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下着不大不小的雨,水声滴滴答答的,在屋子里觉得清凉幽静,引起了读书的兴趣。
翻开了林清玄描绘清凉意境的散文《月到天心》,读着读着,同作者一起走进了心灵的深处,感受月亮的永恒之美。
"乡下的月光很难形容,它不像太阳的投影是从外面来,它的光明犹如从草树、从街路、从花叶、乃至从屋檐、从墙垣内部微微地渗出,有时会误以为万亊万物本身有着自在的光明。假如夜深有雾,到处都弥漫着清气,当萤火虫成群结队飞过,仿佛是月光所掉落出来的精灵。"这是一个沉浸在月光中,脱去凡俗的遮障,心净眼澈的人,才能发现感悟到的至境。
记得以前读过这篇文章,这段描述就给我留下了深刻不忘的印象。也许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时,几年的乡村生活体验,也许是作者带给我的共振,每次读到这里都要停下来品味一番。
窗外的雨不紧不慢地不停地下着,水声滴滴答答的,好似成了一个水的世界。
这时,又想起《菜根谈》有一句话:“心境如月池浸色,空而不着,则物我俱泯。”月池中的影子,是实有的吗?法无自性,缘起性空。
原来这一切都是虚名啊!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心里都有月亮埋藏,只是自己不知道罢了。只有极少数的人,在最黑暗的时刻,仍然放散月的光明,那是觉知到自己就是月亮的人。”
是把萤火虫当作发光体呢,还是看成一只小甲虫?
内心光明一切光明。"所以回到自己,让自己光明吧!"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