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多有远见?1.5万公里远征打下一个战备省,让中国受益至今

发布啦 0 0

公元前126年,一个衣衫褴褛的流浪汉,经过长途跋涉,终于颤颤悠悠地回到了汉朝,回到了故土,回到了长安城。

这个形销骨立的流浪汉,就是被匈奴扣押13年之久的张骞,一个在汉武帝命令下,前往联络西域的大探险家。

艰难返回长安的张骞,在一番洗漱后,面见汉武帝,谈了这一次的经历。

在张骞的娓娓道来中,汉武帝明白,自己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的计划,貌似完不成了。因为变成和平主义者的大月氏人,建立了新的国家(贵霜帝国)之后,只想安稳度日,少了复仇的心。

汉武帝多有远见?1.5万公里远征打下一个战备省,让中国受益至今

(汉武帝和张骞)

失望虽有,但跟另外的消息比起来,这失望其实不算什么。

这消息,就是当时汉朝人闻所未闻的两个地方,还有那从未踏足的区域,身毒国和西域诸国。

原来,在河西走廊以西,还有众多从未听过的国家。(西域诸国)

原来,在中国西南方,还有一个名叫身毒的国家。(印度)

西域,只要一路走过河西走廊,就能被发现,完全藏不住,那么远在西南方的身毒国,张骞又是如何知道的咧?

原来,是张骞出访大夏国时,居然在一个商贾那里,看到了产自中原蜀地的竹杖,在好奇心驱使下,张骞询问商人,这竹杖从何而来?客商回答说,从身毒国而来。

这回答,不由让张骞寻思。

蜀地在西南方向,这个商人说自己是身毒国人,路过蜀地来到西域,那是不是意味着蜀地西南方,就是身毒国的所在?

望着形销骨立的张骞和他带回来的消息,汉武帝急不可耐地拉开地图,用威严的神色,审视着。

汉武帝多有远见?1.5万公里远征打下一个战备省,让中国受益至今

(西汉早期地图)

看着张骞说的那两块汉朝疆域之外的空白,汉武帝必定会升腾起,广阔天地任我行的豪迈,和天下如此之大的感叹。

人常言,秦始皇离统一世界差一个世界地图,其实跟秦始皇齐名的汉武不也如此吗。

一样的雄心勃勃,一样的宏图万里!

说动就动,在明确了目标之后,汉武帝立马筹谋,在有生之年,一定要向这两个地方进军,为民族扩展生存空间。

一路向西,打穿河西走廊,直通西域,教训匈奴人的同时,找寻更多可能性。

一路向南,打通去往毒国的道路,勾连起新的西南商道。

为了达成这目标,汉武帝接连发动数次战争,打着打着,就给今日中国,打出了两大省出来。

只是这战争,因为旷日持久的匈奴战争,拖延了很久很久,才开始!

等到汉武帝将匈奴势力驱逐出河西走廊,赶到漠北之后,停滞许久的计划开始了。

汉武帝多有远见?1.5万公里远征打下一个战备省,让中国受益至今

(草包将军李广利)

计划初战,从大宛国开始。

大宛国,位于今日乌兹别克斯坦的费尔干纳盆地区域,因为特产奇异的汗血马而闻名,是著名的良马产地。

因为长期跟匈奴战斗,让汉朝非常重视战马的培育,日行千里的汗血马,当然是汉朝需要的好马啊?

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汉武帝先是派遣使者,用黄金铸造了一匹天马,指望用金马去交换大宛国的汗血马。

谁曾想,这大宛国王是个混不吝的人,面对汉朝请求,不愿送马,也不愿卖马。

弱国傲待强邦,大汉使者何曾受过这样的气,愤怒的使者将黄金马当着大宛王面砸了个稀碎。

按理说,我砸了我带的东西,跟你没啥关系吧?可大宛王不这样想啊?

他看汉朝使者的态度不爽,自己也很不爽,就悍然杀了大国使者。

这下犹如捅了马蜂窝让汉武帝雷霆震怒!

