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全国小麦穗期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视频会上,襄阳作为全国粮食主产区,就小麦病虫害发生防治情况进行交流发言。
襄阳市是我省的小麦主产区,常年小麦种植面积占全省的1/3,总产占全省的1/2。小麦病虫今年总体中等发生,但4月中下旬降雨偏多,与小麦扬花期吻合,赤霉病暴发流行的风险大;小麦条锈病目前仍为零星见病。
为防止重大病虫害扩散流行,确保夏粮丰产丰收,襄阳市各地认真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责任制,上下迅速掀起小麦穗期重大病虫害防控行动的高潮。“今年襄阳市小麦穗期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普防普治小麦赤霉病的防控措施,做到‘四早’。”襄阳市植保站站长白桂萍介绍,即早预警、早培训、早准备、早防控。
据悉,3月11日,市委副书记胡勇在市农业农村局上报的《今年我市小麦赤霉病暴发流行风险大》的农情专报上作出批示意见,要求各县市区积极应对、抓好落实。3月23日,全市春季农业生产暨农业农村重点工作推进会对小麦赤霉病防控进行安排部署。次日,市政府组织召开小麦重大病害防控技术培训与防控工作视频会。4月7日,小麦刚进入扬花期,市领导便深入南漳田间地头,调研督导小麦赤霉病统防统治工作。
针对换届后的第一年市县乡领导调整面广、新手多,对病虫防控工作经验少、认识不深等实际情况,市植保部门强化参谋精准服务,多次召开全市农作物病虫发生趋势会商会,发布趋势预报、病虫情报,上报农情专报。
各地持续加大小麦赤霉病防控培训指导和宣传力度,组织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培训会70余次,培训种粮大户、经营主体7800余人次,印发小麦赤霉病防控明白纸8万份,动员生产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民群众投入小麦赤霉病防控。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康振生教授专题授课,讲解襄阳市常年严重发生的小麦条锈病和赤霉病发生规律特点与防控技术,当地媒体线上直播,设县(市、区)分会场11个、乡镇(办事处)分会场98个、村委会及社区分会场2250个,共有31.2万人在线培训。这次大规模、高规格的技术培训,为小麦赤霉病的全面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
截至4月8日,除省财政安排襄阳市1067万元中央农业生产救灾资金农作物病虫防治专项经费外,全市各县(市、区)共统筹安排小麦赤霉病防控资金2093.25万元,用于购买农药和飞防作业服务,开展统防统治。
记者获悉,截至4月12日,襄阳市小麦赤霉病已防面积518.3万亩次,统防统治面积272.21万亩次。(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崔逾瑜 通讯员 张劲)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