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洛阳这些老师上榜啦

发布一下 0 0

好消息!好消息!好消息!

《洛阳教育》第九期

园丁苑、桃李苑

闪亮登场

洛阳这些老师的大作见报了

赶紧来看看吧

点赞!洛阳这些老师上榜啦

洛阳校长、教师们

您的大作想发表吗

美文、作品都可以哦

!快!来!投!稿!吧!

  “园丁苑” 版面主要刊发洛阳中小学校长、教师随笔,内容不限,语言流畅、有真情实感、传递正能量,1000字以内。

  “桃李苑” 版面主要刊发洛阳中小学校长、教师绘画、书法、手工、剪纸、篆刻、摄影等作品,以图片形式发送,图片拍摄清晰,背景以纯白色为主。

  ●投稿邮箱:

  luobaojiaoyu@126.com

  咨询电话、投稿微信:15517919162(咨询时间:工作日上班时间)

点赞!洛阳这些老师上榜啦

  温馨提醒:来稿须为原创未公开发表作品。请注明作者姓名、学校、年级、联系方式。


让我们来看一看

最新一期园丁苑

校长、老师们的大作吧

桃李苑

《书香满园》(行楷)

洛阳理工学院附属中学 郑洁

点赞!洛阳这些老师上榜啦

《白鹿洞二首》(楷体)

洛阳市第二十三中学 王欢欢

点赞!洛阳这些老师上榜啦


《开卷有益》(行书)

老城区古香小学 柴敏

点赞!洛阳这些老师上榜啦


《活水亭观书有感》(行书)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洛阳分校 董喜锋

点赞!洛阳这些老师上榜啦


《读书》(行书)

孟津区常袋镇中心小学 赵宏强

点赞!洛阳这些老师上榜啦


《吹灭读书灯》(行草书)

偃师区实验小学 白会娟

点赞!洛阳这些老师上榜啦


《读书香》(楷书)

洛阳市中等职业学校涧西校区

李建隆

点赞!洛阳这些老师上榜啦


《读书明志,可识春秋》(隶书)

洛阳市第二外国语学校兰溪校区

杨政军

点赞!洛阳这些老师上榜啦


园丁苑

有书可读,人生一乐

洛阳市第二中学 郭战利

  读书,总能激起我内心的阵阵涟漪……

  小学到高中的十年,我是在农村老家度过的。那时,乡村小学条件简陋,三间瓦房当教室,四面墙还透风。二三十个孩子聚在一起成了同学,邻村的尚老师是我的语文启蒙老师。当年的尚老师三十多岁,高个儿,瘦长脸,很爱笑。课堂上,尚老师领读拼音、教写笔画、朗读课文。一篇短文,他能读得抑扬顿挫,声情并茂,我和小伙伴只循他声便能走进奇妙的文字世界。他还会结合书中内容,模仿人物的表情、语言和动作,逗得大家哈哈大笑。鲁迅有言,人生识字糊涂始。小小少年们,跟着尚老师读书,快乐无边。

  十几年一晃而过。大学毕业后,我也成了“尚老师”。从此,便和课本、参考书、练习册等结下不解之缘。放下这本,拿起那套。有人曾言,这些算不上“书”,我也略表赞同。我曾听一位名师说过,教语文的,一年到头必得读几本课外书。此后我也暗暗要求自己积极去做。2014年,我终于跳出了考山题海,回归到了书的田园。抽出时间,我通读了刘小川先生的《品中国文人》,聆听了屈原等四十位文人墨客的心声。静夜时分,每当我品读完一位文人,总是会为他的气节所震撼,被他的经历所感动,心潮起伏,夜不能寐。我告诫自己,语文老师不能只做考试题,还要会读书。

  数年前,叶鹏先生曾到我校做了一场文化讲座。听闻先生说,退休前,他读书写作的时间大都是晚上十二点以后。我感动于先生的勤奋和执着,也可以想到,叶老每读完一本书或写就一篇文章后,该是怎样的欣喜和惬意!

  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若有时间读一点儿书,增长些见识,气质才华自然横溢,高雅光彩。一辈子这样走着,不孤单不寂寞,心情也会很美好。

  “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警醒我辈,愿与诸君共勉!


