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政客》杂志报道,当地时间18日,法国“国民联盟”候选人勒庞在一场发布会上表示,如果她成为总统,将会在乌克兰战争结束后与俄罗斯接触,以确保莫斯科不会与北京走得太近,否则将会出现“巨大危险”。这种言论跟她在第一轮投票结束后的发言相比,出现了明显的转变。
勒庞是普京的崇拜者,其主张一直以激进著称。在外交政策上,她希望跟法国跟俄罗斯结盟,声称两国拥有共同的文明和“战略利益”,然而跟俄罗斯结盟这种“逆天的计划”,在美国主导的欧洲秩序之下是不会被容许的。
在几天前的法国大选第一轮投票中,勒庞以23.41%的得票率,跟马克龙双双进入第二轮投票。如果能继续赢得24日的第二轮投票,她就将成为法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在投票结束后的发布会上,勒庞全面介绍了自己的主张。
她呼吁法国必须跟俄罗斯和解,不应该继续保持对抗。掌握自己军队的主导权最重要,而不能将指挥棒交给北约。勒庞对北约的态度极为负面,她认为即便不能退出北约,也必须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司令部,为此她甚至还被人拿来与戴高乐相比。
同时她还提到了中国,她认为美国之所以咄咄逼人,是为了制造新的“假想敌”,好让欧洲产生恐惧,这样才能方便美国加紧对欧洲的控制。这样一针见血的指责可谓是“人间清醒”,这番发言还为勒庞赢得了不少中国网友的赞赏。
想想看,就连一个法国候选人都看得很清楚,美国除了要利用欧洲遏制俄罗斯,另一个战略重心依然放在中国身上,这样的美国必须要给予高度警惕。
然而才仅仅一周时间,勒庞就口风突变,将矛头对准中国,很难让人相信美国和欧盟没有对其施加影响。事实上就在一天之前,欧盟正在对勒庞以及另外三名欧洲议会国民联盟成员发起调查,指控这些人“滥用欧盟公共资金”。
据悉,包括勒庞在内的四名前欧洲议会议员,在 2004 年至 2017 年间,挪用了超过 50 万欧元的欧盟资金,用于他们自己政党的活动。虽然勒庞在发布会上表示,这不过是欧盟的“肮脏游戏”,并直言法国人不会受到愚弄,但实际上勒庞目前的处境并不好。
在欧盟对其发起调查之前,巴黎就爆发了万人抗议。民众走上街头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反对勒庞,顺带还要反对马克龙。上周末,抗议者们高呼“不要马克龙,也不要勒庞”的口号、大声抗议,甚至一度与警方发生冲突。
虽然勒庞做出了回应,认为抗议投票结果的行为非常“不民主”,但也不得不承认,这波抗议来得非常蹊跷。
因为在同一时间,除了反对勒庞的抗议,还有支持乌克兰,以及黄背心等各种极端团体组织的抗议。这些大大小小的抗议在同一时间爆发,更加重了民众对勒庞当选的担忧。
而在此之前,美媒已经对勒庞进入大选第二轮一事口诛笔伐了好几天,《纽约时报》将勒庞贬为“危险的政客”,直言勒庞的上台会给法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完全抛弃了客观、中立的立场,使尽浑身解数在危言耸听。为的就是阻止勒庞当选,同时为马克龙摇旗呐喊。
而在美国媒体为勒庞定调之后,欧盟就迅速行动对勒庞发起调查,很难让人不怀疑其中的联系。有意思的是,在5年之前的大选上,勒庞同样因为“涉嫌不当使用欧洲议会资金”遭到过调查,欧盟显然是在故伎重施。
或许是担心在同样的问题上摔倒两次,勒庞这次的发言保守多了。她将自己跟俄罗斯亲近的理由,推到中国身上,而这正是拜登和美国政客们惯用的伎俩。虽然美国正在主导俄乌冲突,但从美国近期以来在亚洲的布局来看,所谓的“印太战略”白宫也并未丢弃,遏制俄罗斯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应对中国。
勒庞此番言论,的确能够在取悦拜登的同时亮明立场,增强支持者的信心,可谓是一举两得。勒庞表面上“怼天怼地”,但对于美国和欧盟“大大方方”干预法国大选的行为,她却只字未提。看起来,虽然这位女候选人表面上更为激进,但骨子里的格局却跟戴高乐相差太远了。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