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 China能被彻底抛弃吗?
ARM与Arm China
昨日,#传ARM正考虑剥离安谋中国# 被推上热榜,芯媒对此进行了客观报道,见《ARM或剥离Arm China(安谋中国),目的:加速IPO》。今日,我们对此进行深度挖掘:ARM与安谋中国的那些“爱恨情仇”,通过这些,我们或许可能改变对“2020年那场ARM与安谋中国的控制权之争”的看法,也可能了解安谋中国存在的意义,进而分析ARM的IPO之路能否真的会抛下安谋中国?也许,下周,ARM和安谋中国会再来一场“对白”。
关于名称:
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是英国公司,目前由日本软银控股。
Arm China、Arm中国、安谋中国、安谋科技,法定公司名称:安谋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本文由于场景不同,名称有所不同,均指法定的公司名称。
安谋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来源:芯媒实地拍摄
我们先“穿越”到2020,看看“那场ARM与安谋中国的控制权之争”,再重头起底ARM与Arm China的一系列“故事”。后面再做分析。如果觉得“裹脚”,有点太长,可以根据下面的大纲选择性阅读。
- 2020年那场ARM与安谋中国的控制权之争
- Arm早期情况
- Arm China雏形
- Arm China 安谋中国成立
- ARM与Arm China的协议
- Arm China 业绩
- 2020 Arm 与 Arm China控制权之争
-- 焦点:子公司还是合资独立公司
- 2020年 Nvidia 400亿美元收购 ARM,最终被否
- 2022年2月,启动IPO
-- ARM业绩
- 2022年3月,ARM试图剥离 Arm China,赴美上市
- Arm China赴港上市
- ARM能彻底与Arm China分道扬镳吗?
- Arm China 会不会受到冲击?
2020年那场ARM与安谋中国的控制权之争
北京时间2020年7月28日午间13:30, 安谋科技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安谋中国团队公开信》,公开信中称:ARM中国员工遭威胁,并附上了176名员工签名。
这封公开信把ARM与安谋中国的这场控制权之争完全暴露出来,也把两者推向了风口浪尖。
事情的起因要从上个月说起。
ARM解除吴雄昂董事和董事长身份
6月1日,Arm公司以《公司章程》和《合资合同》为依据,解除吴雄昂在安谋中国的董事和董事长身份。
但是,吴雄昂拒绝接受这一决议。
因Arm非绝对控股股东,没有单独罢免吴雄昂的权利,于是引发了一系列的风波,控制权也经历了一波三折,各种反转。
注:安谋科技是中外合资公司,按照中国法律,外资占股比例最多不能超过49%,ARM仅拥有安谋科技47.3285%的股权。
ARM联合厚朴投资召开董事会
ARM罢免安谋中国董事长吴雄昂未果后,Arm找到中国投资方厚朴投资,经过短暂的沟通后,两家立即达成了一致,于6月4日在董事长吴雄昂没有参加的情况下召开了董事会。
安谋科技(中国)有限公司的董事会上,到会8人,最终以投票的方式进行表决,结果是7:1,于是正式公布罢免吴雄昂等事宜。这次董事会全程由位于中国上海的中伦律师事务所的指导下进行。
中方资本厚朴投资给予支持,加上安谋中国投资方团队中有两个董事席位是Arm母公司软银集团的代表,最终以压倒性优势成功通过罢免吴雄昂等的表决。
如果这次董事会符合安谋科技的公司章程,按理说是合法有效的。
有媒体指出,厚朴投资是主导此次罢免的主角,但Arm方面对此不予置评。
厚朴投资是谁?其背景是什么?我们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详情请关注芯媒看详细讲解。
业界所说的厚朴基金、厚朴资本、厚朴投资可以简单说就是厚朴,他们之间的一系列股权关系在此不细说。
厚朴是由美国高盛集团的中国合伙人方风雷创立的一家私募股权投资公司。
2019年欲400亿吞下格力电器事件中的主角就是厚朴投资。
十年前,2009年,厚朴投资与中粮集团投资入股了蒙牛,蒙牛从此没有了牛根生,似乎也缺少了他那股子精神气与干劲。
安谋中国否认董事会决议
回到刚才6月4日的董事会罢免,ARM发表公开声明后,安谋中国也发表了公开声明,依然不接受并否认董事会决议的有效性。
