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出现新职业“乡村振兴协理员”天目新闻专访农业农村部专家为你解读

发布一下 0 0
北京出现新职业“乡村振兴协理员”天目新闻专访农业农村部专家为你解读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从今天起,北京开始招聘一种新职业:乡村振兴协理员。

近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北京市2022年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事支农工作招聘公告》,宣布今年全市计划招聘461名高校毕业生担任乡村振兴协理员,全部安排到农村从事支农工作,从4月20日起开始报名。

“乡村振兴协理员”到底是个怎样的新职业?高校毕业生作为“协理员”能在“乡村振兴”中起到怎样的作用?这种新职业击中“乡村振兴”的痛点了吗?带着这些疑问,天目新闻记者今日在北京专访了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处长、副研究员高鸣。

“乡村振兴协理员”,是个怎样的新职业?

近日公开发布的《北京市2022年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事支农工作招聘公告》,对这一新职业进行了说明。

招聘对象:面向列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的普通高等学校(不含定向、委培)的北京生源应届毕业生。

招录流程:经考试录用后,上岗的乡村振兴协理员与乡镇签订劳动合同,合同期为5年,在基层服务年限计算为工龄。如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颁发《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服务证书》,享受国家及北京市相关优惠政策。

工作职责:乡村振兴协理员到岗后的工作职责,是协助加强农村党建、发展特色产业、建设美丽乡村、提升治理水平,服务和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相关待遇:乡村振兴协理员在岗期间工作生活补贴,基本达到所在乡镇机关从高校毕业生中新录用工作人员试用期满后工资收入水平,并设有考核奖励机制。相关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手续,按照国家及北京市政策办理。并按规定发放一次性安家费补贴,组织参加重大疾病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

后续通道:分为“续聘”和“多渠道流动发展”两个方向。

任满1个合同期、在村表现优秀毕业生,可根据双方意愿,按规定程序续聘。如当选村“两委”班子成员,可将合同期延长至村“两委”任期届满。

同时,实施人才多渠道、差异化流动发展,将从合同期满考核合格人员中定向考录公务员和专项招聘事业单位人员,落实考研加分政策。鼓励各类企业积极吸纳,并支持他们创新创业。

专家解读:“乡村振兴协理员”会给北京农村带来新面貌

“北京市在全国首次启用‘乡村振兴协理员’这个称呼,更有利于为农村‘引智’‘引质’。”采访时,高鸣这样告诉天目新闻记者。

在他看来,这项政策是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的升级版。但是和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不一样的是,北京市的“乡村振兴协理员”任期时间更长了,以往的“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服务期主要是2-3年。

“这样有个好处,就是便于应届毕业生能更懂基层,更好地服务基层。”高鸣说,“以往大学生刚了解了农村工作,刚在农村开始发挥作用的时候,服务期限就到了。现在这个职业出现,更有利于为农村‘引智’‘引质’。”

高鸣分析说,与普通村干部相比,“乡村振兴协理员”具备不少优势:他们不仅文化素质高、接受能力快,而且还懂国家的政策法规。除此之外,他们表达能力强,勇于创新,会将不少新技术、新方法用到今后的工作中。

作为我国农村经济研究专家,高鸣还在采访中一再向天目新闻记者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当前农村缺人,更多的是缺人才。

在他看来,我国农村各类人才总量相对不足,人才结构失衡,乡土人才培育机制亟待健全。“当前在农村,年轻后备力量严重缺乏,尤为短缺的是在农村发展需求最旺盛的生产、科技等方面的高技能人才。”高鸣表示,“乡村人才发展环境,需要进一步加以改善。”

为此,他曾提过“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呼吁各级加强对乡村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把乡村人才振兴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创新乡村人才培养机制,建设乡村人才服务平台,完善乡村人才服务体系,构建完善薪酬激励、绩效激励等多角度、多层面、灵活化的人才激励机制,保障乡村人才合理权益。

“我相信,‘乡村振兴协理员’会给北京农村带来新面貌。这包括:一是普及政策法规;二是为老龄化的农村带去青春活力;三是带去新技术新方法;四是强化乡村治理;五是加强了乡村人才队伍建设。”高鸣表示。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87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