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辅撤出的四个俄军集团军去哪了?重获机动优势,投入顿巴斯决战

发布一下 0 0

3月25日,俄国防部正式宣布完成了在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的第一阶段主要任务,并表示第二阶段的主要目标将放在顿巴斯方向上。随后俄军在乌克兰的作战部署进行了重大调整,主要方向是收缩两翼的战线,将主要兵力向中部的顿巴斯地区集结,以期歼灭据守在那里的乌军顿巴斯战役集群。俄军做出了一个关键的决定,那就是放弃对基辅的包围,部署在基辅方向的“V”集群和“O”集群先后从当前战线撤退,这两个集群拥有3个集团军和1个空降兵集群的强大兵力,由于战线已经大幅度缩短,俄军将腾出大批的机动兵力。

基辅撤出的四个俄军集团军去哪了?重获机动优势,投入顿巴斯决战

距离俄军宣布完成第一阶段行动已经过了半个月的时间,似乎俄军在顿巴斯方向的进展速度并没有预想中那么快,俄军仍旧没有完成对乌军顿巴斯战役集群的战役合围,并且乌军正似乎在将基辅的部队调往增援顿巴斯战役集群。根据俄国防部最新的战报,俄军发现了顿涅茨克州的波克罗夫斯克、斯拉维扬斯科和巴尔文科沃的火车站出现大量乌军部队和武器装备,显然这是乌军派往增援顿巴斯战役集群的预备队和武器装备,随后俄军使用远程高精度导弹对这些目标实施了打击。但是这也表明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乌军同样在变更军事部署,这些预备队和装备极有可能来及基辅方向。

基辅撤出的四个俄军集团军去哪了?重获机动优势,投入顿巴斯决战

这让人不禁怀疑俄军选择放弃合围基辅是否是一个错误呢?不可否认,从政治上来看,放弃合围基辅对俄罗斯来说无疑是非常不利的,因为这似乎给外界释放了俄军军事上失利的表象,其结果就是乌克兰推翻了此前达成的部分和谈结果,另一方面西方国家开始向乌克兰援助包括坦克、装甲车和大型防空系统在内的重型装备。从军事角度来看,俄军从基辅和其他方向的撤离确实缩短了战线宽度,起到了节省兵力的效果,但是乌军也相应地节省出了不少兵力,这样在顿巴斯方向上,虽然俄军的兵力在加强,同样的乌军也在向这里实施大批增援,似乎俄军军事上取得的效果也并不显著。

基辅撤出的四个俄军集团军去哪了?重获机动优势,投入顿巴斯决战

上述的考虑虽然不无道理,但是却忽视了一个关键的因素,那就是制空权优势一直掌握在俄军手中。从战略上来看,俄军在第一阶段军事行动的展开战线的确实太宽了,整个战线宽度达到1800公里,经过了初期的快速推进后,由于后勤和兵力等方面的限制,俄军基本全线转入了相对静态的对峙,仅在局部地区继续维持攻势。这种静态的阵地战其实对乌军是非常有利的,而对于俄军自己则非常不利,因为乌军可以广泛的开展以轻型步兵分队+远程炮兵的袭扰战术,不断的消耗俄军的力量。因此俄军必须要重新获得战役机动优势,把自己的空中优势充分利用起来。

基辅撤出的四个俄军集团军去哪了?重获机动优势,投入顿巴斯决战

在静态的阵地战中,防御一方拥有良好的掩蔽工事,可以将步兵和重型武器都有效地隐藏起来,并且由于只发动小规模的作战行动,即便遭到空中打击也损失不会太大,从而使进攻方的空中优势得不到有效发挥。对于进攻方而言,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进行大范围的战役机动,在局部地区实施决战,迫使防御方也相应实施兵力的调动,然后再敌军主要兵力实施机动过程中给予猛烈的打击,或者通过空中优势封锁其机动,从而在进攻方向上建立绝对的优势,重新恢复进攻的势头。

基辅撤出的四个俄军集团军去哪了?重获机动优势,投入顿巴斯决战

目前,俄军在战役层面就是在采取这种方式,俄军从基辅撤离的部队正在向顿巴斯方向重新部署,而且俄军加强了对乌军燃料库、弹药库、交通枢纽以及装备集结地的空袭强度,其目的就是阻止乌军向顿巴斯方向的增援行动,从而孤立乌军的顿巴斯战役集群,在顿巴斯地区建立兵力兵器优势,为即将发起的顿巴斯攻势建立有利的态势。通过这种大规模的兵力机动,将使俄军再次获得进攻的动力,而不是像此前那样继续旷日持久的阵地战、消耗战,这对于俄军无疑是非常不利的。

基辅撤出的四个俄军集团军去哪了?重获机动优势,投入顿巴斯决战

随着西方国家不断向乌军提供大量的武器装备援助,并且开始援助可以改变战场局势的重型武器装备,乌克兰武装力量正在不断加强中。因此俄军必须在战略部署上做出重大改变,收缩战线,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在远离乌克兰后方的最东部顿巴斯方向展开决战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而且那里据守这乌军强大的一个战役集群,总兵力超过5万人,打掉这个顿巴斯战役集群将从根本上改变俄军在乌克兰东部战场的战略形势。因此,从军事角度来看,俄军放弃基辅等其他地区的选择是非常明智的,由于俄军拥有战区空中优势,俄军可以迅速向顿巴斯方向实施快速部署,而乌军向顿巴斯的增援将被俄军空天军所阻止,利用机动优势来重新获得进攻动力,这就是俄军第二阶段军事行动的关键作战思路。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86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