。最好适当的关心关心好友。

我们为什么要将无症状和确诊分开报,那复阳算哪一类呢?


我们该怎样进行有效的防护,并配合防疫政策?

卫健委发布的第九版诊治方案,针对重症、中症、轻症、无症状感染、儿童、普通人群的防治,给了很多中药中药诊治意见,因为目前可以确定中药是有确切疗效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各个版本的防控方案,都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颁布的。建议大家搜索并详读该方案。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九版)》即可。


我们为什么要将无症状和确诊分开报,那复阳算哪一类呢?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介绍说:

“对于无症状感染者增多,不能掉以轻心。西医无症状,中医有证候。对于无症状感染者要积极重视,特别是年龄大、有基础病、体质弱、肥胖、有不良生活嗜好等高危因素的人群。一是虽无症状,但一样有传染性;二是今天无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两三天就出现症状了。因此宜采用“先症而治,截断病势”治疗策略,根据中医证候进行治疗,可以促进核酸转阴。


对于普通人群,张伯礼院士做了如下建议:

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少聚集等防疫措施依旧需要坚持做好。这些行之有效的防疫措施,很长一段时间都要坚持。一方面,积极佩戴口罩、监测提问、扫码通行,不要让自己成为新冠病毒感染者;另一方面也要配合注射疫苗,这是目前预防新冠病毒肺炎最好的方法。

我们作为普通民众,可以躺平隔离,封控、有序复工,但是大量的党员干部、基层干部、志愿者,在为我们负重前行。所以我们更应该服从安排不添乱。这不是为他人,而是为我们自己。

我们为什么要将无症状和确诊分开报,那复阳算哪一类呢?

查了两天国内外的资料,都是找到的权威媒体、权威机构的数据。大家应该可以看出来,我们国家的疫情防控,一直在动态修改,与时俱进。

无症状和确诊分开报道,也被很多人不理解,甚至曲解,但是这是防控措施进化的重要步骤。之前不这么统计,是因为以前的疑似和无症状,转成确诊和重症的比例高,不能分开报道。

而现在无症状和确诊分开报道,也说明了无症状向确诊转化率的比例。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还是我们个人,都希望早一点让工作和生活恢复常态,但是事情都是一步一步来的。在合适的时机,一定会放开,冒进很可能导致失控,而让无数人努力的成果前功尽弃。

这两年,每个人都不容易,像我们老公他们公司,这2年亏了10年赚的钱,一夜回到解放前,非常惨淡,但是面对这种非可抗力的客观原因,还是服从。国家对开放谨慎,也是对人民的健康和生命负责任的表现。

希望我们大家都早日恢复常态化的工作和生活。毕竟要吃哪家美食,我早就列好单子了。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85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