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性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Elsevier) 重磅发布2021“中国高被引学者” (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2021“中国高被引学者”上榜共计4701人,来自523所高校、企业及科研机构,覆盖了教育部10个学科领域、84个一级学科。其中,江南大学共计入选23人。
2021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以全球权威的引文与索引数据库——Scopus作为中国学者科研成果的统计来源,采用软科设计的遴选方法,最终得到4701名各学科最具全球影响力的中国学者。
2021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覆盖了教育部10个学科门类的84个一级学科,此次高被引学者的基础数据提取使用了进一步优化并更新后的爱思唯尔教育部一级学科分类映射(已覆盖111个学科),这项文章级别的映射使得中国学者的学科归属、学科表现等方面的数据更加直观地展现了契合中国学科设置的学术研究生态,完善并科学、精确地描绘了中国学者的科研产出,为进一步梳理、分析和研究学者引用表现提供了有效帮助。
此次江南大学入选的23位学者中,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有10人,纺织科学与工程领域有5人,轻工技术与工程领域有2人,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管理科学与工程各有1人。
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无锡,江南大学从建校伊始就汇集了一大批知名学者,名师荟萃,人才济济。如今,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集聚和培育了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奋力争先,不断开创新的局面。
在优秀师资的引领下,学校科研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2022年以来,江南大学屡屡登上国际重要期刊,不断涌现重要科研成果——
- 江南大学胥传来研究团队在Nature上发表重要研究
1月,江南大学胥传来研究团队在国际顶尖期刊Nature正刊以长文(Article)形式发表题为“Enantiomer-dependent immunological response to chiral nanoparticles”的研究论文。研究揭示了独特的手性纳米免疫佐剂能均衡介导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不但为保护性疫苗研发提供了理论支撑,也为治疗性疫苗研发指明了方向。
手性纳米佐剂激活免疫应答原理图
- 江南大学杜明亮团队取得突破性系列进展
2月,江南大学化工学院杜明亮教授团队在新型能源转化关键催化材料的开发设计与应用方面取得突破性系列进展,连续在美国化学会著名杂志ACS Nano上发表2篇学术论文:“Sublayer Stable Fe Dopant in Porous Pd Metallene Boosts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ACS Nano 2022, 16, 1, 522–532 (通讯作者为陆双龙副教授,张秋菊研究员和杜明亮教授)”和“Strain Relaxation in Metal Alloy Catalysts Steers the Product Selectivity of Electrocatalytic CO2Reduction, ACS Nano 2022, 16, 2, 3251–3263 (通讯作者为朱罕副研究员)”。
- 江南大学饶志明团队科研取得重要进展
3月,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饶志明教授团队在粘质沙雷氏菌高效合成灵菌红素分子机制解析及新型转录因子功能分析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PsrA is a novel regulator contributes to antibiotic synthesis, bacterial virulence, cell motility and 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s production inSerratia marcescens”正式发表于Nucleic Acids Research。
……
(因文章篇幅有限,论文成果为不完全统计)
人才引领发展,奋进成就未来。下一阶段,江南大学将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加强人才引培力度,全力以赴培养造就一批一流领军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奋进开创学校人才工作、科研工作新局面,为“世界知名、中国一流、江南风格”研究型大学建设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头条号:江南大学本科招生
注:文章素材来自:软科、江南大学图书馆、江南大学官网等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