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10日,法国大选第一轮投票结束。
法新社和法国内政部公布的初步结果显示,马克龙的得票率为27.6%,勒庞则为23.4%,第三名的梅朗雄则出人意料地获得了21.9%的得票率,今年横空出世的泽穆尔仅获得了7%左右的选票。
虽然最终结果还未公布,但10日当天出口的民调显示,与5年前一样,马克龙和勒庞将进入第二轮,并于2周后的4月24日争夺总统大位。但马克龙不可能再像2017年一样,在第二轮投票中轻松获胜。
民调显示,在第二轮投票中,他与勒庞的得票率差距最小只有2%,即51:49。也就是说,稍有差池,欧洲政坛将迎来一位极右翼“领头羊”。反之,如果马克龙胜利,他将成为法国20年来首位连任成功的总统。
法国政治精英们再次显现了,他们对极右翼的警惕。除了极右的泽穆尔和极左的梅朗雄,其他人均呼吁选民在第二轮投票中支持马克龙。
泽穆尔呼吁他的支持者将票投给与他主张相近的勒庞,因为马克龙是一个更糟的选择。梅朗雄虽然没能完成逆袭,但20%以上的得票率却让他变得举足轻重。不过与其他8位左翼以及右翼建制派候选人不同,他并没有呼吁支持者将票投给马克龙,只是强调,不要将一张选票给勒庞。
分析人士认为,梅朗雄的失败主要是因为,多位左翼候选人参选,导致票仓分裂。第二轮投票中,左翼票仓极有可能左右最终结果。
不过问题是,无论是极右翼的勒庞,还是执政方向越来越倾向于右翼的马克龙,都很难赢得左翼选民的青睐。
尤其是马克龙执政五年,为富人和大企业减税,进行退休金改革,如今又要将退休年龄增加到65岁,这些对左派选民来说尤其不能接受。相反,勒庞在拉票过程中,一再强调她将关注通货膨胀等民生问题,反倒赢得了一些选民。
左翼候选人全军覆没,许多支持者都表示,将会在第二轮投票中弃权。值得注意的是,10日的第一轮投票率预计为70%左右,将创下2002年以来的最低值。这也进一步说明,马克龙的5年执政,让不少当初支持他的选民失望。
2017年马克龙之所以能在第二轮投票中,以66:34的大比率轻松击败勒庞,正是因为,法国人不愿意选出一个极右翼总统,从而给了马克龙一个机会。但从第一轮投票来看,马克龙的执政,反倒让这些法国人幻灭,选择弃权。
反观勒庞,她在过去一段时间的拉选票过程中,放弃了“脱欧”、退出欧元区等让法国选民紧张的极端政见,而转向温和,关注民生问题。
一个是变得略微稳和的极右民粹,一个是自己不满意的现总统,第二轮选举到底如何投票,法国人很纠结。民调显示,第一轮投票前,将近三分之一的法国人都没有下定决心到底要支持谁。
在一次电视辩论上,在被问到法国是否应该禁运俄罗斯油气,勒庞的回应是:我们是想死吗?在经济上,我们会死!我们得为人民着想。
在此次大选中,法国几乎所有的候选人都对北约持抵制态度,但勒庞的亲俄态度,让大洋彼岸的拜登政府尤为担心。一个不可控的极右翼总统登台,一旦法国重启脱离北约程序,在当前的欧洲局势下,将对美国的战略部署造成剧烈动荡。
谁将成为爱丽舍宫的下一任主人,取决于如今还摇摆不定的选民。从2002年到2017年的选举,法国左右翼选民都曾联合抵制极右翼,但今年情况似乎有些变化。
一位5年前将票投给马克龙的法国选民表示,当年她投给马克龙,是因为出于对极右翼的害怕,但如今她不怕了,因为勒庞从失败中吸取了教训,实现了“进化”,如今她能理解勒庞了。
面对“进阶版”勒庞,从“不左不右”滑向右翼的马克龙,胜算已远不如5年前那么大。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