为了教训大宛国,汉武帝调兵遣将,派遣自己小舅子李广利当贰师将军,率领大军就冲向了大宛国。

汉武帝多有远见?1.5万公里远征打下一个战备省,让中国受益至今

(远征大宛)

从军事实力对比看,大汉无疑更强,撮尔小国大宛旦夕可灭。

但漫长的行军,还有沿途的严酷环境和西域诸国的不配合,依旧让汉军陷入困境,举步维艰。

原来当时的匈奴,虽然退走漠北,却一直用自己的影响力控制西域诸国,跟汉朝在西域打起了拉锯战。

这局势,弄得西域诸国,一个个都在两强夹缝中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汉朝太远,匈奴太近,相对来说,当时这群人更怕匈奴。

长途远征,加上补给困难,以及国际环境的不利,让李广利的大军,困顿无比地迎来了失败。

战败的消息传来,让汉武帝愤怒了。

在狠狠斥责李广利一通后,汉武帝下令不允许任何人撤回玉门关,否则处死。

随后全国动员,集结了一只更强大的军队,还专门组织了一只由十多万人组成的后勤部队,不就后勤问题吗,能解决。。

汉武帝的全国动员,让朝臣们大惑不解,不少人都对于这样兴师动众开战小国,不明所以。

他们纷纷说:为了几匹马,就劳师远征,得不偿失啊?费钱啊?没必要啊?

汉武帝看着反对的声音,不屑一顾地说:若不灭大宛,西域诸国如何臣服?若不灭大宛,汉朝使节就要受欺辱?

从这个角度可知,汉武帝讨伐大宛国,马不是重点,让西域臣服,让汉朝声威远播,进而震慑西域才是真?

由此可见,这是一次战略行动。

震慑西域是其一,稳固商道是其二,削弱匈奴是其三。

就这样,六万汉军,兵出玉门关,跟前期战败的李广利部汇合,开始第二次远征。

汉武帝多有远见?1.5万公里远征打下一个战备省,让中国受益至今

(最远远征)

这次准备充分的汉军进攻顺利,一路势如破竹,原本不配合的西域诸国,也在大军面前,老实了很多,纷纷提供粮草干起了配合工作。唯一不肯提供补给的轮台国,遭遇李广利进攻,一番攻城后,轮台国变成了轮台城,成了汉军在西域的据点。

李广利没有失败,一战功成,顺利地拿下大宛国,收获了数千良马返回大汉。

接连两次进攻,耗时四年有余,两次合计行军近1.5万公里,可谓古代史上最伟大的远征之一。

先败后胜的战绩,让西域诸侯终于开始正视汉朝在西域的影响力,纷纷归附汉朝!

正因为汉武帝的雷霆出征,才有后续汉宣帝时代,西域都护府的建立,才有了之后的新疆被纳入中原版图。

不知后世的汉宣帝,望着明晰清楚的西域都护府地图,会不会感激自己的爷爷,打下的偌大江山。

反正今日的我,是非常感激的!

汉武帝多有远见?1.5万公里远征打下一个战备省,让中国受益至今

(汉武帝时代的世界)

开拓西域同时,汉武帝还不忘西南方的身毒国。(印度)

为了探明道路,汉武帝接连派出十多队使节,深入西南,走访探路!

这群人穿过瘟疫横行,气候炎热的热带森林终于发现了一个传说中的国度:滇国。

滇国,在今天以滇池为中心的云南中部和东部地区,据《史记》记载,是公元前278年,由楚将大将庄蹻所建。

当时楚顷襄王(也有说楚威王时期)为了扩展西南版图,派遣庄蹻率数万楚军,通过黔中郡向西南进攻,经过沅水后的楚军,先后攻克且兰,夜郎国,一举进攻到了滇池一代。

谁曾想,后续秦楚争锋,秦国一度攻占了楚国的黔中郡,让远征的楚军跟祖国失去了联系,后续两大国在黔中郡争锋相对打了好久,最后秦国获胜,失望的庄蹻只能以归路不畅,用“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为借口,在战国末年的动乱期,在滇池附近建立了独立国家:滇国。

汉武帝多有远见?1.5万公里远征打下一个战备省,让中国受益至今

(战国后期图)

从这个角度看,滇国跟秦国将领赵佗建立的南越类似,都是战国时代,脱离母国的部队,单独建国才成立的国家。

只是这滇国比南越国寿命更长,从战国时代一直延续到了汉武帝时代,发展成了一个不小的国度。

听闻来访的汉朝使者说,希望去往身毒国。滇王起了戒心,不仅封闭了去身毒国的道路,还不允许汉朝使者继续西行。

一看如此,汉朝使者前去理论,反而遭遇了滇王的傲慢。

这个曾经的楚国后裔,居然问汉朝使者:汉孰与我大?

