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京医通紧急“续命”,相关三方还算理性

发布一下 0 0
为京医通紧急“续命”,相关三方还算理性

“京医通”运营机构北京怡合春天科技有限公司发布最新公告称,将保障京医通线上系统的正常运行。4月18日,怡合春天在网络发布消息称,因京医通出资方北京银行未履行义务,将于4月20日停止运行京医通。北京市卫健委、北京银行作出回应。

“京医通”是北京有关部门与北京银行联合发行的具有电子钱包功能的实名制IC就诊卡,可在医院作为就诊卡使用,并实现小额支付功能,适用于北京非医保患者和外地患者。到去年,该项目已累计发卡2451万张,成为北京主要预约挂号入口,极大方便了百姓看病就医。但由于出资方与运营方之间存在纠纷,最近该项目面临停运。

假如这种民生项目停运,受影响最大的无疑是持有该卡的广大患者,将会在挂号、缴费、检查、取药等环节面临不便。同时,参与该项目的医院业务也会受连累。当然,运营方、出资方的企业形象也将受到波及。但令人欣慰的是,在该项目即将停运之际,北京市卫健委及该项目运营方、出资方三方,均做出相对理性的选择,值得肯定。

运营方公开发布《停运通知》多少有些无奈,因为多次反映运营经费问题和相关风险,没有任何进展,才出此下策。这种公开操作的方式具有最后一搏的味道,是否妥当暂且不论,但至少比“沉默中停运”要好。因为通过公开渠道宣布“停运”,能让有关部门及时看到,也能发挥舆论作用倒逼出资方表态,最终使该项目得以“续命”。

而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的态度,也彰显出“守夜人”的理性。该部门表示,已紧急通知双方,将进一步督促指导双方从维护公众利益出发,依法理性解决纠纷,使广大群众能够继续获得便利的线上预约服务。这种态度中,既重视维护公众利益,也督促纠纷双方理性解决问题。在“守夜人”的督促、调解之下,纠纷双方有望解开“死结”。

另外,出资方北京银行表示,将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继续与北京怡合春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积极的沟通,以理性的态度,加强各方协同,确保患者正常就医。虽然我们不清楚出资方与运营方之间有何纠纷,但在“京医通事件”出现后,出资方第一时间作出积极表态,这为下一步成功化解纠纷奠定良好基础。对后续进展我们拭目以待。

值得关注的是相关各方表态,无论是“从维护公众利益出发”,还是“将切实履行社会责任”,都让人看到应有的立场和态度。当各方心系“公众利益”和“社会责任”,有望放下“私利”实现“公利”,在方向基本一致的情况下,没有解决不了的纠纷。希望其他涉及纠纷的民生项目,也能从公众利益和社会责任角度出发化解纠纷。

之前,京医通为患者、医院、北京银行等方面带来了多赢。如今,监管部门和出资方的积极表态,为京医通“续命”带来希望,目前停运的可能性应该不存在。而京医通继续存在,将持续造福各方。但京医通面临停运,还是让人很吃惊,坦率说这是不应该发生的事件。有纠纷可以协商,协商不成可以走司法途径,停运不应该是选项。

这一事件提醒我们,涉及公众利益的民生项目,有关各方要在平时细心维护,不要走到濒临停运的境地。其中,强化制度保障和合同约束力,是防止类似项目停运的良法。此外,还要给公众提供其他选项。

◎ 为正义“说话”,为公平“代言”,若喜欢本头条号评论文章,请您订阅并批评指正,谢谢 ◎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89186.html