注意,这份声明盖章了
6月10日,双方再次对决
Arm中国官方发布第二封声明继续否认罢免CEO一事:安谋中国未发生人事变动,董事长兼CEO吴雄昂(Allen Wu)继续领导公司。
ARM与厚朴投资联合发表声明
6月11日,ARM方面和厚朴投资联合发表媒体声明,公开这次董事会决议。ARM及厚朴称,基于举报人以及数位在职、离职员工的投诉,吴雄昂未对公司披露他已经构成的利益冲突,以及违反公司准则的行为,因此将吴雄昂罢免,“吴雄昂的行为危害到了安谋中国的发展、公司股东,以及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安谋中国再次否认“换帅”
6月11日,Arm中国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双平台再发第三封声明(盖公章),驳斥昨日“Arm公司媒体声明稿”中对Arm中国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及CEO吴雄昂的指控。
安谋公司再发声明,称该稿件对安谋中国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及CEO吴雄昂先生的指控完全莫须有,对吴雄昂先生及安谋中国的声誉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我司已委托律师采取法律措施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此外,对于“Arm公司媒体声明稿”中被任命的过渡时期的联席首席执行官唐效麒 (Phil Tang) ,这份最新声明中表示,其因严重违规行为,已经于2020年5月26日被安谋中国解职,他不再代表安谋中国履行任何职能。
注意,这份声明盖章了
静默与爆发
这份声明之后,ARM与Arm China(安谋中国)的控制权之争似乎消停了。
然而,不是在沉默中消失,就在沉默中爆发。
从6月11日到7月下旬,外界并不知道ARM与安谋中国两者筹划、运作了什么。
但是,到7月28日,也就是这件事情的高潮,安谋中国再次发布了公开信,在信中表示:ARM中国员工遭到了威胁,并附上了176名员工签名。
这是176名安谋中国公司员工的签名!
公开信的结尾是:
我们呼吁安谋中国的各方股东和董事会能以合法合规的方式参与公司战略决策,不直接干预公司正常经营,不伤害员工的合法权益。安谋中国是中方控股的合资公司,应该遵守中国的法律和履行中国的社会责任。同时,我们也恳请政府各级有关部门关注安谋中国所面临的动荡,及时介入和保护好这把战略资产的钥匙,确保股东争议能够得到合法合理的解决,让我们的合资公司早日回到正轨,团队能安心工作!
用公开信的方式来恳求政府部门关注,说明安谋中国真的遭受了很大的压力,或者在法律等方面已经与ARM无法进行某种形式的沟通,只能求助于社会和政府。
下面是公开信的全文:
自此以后,似乎ARM与ARM China的纠纷没有再摆到台面上来。安谋中国运营正常,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安谋中国发布了多款产品。董事长吴雄昂也出席了多次媒体会议,但在会议上他只讲安谋中国的技术和战略,从来没有提及与ARM的纠纷。
直到今年2月,NVIDIA收购ARM的交易搁浅,ARM启动上市。最近ARM母公司日本软银将持有ARM China的所有股权出售给软银集团旗下的一个特殊目的公司(SPV)。Arm China(安谋中国)再次浮出水面,进入公众视野。
那么,Arm China与安谋科技又是如何成立的,他们最初的蜜月期如何呢?
由于篇幅太长,此文先到此为止。请看芯媒接下来的深入报道。
- Arm早期情况
- Arm China雏形
- Arm China 安谋中国成立
- ARM与Arm China的协议
- Arm China 业绩
- 2020 Arm 与 Arm China控制权之争
-- 焦点:子公司还是合资独立公司
- 2020年 Nvidia 400亿美元收购 ARM,最终被否
- 2022年2月,启动IPO
-- ARM业绩
- 2022年3月,ARM试图剥离 Arm China,赴美上市
- Arm China赴港上市
- ARM能彻底与Arm China分道扬镳吗?
- Arm China 会不会受到冲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