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初,蒋介石下令逮捕并处决了国民党第三军团总司令兼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
这在当时是轰动一时的大事,因为韩复榘不仅是在抗日战争中第一个被军法处死的国民党将领,他还是国民党在大陆执政时期按军法处死的军衔最高的国民党军将领。
韩复榘叛冯投蒋
韩复榘1890年出生在河北省霸县的一个普通家庭,他的父亲韩静源是前清秀才,在私塾里做教书先生。
母亲李氏是村里颇有贤明的家庭妇女,因为家中人口众多,李氏靠帮村里其他人家做些针线活贴补家用。
韩复榘在家里五个孩子中排行第四,由于自幼聪明好学,父亲韩静源对他也较为偏爱,每次去私塾授课的时候都会带着他一起去。
韩复榘跟随韩静源读书长达七八年之久,如果顺利长大,很可能以后也成为一个跟他父亲一样的教书先生。
然而世事难料,韩复榘十岁那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因为韩复榘的叔叔和洋人有过接触,被义和团斩首,韩家宅院被焚烧殆尽,韩复榘被迫辍学。
他14岁时,父母做主为他娶了当地名士高步瀛的侄女高艺珍为妻。
成家以后,韩复榘托人到县衙谋了一份差事。
这份差事薪资极低,完全不能养家糊口。韩复榘看村里有些人靠赌博赢了许多钱,便也加入到其中。
可他没有别人的好运气,常常十赌九输,欠下了大量的赌债。
为了躲债,韩复榘离开家乡想去投奔早年到东北谋生的大哥。
由于和大哥失散多年,韩复榘没找到大哥,身上的盘缠也花光了,无奈之下只好到新民府当兵,被编入清军第二十镇第四十协第八十标第三营。
当时该营由冯玉祥掌管,他见韩复榘外表斯文,还能写得一手好字,便叫他做自己的司书。
韩复榘跟随冯玉祥多年,由于作战勇敢立下了许多功劳,很得冯玉祥的器重。
他和石友三、孙良诚、刘汝明、孙连仲等人都是冯玉祥的得力干将,被称为冯玉祥的“十三太保”。
二次北伐后,其他人都升职当了省主席,只有韩复榘被降职成了师长。
他心情很不舒畅,认为冯玉祥对自己不公平。
尽管后来冯玉祥让他当了河南省主席,他和冯玉祥之间还是生了嫌隙,两人可以说是貌合神离。
1929年,蒋介石邀请韩复榘到汉口见面。
宋美龄亲自设宴招待,席间蒋介石对韩复榘大肆嘉奖。韩复榘受宠若惊,萌生了投靠蒋介石的想法。
1929年5月,韩复榘联合石友三、马鸿逵等人投靠了蒋介石。
蒋介石任命他为西北总指挥,同样还是河南省主席。
1930年9月5日,蒋介石正式任命韩复榘为山东省主席,开启了韩复榘对山东长达八年的统治。
违抗军令,消极抗日
抗战爆发以后,韩复榘被任命为第三集团军总司令、第五战区副司令。
这个官衔虽然高,但是在蒋介石看来,韩复榘也不过只是个杂牌军的将领,对他并不重用。
韩复榘在山东天高皇帝远,对蒋介石的命令常常阳奉阴违。
蒋介石经常听到部下高这个不听使唤的地方长官的状,于是更加不待见韩复榘。山东的粮饷一直都是由南京国民党政府供应,韩复榘每次向南京催要军饷时,军政部总是找各种理由推脱。
久而久之,欠款竟然达到了一百万元。
韩复榘急得没办法,亲自找到军政部军需署,要求如数发放军饷。
没想到军需署一位署长竟然对韩复榘说:“要钱,只有80万,以后再不给一分钱。是要还是不要?”
韩复榘明显地感到这是在欺辱杂牌军部队,一气之下说道:“只给80万?还有20万给狗吃了!老子一分钱都不要了。”说完就气冲冲地走了。
韩复榘回到山东后,立即给南京中央政府来了一个下马威。
他一不做二不休,下令将南京中央政府安插在山东全省的税收机关和盐务机关统统接管,将全部税收划归山东省政府,不上交中央一分钱。
蒋介石大为恼火,但是又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外敌当前,又不能派军队去讨伐。蒋介石只好暂时忍下了这口气,派财政部长孔祥熙前往山东调解,最后商议决定山东的军费从上交南京政府的税金中扣除。
韩复榘虽然做出了让步,但却被蒋介石在心里狠狠地记上了一笔。
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之后,气焰越加嚣张,下令进攻济南。
日军隔着黄河用重炮轰击济南城,城内陷入一片恐惧混乱之中,韩复榘作为拥兵数十万的省主席,不但不率军抵挡,竟然准备弃城逃跑。
蒋介石派第五战区司令李宗仁前往济南,要求韩复榘借助黄河天险将日军阻挡在黄河北面,确保山东内陆的安全。
韩复榘听完李宗仁传达的命令,心想要我留在山东那不是等死吗?那日本人岂是好对付的?我可不去冒这个险。
于是韩复榘抱拳拱手说道:“上海、南京都丢了,日本人眼看就要打到小蚌埠,装备比我们优良的中央军尚且抵挡不住一溃千里,我们拿什么阻止敌人前进?”李宗仁见韩复榘如此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不客气地说道:“大敌当前,守土抗战乃是军人的职责,还望韩主席服从中央,以大局为重,全力以赴!”