我们和书的故事
涧西区景华实验小学 程弯弯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名言一直贴在我们班教室的墙上,它仿佛在诉说着我们和书的故事。

还记得那年9月,小小的你们在父母的陪伴下走进了一(2)班的教室。我站在讲台上讲入学注意事项,你们仰着小脸,似懂非懂地听着。后来,我重读《窗边的小豆豆》,忍不住向同学们介绍:“这本书特神奇,里面有未来的小学生活,你们想不想提前知道那些即将发生的故事?”“想!” 你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响彻了整个走廊。也许就是那个当下,热爱阅读的种子在你们的心中生了根。接下来,我时常在班级和校园的图书角看到你们的身影。有时,还听到你们三五成群地交流读书心得。书中有趣的故事,配上你们稚嫩的讲述,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就这样,我们一起开启了愉快的阅读生涯。从一年级开始拼音识字,到诵读《弟子规》《诗经》《论语》。每天清晨,伴着朝阳和着鸟鸣,琅琅的读书声在校园里回荡。我们师生共读,小组互读,有时还把经典故事搬到了讲台上演绎。在我们共读《三国演义》时,为了加深同学们对书中人物的了解,我鼓励大家画思维导图,办手抄报,通过知识竞答关联人物和事件,写读后感表达自己和见解。“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在次次活动中,你们日益热爱读书。阅读让我们一起在无声岁月中收获了知识,成就了更加明媚的自己。

不知不觉,你们在书籍的熏陶下,都长成了六年级的大孩子。有一天,我们都很激动,因为景玥涵同学的作文《谪仙人》在《洛阳晚报·教育周刊》上发表了。我猛然发现,身边的小豆丁们早已不再是懵懂无知的小孩,你们已开始在浩瀚书海里追寻古圣先贤的脚步,在灿烂的诗歌文化中体悟人类共同的情感。再后来,我又读到班里一位女孩的考场作文,她在为林黛玉的死深深惋惜,她说:“如果可以,我愿为她十里红装,让她无限风光地出嫁,而不是临风洒泪,空劳牵挂。”十二岁的你们都开始读《红楼梦》了,竟还对书中人物的悲喜有自我思考。我不禁想起,自己刚读《红楼梦》时正上高中。如今,你们小小年纪,都开始为黛玉鸣不平。

是书,把我们的精神连接在了一起;是书,让我们的成长历程光芒闪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让我们在热爱阅读的道路上永不停步!


成长•怀旧
——读《腰门》有感
高新区实验小学 崔进

  《腰门》是作家彭学军的长篇儿童作品。读着《腰门》,我仿佛看着沙吉由六岁的小女孩儿长成十三岁的少女。这七年,一些人来着,一些人走着,她就这样一天天地长大了。我不禁想到自己的故乡、童年,那时的人和事历历在目。就这样,沙吉的成长故事和我的怀旧思绪交织在一起……

  沙吉与水的初识、熟悉,想帮助水却无能为力;与青榴一起在阁楼探险,鼓励青榴大胆唱歌……是这些人、这些事丰盈了沙吉的生命,带给她一段又一段独特的内心体验,成就了一个温柔委婉、内心丰富、感情细腻的豆蔻少女。作家文笔细腻,悠悠道来,用文字铺就了走进沙吉内心世界的一条道路,我沉醉其中,不知归路!

  六岁的沙吉,早已体会到不让自己睡着是件多么艰难的事儿。因为她打算深夜悄悄帮水去“放哨”,所以坚持着不睡,看着天花板上的一摊水渍就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我不由想起自己儿时夜晚睡觉时,在昏黄煤油灯的映照下,天花板的边沿总显出一些阴影,而我总能看着它们展开无限的联想。当看到沙吉和青榴上音乐课的章节,我又不由得想起自己小学时的音乐课。从城里新来的音乐老师教我们唱《外婆的澎湖湾》,我和同桌燕子在课桌下用手模拟弹琴,边“弹”边唱,眼神对视,心照不宣,乐此不疲。还有诡异的白猫和草鬼婆、神奇的哑蝉、奇特的梦游的经历,也引起我的无限遐想……

  《腰门》仿佛是一阵风,吹开了我尘封的记忆。童年的人、儿时的事,随着沙吉的成长,呼啦啦地向我扑面而来。作家笔下,湘西美丽的吊脚楼、青石板、腰门、河灯……美味的灯盏窝、桐油粑……都让我对湘西更加神往。我想,等去的那天,我一定要去寻找翠翠居住的边城,还要去沙吉住过的北边街。看看靠在腰门上的沙吉和小边边,追寻傩送唱给翠翠的情歌,以及青石板上空灵而又悠远的足音……

(来源:洛阳教育)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87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