这故事,让我想起夜郎国的典故来。

所谓夜郎自大,说的就是这个理,但是也不能全怪别人,信息闭塞的滇池附近,不知道汉朝的广袤也是可以理解的。

汉武帝多有远见?1.5万公里远征打下一个战备省,让中国受益至今

(神秘的夜郎)

这话就如同我问你:我家房子一百平,你家房子多大一样,别人没有别墅的概念啊?

可汉朝使者不这么想,反觉得滇王傲慢。

随后,滇国迎来了汉武帝的铁军,当时的汉武帝,对外战争虽偶有不顺,可也算连战连捷,在南方先后征服了南越、且兰、邛君等国,建立了牂柯、粤巂、沈黎、武都郡…………

一连串的胜利,让汉武帝对于小小的滇国不以为然,直接下令滇王立即入朝,连武力都不想用。

谁曾想,这滇王不仅不听,还联合其他小国,一起进攻汉朝边郡。

这还了得!

汉武帝于是调兵遣将,在公元前109年,派兵数万人进攻滇国,先后灭亡了劳深、靡莫和滇国。

自那以后,这地方没了国家只有益州郡。

云南省,就这样成了中原版图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大宛国震慑西域,让汉宣帝完成了西域都护府的建立,新疆成了中原版图的一部分。

经略西南,特别是灭亡滇国设置益州郡,也让云南成了中原版图的一部分。

汉武帝多有远见?1.5万公里远征打下一个战备省,让中国受益至今

(滇池归汉)

这两个省的获得,在后世数千年时间,给了中国无穷无尽的利益。

原因无他,太过重要了!

先看新疆!

广袤的新疆省,是中国雄鸡丰满的屁股。

新疆连接起了欧亚大陆的中心,战略位置至关重要,面对敌人进攻,天山山脉有天险可守。是天然的战略屏障,除了这之外,直通中亚的战略位置和勾连欧洲的经贸优势,也让新疆拥有经济和国防上的双重价值。

经济上:在古代,新疆是丝绸之路必经之路,是源源不断的财富之源,今日看来,新疆也是发展经济的关键,是一带一路的核心节点,是中欧铁路的承载点,除了商贸重要性之外,新疆物产也非常丰富,新疆棉驰名世界,牛羊肉远销世界,水果满仓,矿产富足,可谓天选之地。

军事上:控制新疆,能让中国俯瞰漠北乃至西伯利亚,让北方敌人投鼠忌器不敢妄动,让南方敌人不敢窥伺中原,更能在困顿的时候,作为战略缓冲护佑中华,要不是新疆在,沙皇俄国的野心,或许会直逼中原核心区,今日局面如何未可知啊?

汉武帝多有远见?1.5万公里远征打下一个战备省,让中国受益至今

(大美新疆)

看过新疆在看云南也不遑多让!

从传统地缘上看,新疆和云南一样,因为距离问题,跟中原王朝文化有稍许区别,长期被视为蛮夷之地。

但在长久的历史文化影响下,融合影响下,也成了中华文明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经济上,云南是中国跟东南亚陆上交通和贸易的枢纽,友谊关的繁忙,就是这枢纽作用的体现,抗日战争时的滇缅公里,也是这纽带作用的体现,云南的自然资源和四季如春的气候,也让哪里富饶无比。

从战略角度看,云南也特别重要,处于西南门户的云南,是中国南下和西进的桥头堡。一带一路建设中,云南的地位也至关重要,是勾连南亚,东南亚和东亚的中心区域,关乎未来千年大局。

汉武帝多有远见?1.5万公里远征打下一个战备省,让中国受益至今

(繁忙的关口)

多角度看过后,就会明白。

云南和新疆,是传统中原文化区延伸,是中国最重要的领土,是我们国家嵌入中亚、南亚,东南亚的楔子。

是拥有军事、经济、地缘,三重重要性的战略要地区,关乎民族复兴和发展。。

基于此,在看汉武帝的做派,不由感叹号远见非常。

西进和南下,都是为了汉民族求生存,谋发展,即便遭遇一时诟病,可这何尝又不是谋划千年的举措?

如果为了一时的得失去权衡,或者害怕穷兵黩武的诟病。

如何又会有今日的局面?

无论其他人想法如何,秦皇汉武,都是我眼中的一等一帝王,因为他们的功绩,震古烁今,因为他们的谋划,惠及后世。

汉武帝多有远见?1.5万公里远征打下一个战备省,让中国受益至今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85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