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旧时,通家之好在人们的关系中有着标志性的意义,到了这一步,彼此就可以直接登堂入室,亲如一家了。在现代社会中,社交生活比较开放,人际交往本应更亲密些,但事实上,社会的风潮已日趋“My Home主义”,个人生活远比待人处世更为优先。这是独善其身的想法,并不利于交际的成功。
虽然在饭店或夜总会中,也可以看到一个人真实细微的一面,但这与居家生活又不同。居家生活的表现,可以说是最真实的本性表现。所以,在彼此产生亲近感之后,或多或少都会有进一步想要拜访对方家庭的希望。虽然饮酒作乐式的交往,也能建立私人交情,但与家庭式的淳朴交往比较起来,也只能说是逢场作戏的交往,无法奠定稳固的基础。所以,为了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个人形象,邀请朋友上门,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请朋友到自己家里来坐坐,目的不外乎就是把你们“萍水相逢”、“公事公办”的交情变成互相不设防的私交,同时,在与别人的交往中,你也可以通过一些“不见外”的私密话题来拉近你们之间的关系。
每个人可能都会遇到过这样的人,他们因为自卑而变得冷傲,认为这样就可以成功地保护自己。这种天生的“不自然”不但给他们自己带来极大的困扰,而且还会给他们的人生道路上无端地增添了许多屏障。由于性格上的问题,他们无法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无法组建和谐幸福的家庭,有些人甚至还会出现自暴自弃、一蹶不振的现象。
高博言是一家国有企业的工程师,与他的名字刚好相反,不管是与级别高还是级别低的员工说话时,他都坐着不动,别人找他说话时,他也爱答不理,从来不把别人说的话放在心上。大家见他待人的态度,也只好敬而远之,迫不得已与他有工作关系时也只是站在他旁边说话。当他心情不好时,竟然不说一句话,视别人为不存在,始终不抬头看你一眼,他人也只能尴尬地走开。他在公司如此,对待朋友也就可想而知了。每当他与朋友或同学聚会时,他也同样是板着脸坐在一旁,实在令人难受。久而久之,朋友同学间的情分也就慢慢淡漠了,现在,连当年的大学同学都基本不和他联系了。高博言自己也很苦恼,其实他也不是真的看不起人,只是天生性格内向,口才也不好,有时候和人面对面坐着,却不知该选择什么样的话题才好。
其实要改变这种状态并不是很难,只要你能稍微投入一点,坦白一点,让对方可以窥见些许你的感性层面,就有机会使你们的关系更加契合。对于那些别人认为不可谈的话题,不要有太多顾忌:心灵、感情、政治都是让我们的生活更有意义的话题,为什么不能谈呢?
奥巴马和夫人米歇尔刚走马上任没几天,他们的亲民形象就赢得了美国公众的好感。 美国选民们一般会觉得,希拉里与自己的距离很远。克里和戈尔等人也都给人一种距离感。这让一些选民们厌倦,这也就是他们的政治宿命。而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夫人米歇尔是位个性开朗的明亮女人,真挚而诚恳,从不娇操造作。与夫人情趣相投的奥巴马给人感觉也是那么真实而亲近。当然,这与他受到夫人的感性影响与感染有关。米歇尔是第一个爆料自己丈夫不会整理床铺的总统夫人,这些小细节为奥巴马平添了几分普通人的人情味。米歇尔基本不谈政策纲领,而是打人性牌,大谈奥巴马的生活趣事。即使夫妻俩一起上电视做节目,也是谈笑风生,彼此打趣,不时自然而然地显露性格率真的一面。
奥巴马是理性与感性统一的人。他既有很强的感染力,又有很强的自控能力,奥巴马所说的话,几乎听不到“八股文”的味道。最重要的是,他与夫人一样说话时没有故意掩饰自己,或故作神秘状态。记者问:“获胜后,太太说了什么?”奥巴马幽默地说:她说:“那你明天早上还送女儿上学去不啊?”总统夫人大笑:“我没说,我可没这么说啊!”夫妇俩眼神里传递的都是真挚的感情,默契而有趣。
一般而言,在交谈中,我们往往担心自己真实情感的暴露,并试图隐瞒自己的隐私,以防对方对自己产生不好的感觉。但现在为什么反行其道呢?原来这种说话技巧的奥妙在于它克服了人们认生的心理。
初次见面,一个高明的谈话者会满不在乎地闲聊这样的话:“我儿子上课老搞小动作,对那孩子,我可真是操了不少的心呀!”或者“昨天我家先生不小心把烟头掉在了自己的外衣上,结果烧了一个大窟窿。”……听者怎么也想不到对于自己还很陌生的人会说这么多的贴心话,对自己这么亲近,于是很感动,在不知不觉中也就安下心来融洽地闲聊了。
在与人的交谈中,说一点私事是一种能够轻而易举地建立与他人之间亲密感的绝佳交谈技巧。培养出绝佳的亲和力之后,我们无论走到哪里,都很快就会有“熟人”,也会因此而拥有更多的朋友。如果说人脉圈的架构需要一个工具的话,那就非这些私密的东西莫属了。别看它们并不起眼,但它们所起到的作用却是有目共睹的。懂得运用私人感情去拉近与他人之间距离的人才是聪明的人。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