韩复榘不为所动,把李宗仁搞得十分难堪。
由于韩复榘弃城逃跑,山东多座城池失守,造成津浦线徐州北段大块区域的兵力空虚,徐州立即告急。
不仅如此,韩复榘还擅自将第三集团军的弹药补给等物资用火车运往河南以西,以求最大限度地保存自身实力。
蒋介石心里清楚,韩复榘的部队一旦退到河南和湖北一带,势必会与四川的刘湘联手。
到时候几方人马纠结在一起,封锁南京政府西迁四川的道路,蒋介石率领的中央军将面临前后夹击的局面。
蒋介石自然不愿坐以待毙,下定决心要除掉韩复榘。
戴笠设计,韩复榘在武汉被枪毙
蒋介石为了除掉韩复榘,进行了一番周密的部署。
因为韩复榘手握重兵,蒋介石不敢和他直接撕破脸,便听从戴笠的建议,决定将他先诱到开封再做进一步打算。
1938年1月初,蒋介石亲自打电话给韩复榘说道:“向方兄,眼下局势严峻,国土沦丧,我心急如焚,决定在开封召集会议商定诸事,请向方兄带孙军长等将领务必遵期到会。”
蒋介石态度和善,和韩复榘称兄道弟,韩复榘虽然犹豫但也不好推辞。
他心想这是一次大的军事会议,参加的高级将领有四五十人,蒋介石就算对自己心存不满,也不至于在这个关键时刻对自己动手,应该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便同意前往。
韩复榘1月9日下午乘专车到达开封,戴笠派人将他安顿在黄河水利委员长孔祥榕的公馆里。
他带来的全副武装的手枪营护卫队被以城内有最高统帅,参加会议的将领带来的卫队一律不准进城为由留在城外。
1月11日下午7点,军事会议如期在开封南关袁家花园的一座小礼堂内召开。韩复榘和孙桐萱乘汽车到了会议地点,在门口车子被几个军警拦住了。
他们指着门前张贴的一张通知给韩复榘看,只见上面写着:凡参加会议的将领请在此下车。
韩复榘的车辆停放在门前的一片空地上,几人步行走向园内。
走了不到50米的地方,墙上又有一张通知写着:“奉委座谕,今晚高级军事会议,不可携带武器进入会议厅,应将随身自卫武器暂交我处副官长保管,给予临时收据,待会议完毕后凭收据领回。”
韩复榘见其他将领都将手枪从腰间掏出来上交了,心里虽然讥笑蒋介石疑心太重,但还是老老实实将随身携带的两支德国造的袖珍手枪掏出来交了上去。
韩复榘离了部队,交了武器,彻底成了砧板上的鱼肉。
会议一开始,蒋介石便声色俱厉地斥责韩复榘放弃山东的行为,韩复榘不客气地反驳道:“山东丢失是我该负的责任,可是南京丢失算谁的责任?”
蒋介石顿觉脸上无光,打断韩复榘说道:“现在我说的是山东,不是南京!南京丢失,自有人负责!”
韩复榘还想再说话,坐在他身边的刘峙拉住他的手劝道:“韩主席,委座正在冒火的时候,你先到我办公室里休息一下吧。”
刘峙拉着韩复榘出了会议厅向外面的院子走去,院子里早预备了一辆小汽车。
刘峙说:“韩主席,上车吧,这是我的车子。”
韩复榘一上车,刘峙向司机使了个眼色,车门立即被关上了。
韩复榘随后被送往开封火车站,再由戴笠押送到武汉,关押在汉口国民党“军法执行总监部”的一座二层小楼上。
韩复榘被软禁了7天,1月19日蒋介石才组织高等军法会审,由何应钦担任审判长,鹿钟麟等人做审判官。
21日上午,何应钦对韩复榘进行审讯。
坐在被告席上的韩复榘脸色苍白,但表情沉静。何应钦问他:“你不遵守命令,擅自撤退,在山东强索民捐,侵吞公款,搜缴民枪,强迫烟民购买鸦片,这许多罪行都已经查实,你是否有话申辩?”
韩复榘心知这些罪证属实,自己无从争辩,始终一言不发。
审判虽然毫无结果,但毕竟只是走个流程。当日何应钦等人便作出终审判决,以“违抗军令,临阵脱逃”的罪名判处韩复榘死刑。
1月24日晚七点左右,一个特务到楼上对韩复榘说:“何审判长请你去谈话。”韩复榘随特务下楼,走到一半看见院子里布满了全副武装的士兵。
韩复榘死到临头还想开溜,对身边的特务说道:“我脚上鞋小,有些挤脚,我回房换双鞋再来。”
韩复榘边说边往楼上走,刚迈出去一步,站在楼梯边的特务就向他的头部开了一枪。第一枪没打准,韩复榘回了一下头说:“你打我的胸······”
话没讲完身后便响起连续的枪声,韩复榘直挺挺地栽倒在楼梯上。
他头部中两弹,身上中5弹,身中七枪而死。
韩复榘戎马一生,没有丧命于军阀混战,没有丧命于日寇的炮火,却死在了一座二层小楼上,只能说一切都是他咎由自取。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