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魏凤和应约同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通电话。魏凤和的话,内容丰富,含义明确,但我最关注的是“两要、两不”。“两要”就是两点要求:一是要求美方将“四不一无意”承诺落到实处;二是要求美方停止在海上进行军事挑衅;“两不”聚焦台湾问题和乌克兰危机;一是美国不应低估中国的决心和能力;二是不得利用乌克兰问题对中国抹黑栽赃、威胁施压。这话说得够严厉的了,但底气在哪里呢?
从惯常来看,中国的警告对美国政客肯定是对牛弹琴,他们会“涛声依旧”,说一套、做一套,这已经成了惯性。因此,在这“两要、两不”中,我最关注的是“美国不应低估中国的决心和能力”,说透了就是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这就是我们的底气。
我们的斗争精神美军早就领教了,记忆犹新的应该是朝鲜半岛(如果不记得了,建议回家问问他们的爷爷),中国人民志愿兵以惊天地、泣鬼神的战斗意志,在实力极为悬殊、气候极为恶劣的态势下,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美国及其16国联军,可以称之为中国的“立国之战”!
如今,武器装备、战场环境、实力对比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斗意志来自于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依然坚如磐石;但斗争本领却不可同日而语。我之前做过一个比喻:在台海,中国人民解放军和美军的火力烈度比较,和当年朝鲜半岛完全倒过来了,在近岸沿海,美军处于绝对的劣势!
这样讲大家可能有点抽象,如果长期关注秦安的朋友应该记得:冬季到台北去看雨,最不希望是导弹雨,这导弹雨是留给胆敢干涉的美军;当然,导弹发射之后,还有无人机群,数千架铺天盖地冲上去,美国航母也就找不见了!
这样如果大家感觉还是不过瘾、不透彻、不了解中国力量、中国底气的话,我们不妨再看看美国战略/太空司令部2023财年战略态势听证会质询环节的15个重要问题。
一、某主要核大国突然翻倍了其核武器的杀伤力;二、保持与日益强大的中国的打击能力相匹配的导弹防御系统,以及朝鲜对美国的威胁;三、可靠的太空发射方案;四、中国的高超声速能力;五、俄乌开战并就核战争发出隐晦的威胁;六、卫星信号干扰与网络攻击;七、普京总统下令俄罗斯核力量进入高度戒备状态;八、中国的“战略突破”及核武器储备预计将在未来10年大幅增加;
九、某大国摧毁美国卫星的能力;十、美国导弹防御局启动了“下一代拦截弹”项目;十一、美国赢得一场有限的核战争;十二、电磁频谱作战几乎是美国军事行动各个方面的基础——从指挥控制到电子战,从感知到观察;十三、主要指挥控制节点的整合以及导弹防御系统;十四、核态势的评估和测试准备情况;十五、当前美国的核库存是否能够满足“核威慑是安全和有效”这一保证。
在以上十五个问题中,三次直接提到中国,比俄罗斯多一次,两次以“某大国”的方式暗指中国;其中7次提到核打击;6次提到导弹。这其实也明确告诉我们,美国一怕中国的核武器,尤其是核武器能力再翻番;二怕中国的导弹,尤其是高超音速导弹;三怕中国摧毁其卫星。
敌人怕什么,我们就发展什么!中美两国防长通个话不是坏事情,但中国加紧发展自己的战略威慑能力刻不容缓。尤其是从乌克兰危机来看,美国和北约之所以不敢介入,根本原因是惧怕俄罗斯的战略核打击能力。
相比来说,中国的核弹数量和美国有很大幅度的差距!以上15个问题,相当于给中国列出了加紧发展战略威慑能力的清单。我们不能等待、不能迟疑、更不能抱有侥幸心理,把美国想得太好了。特别是从其对待俄罗斯制裁的抢劫、掠夺、盗窃、冻结、没收等手段来看,根本没有任何底线。
因此,中国在确保迅速形成对等制衡战略威慑能力的同时,需要做好打一场总体战、超限战、跨域战、混合战的准备,具有应对“群狼战术”的策略,并积极同世界反霸力量联合起来,现在就干,建立反对霸凌的统一战线。
一句话总结:不能把美国想得太好了,不要把核弹准备得太少了,不再把威胁当作威慑了,中国完全统一的日子就要到来了!
秦安,2022年4月21日,北京。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