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大选经过第一轮投票后,现任总统马克龙和极右翼党派“国民联盟”女候选人勒庞进入“决赛”,并将于本月24日的第二轮投票中,决定谁能当选下一任法国总统。目前,两人的民调数据非常接近,正常情况下,应该是一个谁都有可能笑到最后的结局。但是,美国和欧盟在这个时候,连自己盟友的内政也开始干涉了,因为勒庞“既亲俄又反美”,白宫和欧盟都不希望她当选,当然也会有相关动作。如此,基本上可以说法国大选结果已定——马克龙的连任稳了。
据观察者网4月20日的报道,就在距离法国大选不到一周时间的关键时刻,马克龙的有力竞争对手勒庞却遭遇了“突然袭击”,欧盟反欺诈局近日指控勒庞在欧洲议会任职时期,伙同其他人包括自己的父亲,一共挪用了高达61.7万欧元的公共资金,其中勒庞就挪用了13.7万欧元。对于欧盟的突然指控,勒庞本人立即予以了否认,她表示,欧盟此举是为了干涉法国大选,是一种“犯规行为”。
就在此前不久,美国政府也公开表示,不希望勒庞当选法国总统。那么,为何美欧都不愿看到勒庞执掌法国?原因或许有下面三个。
首先,勒庞在竞选过程中曾表示,一旦她当选,就会带领法国退出北约,这让西方国家非常不满,特别是在西方如今联手抗俄的背景下,勒庞这样的表态,等于是直接给了西方盟友们一闷棍。而且,勒庞称“欧洲禁运俄能源后,美国大获其利,法国应该向美国索赔”,这一主张,也让美国非常不满。因此,勒庞同时遭到了美欧的“夹击”,他们都不希望勒庞战胜马克龙,以免损害自己的利益。
其次,勒庞曾公开表示,自己是普京的“忠实粉丝”,勒庞的亲俄态度,也让美欧特别是美国感到担忧。现阶段,超级大国正在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试图来孤立普京,但如果勒庞当选法国总统,那么围堵俄罗斯与普京的锁链上,就会出现一个巨大的,无法忽视的缺口。因此,美国是强烈反对其当选,因为勒庞的亲俄态度,会给美国造成更大的危害。
最后,勒庞不是第一次挑战法国总统的宝座了,在上次法国大选中,勒庞就险些击败了马克龙,而当时也是欧盟出招,指控勒庞“挪用公款”,最终导致其没能当选总统。这一次,勒庞再次逼近法国总统的宝座,而且与马克龙的竞选更为激烈,而欧盟认为,可以“如法炮制”,再次指控勒庞“挪用公款”,还扯上她的老爸,试图再次抹黑勒庞及其家族,那么勒庞这次会再次与法国总统失之交臂,马克龙稳了吗?
恐怕没有那么乐观,原因很简单,一方面,勒庞被指控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正如勒庞所说,她相信法国人民不会那么容易被欺骗了,换言之,法国民众对于针对勒庞的“丑闻攻击”,已经有了一定的免疫力,想要让勒庞痛失总统宝座,恐怕没有那么容易了。
另一方面,马克龙这几年时间内,多次引发法国的“黄马甲运动”,加上疫情和经济因素,法国国内积压了不小的反对声音,这一点,从马克龙在竞选拉票活动中,多次被反对者当面“打脸”就可以看得出来。这些反对马克龙连任的民众,会团结在勒庞的身边,希望能够“换个人执政法国看看”。因此,即便欧盟出招指控勒庞“挪用公款”,即便美国不满意,反对勒庞当选,但马克龙依然很难说会“稳赢”,不到最后一刻,无法确定最终会鹿死谁手。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